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城乡融合”是关键词。
全会围绕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行研究,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
11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举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会上,被问及为何重点研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以及下一步贯彻落实的着力重点时,省委副秘书长杨立表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道避不开、绕不过的关口。”
全会《决定》从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高效配置、提升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5个方面重点任务作了部署。
必答题
“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和主战场之一”
“从战略全局看,城乡融合发展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发布会上,杨立表示,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到2035年前这段时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必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可以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和主战场之一,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事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事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下大力气打好这场攻坚战。”杨立分析道。
另一方面,从现实必要看,四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相互交织,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低6.87个、8.8个百分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收入水平与城镇仍有明显差距。
现实基础
“四川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从工作基础上看,四川是全国较早启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地区之一,已经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布会上,据杨立介绍,在现实条件上,四川仍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县城为枢纽、中小城镇为节点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具备了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地理条件。
从潜力空间上看,四川城乡发展已进入深度融合期,预计“十四五”时期全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每年有80余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必将带来城镇体系、内需市场和城乡格局的深刻调整。
从战略机遇上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中央谋划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为破除城乡体制机制壁垒、重塑城乡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大战略牵引和有力政策支持。
重点方向
“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工作中从哪里入手破题?
“就是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杨立表示,全省有183个县,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不平衡的特征极为明显,从县域入手打破城乡分割格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成本更低、步子更稳,更具现实可行性。
具体而言,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夯实县域发展基础,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带动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促、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工作基础、有现实条件、有潜力空间、有战略机遇。
着力重点
“5个方面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对于下一步的着力重点,全会《决定》从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高效配置、提升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5个方面重点任务作了部署。
具体而言,杨立介绍,要着眼解决流通不畅问题促进要素融合,紧紧扭住“人、地、钱”三个关节点,有序引导人才到农村、资金到农村,让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要着眼解决联动不足问题促进产业融合,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业强起来、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
要着眼解决供给不均问题促进设施融合,全力缩小基础设施“硬差距”,加快填补公共服务“软落差”,逐步缩小城乡生活品质差异。
要着眼解决管理不优问题促进治理融合,强化党建引领、文明善治、法治保障,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法治化、数字化水平,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水平融合。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