一、为什么中国古建筑的南北方差异这么明显?
中国是一个具有广阔的地域跨度的文明,这种地域跨度是造成我们建筑技术和传统建筑样式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大多数的建筑历史研究当中,都需要考虑到时代性和地域性两者之间相互交织,互为限定的情况。具体到我们直观可见的建筑样式,这里就会有一组有趣的设计概念,圆作和扁作。我们在南方建筑中常见到比较大的承重构件,比如梁、额、枋等,会采用圆形截面的构件,有些梁栿的侧面轮廓线也会被做成背部隆起的弧形,像这种带有弧形的梁,又称之为月梁。而在北方,像这种圆形断面的构件,或者是背部带有明显隆起弧线构件都相对比较少见。北方地区绝大部分的构件都采用方形或者矩形截面以及直线型的侧面轮廓,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就显得非常有趣。
【名词释义】:
扁作和圆作:该组概念主要针对长、大构件的断面形状而言,采用圆形断面者即称为圆作,采用方形、矩形断面者即称为扁作
月梁和直梁:该组概念主要针对梁栿构件的侧面轮廓而言,侧面轮廓具有背部隆起弧线的梁栿可称为月梁,侧面轮廓平直、无背部隆起的梁栿则被称为直梁。月梁做法未必是由整根木料剜刻加工而成,而更多会采用小料上下拼合的组合形式。
扁作案例1
扁作案例2
圆作案例1
圆作案例2
南方的杉木,北方的松木,南北木材造就不同的建筑样式。中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用于建造活动的树种是杉木,本身是长得非常顺直的树种,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有天然缺陷,就是长得快但是不容易长得非常粗大。所以通常情况下,南方构建所使用的木材天然比较细瘦,尺寸上会比较小一点,而为了使建筑看起来比较粗壮,比较有安全感,南方工匠通常情况下倾向于采用一些圆截面的构建,而避免使它看起来纤瘦和纤薄,这可能也是民众对于建筑审美的这样的趋向。与它相对的北方地区的建筑用材,多用松木、柏木、还有像麻栎等壳斗科木材都会被用来盖房子。松木天然强度比较大,并且可以长得比较粗壮,但是它的缺点就是通常情况下不会长得又长又直,而是在一定高度上会更多出现拐弯或者结疤的情况,所以用松木加工出来的建筑材料常带有明显的弯曲,并且具有更粗糙的表面,使建筑看起来不那么精美。而北方地区的工匠或许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更倾向于把构建加工成有棱有角的矩形的断面,从而使建筑看起来相对更精致一点,并且成为了营造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集体性的技术选择。
杉木和松树
水杉应不是南方建筑的主要原料树种。水杉被称为活化石,古时分布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