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火锅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和那时候人们用的陶罐与鼎有关;另一种说法则提出火锅起源于西汉,当时所用的铜锅被称为“斗”。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表明火锅至少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说起火锅的历史离不开染器及温食器。汉镂孔云纹铜染炉就是一件典型的汉代青铜温食器。它长17厘米,宽10厘米,高11.3厘米,底长8.7厘米,整个炉体为长方形,却下小上大,像个台阶。两个镂空的炉体围栏呈弧形,用以支撑耳杯。炉体四周、底器等部位均有小孔,形态不一。位于四周的小孔可在烧炭时引入空气助燃,底部的孔用来漏灰,而炉底一侧正中的方形孔则用来插入器柄。但本文这件铜纹染炉并不是一件完整的染器——缺乏耳杯、托盘以及器柄。
现在,人们食用火锅时会搭配各种蘸料,而古代最早的边搭配佐料边吃东西的方法叫做染食。染器就是最早用来盛放蘸料的器物,又称染炉。但也有学者将染器分为染炉和染杯两部分。除了基本意思,“染”也会指代古代常用的蘸料豆豉——不仅能调味,亦可入药。
染炉本身也属于一种温食器,自带加热功效。一套完整的染炉通常包括三个部分:耳杯,用于盛放酱料;炉体,用以存放炭火;浅盘,用来承接炭灰等杂物。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染器就相当于一个古代版的单人小火锅。想象一下,汉代的官员富商和家人朋友一起聚餐时,一人抱着一个染炉吃火锅的场景。是否让你想起了去吃呷哺呷哺的日子?
专家解读
染食的具体方式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进而也牵扯到了染器的具体用途。文物专家孙机认为,古人食肉无往而不染,因此不需要再用其他酱料蘸着吃了,从而认为染器应是濡食用的工具,即把煮熟的食材从锅或者鼎中捞出来并放在染器中持续加热。
而河南博物院研究部馆员向祎和张晓蔚指出,染杯的设计非常适合盛放豉汁,故而染器的主要作用是盛放蘸料。炉体的作用主要是给豉汁加温以配合蘸食,而非给夹出来的食物保温。
还有学者认为染器是给酒加温的“温酒器”。然而根据实验,这样的持续加温很容易把酒点燃,至少会降低其美味程度。故而染器不可能是温酒器。
染器在东汉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染食、濡食之类的方法经过进化和演变形成了瀹食,并发展成后世的蘸食以及涮食——也就是人们如今吃火锅的常用方式。染器虽然远去,但其在火锅的发展史中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