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丨镂空龙纹俎:实属罕见的春秋“菜板”

博物院丨镂空龙纹俎:实属罕见的春秋“菜板”

00:00
03:03

《鸿门宴》中,在危机四伏、暗潮涌动的关键时刻,樊哙劝说刘邦悄悄离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这场精彩的宴会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后衍生出大量文学作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成为一个成语典故,其中的“俎”是什么?长什么样呢?

根据《方言》记载:“俎,几也”,可知俎是切肉用之几案。《左传·隐公五年》曰:“不登于俎”,杜预注曰:“俎,祭宗庙器。”可知俎还是礼器。

在河南博物院,有一件名为“镂空龙纹俎”的文物,是青铜礼器,属春秋时期,俎面长35.5厘米,宽21厘米,通高24厘米,重3.85千克,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俎面略下凹,两端宽,中间稍窄。四足扁平,上端宽,下端窄,断面呈凹槽形。

先秦龙纹的演变过程经历一个从具象到抽象,进而程式化的过程。早期龙纹较为具象,西周晚期龙纹逐渐抽象化。以这件镂空龙纹俎为例,该俎面纹饰以镂孔与阴线细刻两种方式来表现——

整件器物共设计了八条镂孔龙纹,俎面四条,四扁足各一条,却又两两相对,相互呼应。俎面四龙又各自与扁足四龙组成两两呼应的对首龙纹。龙首朝外,四尾聚向俎的中心,由于青铜俎面两边高,中间下凹,从而使龙首部分高于龙尾,给人以升腾之感。

镂空龙纹俎俎面上镂孔龙纹示意图

俎上的阴线细刻纹饰有三种:细密云雷纹、蟠虺纹、波曲纹带。在整体纹饰的布局上,这件俎体现了多角度的对称设计的设计理念。

镂空龙纹俎侧面图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陈列部工作人员陶亮、郭飞飞介绍,俎作为中国传统的食器与礼器,几乎与鼎的使用相始终。但在实际考古发掘中,出土俎的数量却远远不及鼎的数量。

在湖北荆门包山、河南信阳长台关等地战国时期的楚墓中曾发现大量漆木俎,因此,专家推测古代的俎除却少数为石制外,一般都应为木制。由此也益见河南博物院藏的镂空龙纹俎之珍贵。

另外,这件器物上的纹饰也很独特。解体龙纹的使用多见于先秦时期的玉器,铜器上龙纹一直较为具象,如商代至西周时期,铜器龙纹多以单体或者两龙交缠形式出现,春秋以后则出现了较龙纹为小的蟠螭纹,蟠螭纹的布局为诸多小龙交缠往复不断所组成,继而又发展出细密交缠的蟠虺纹。河南博物院藏这件镂孔龙纹铜俎,以变形解体龙纹作为镂孔纹饰,在铜器纹样的表现上实属罕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