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李佳雨在喀什采访
今年的7月到9月,我和同事们陆续赴各边境口岸城市走访。从西南端的瑞丽到东北部的满洲里,从陆路口岸红旗拉甫、阿拉山口到东南沿海的钦州港、泉州港,所到之处都有尚未被讲述的故事。
在不断流动,充满变化的口岸城市,我们找到锚定在口岸城市里的人,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到十年的巨变。
定居新疆的外国人
在阿拉山口,我们遇到了哈萨克斯坦人宝山。他原名叫宝尔江·苏丹杰力耶夫,为了更好地和中国客户交流,给自己取名宝山。2021年,宝山被派往中国,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哈萨克斯坦,来到阿拉山口定居。
起初担心语言会成为我们交流的障碍,见面后发现,宝山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语速快,连用词都非常地道。
刘雨薇在阿拉山口采访
宝山乐于分享他现在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从事国际贸易运输,来到阿拉山口,是看中其“亚欧大陆桥枢纽”的优势地理位置。“中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欧洲各个国家的百货、电子、机械设备都是从中国出口的。货物从阿拉山口出境,可以直接通过哈萨克斯坦的北方城市到俄罗斯。”他说。
当谈及个人经历时,他开始转移话题,并不愿意过多讲述。经过两三天的相处,我们寸步不离地跟拍,最后抓住机会,在送他去邻市出差的路上,他终于分享了他的个人故事。
虽然到阿拉山口只有两年,但宝山和中国结缘已久。早在2010年,他在父母的劝说下到中国留学,进入北京语言大学经贸方向专业。知道中文学起来困难,起初他并不愿意。“但爸妈跟我说,在中国读大学,毕业后能找到好的工作,他们说的是对的。”宝山露出笑容。毕业后,他又在“一带一路”的起点连云港市从事专业对口的铁路贸易工作。
我们惊讶地发现,一个哈萨克斯坦人在中国的十年,几乎是丝路十年的一个小小缩影。
陈甘露、李佳雨、陈羽啸、姜宣凭在喀什采访
与此同时,陈甘露、李佳雨、陈羽啸、姜宣凭四位同事在喀什认识了迪雅,她的故事更浪漫一些,来自坦桑尼亚的她,现在是喀什一家咖啡店的老板娘。
这家咖啡店叫做迪力和迪雅,招牌中的另一个名字属于她的丈夫,喀什人迪力。两人曾是医学院的大学同学,恋爱后结婚生子,在喀什古城开了个咖啡馆。因为他们跨越半个地球、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他们的咖啡馆也火了,每天都有上百名游客来买咖啡、拍照打卡,迪雅说:“我们坦桑尼亚有一句俗话,丈夫在哪里,我们的家就在哪里,所以我现在是喀什人了。”
边境小城的外地人
在瑞丽,刁明康、林珏瑶等同事了解到了四川内江的企业家王光复的经历。
2000年,他在洗涤产品行业,承接了滇西地区部分酒店的布草洗涤业务。与此同时,有小部分产品销售到缅甸的酒店。“那时,由于基础设施不便,这些销往缅甸的产品耗时长,成本也高。”他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意识到缅甸及南亚、东盟其他国家对中国日用品的依赖,王光复立即组建团队,通过电商平台向缅甸销售中国产品。上线仅两三年,“促贸通”平台便上架了3万多种产自中国的商品,以生活百货、数码产品和塑料制品居多。在缅甸的主要城市,王光复还成立了配送团队,用户下单后,甚至可以当日送达。“我们做过两次展销,因为商品种类繁多,几乎囊括了缅甸民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场面,火得不得了。”
生意做得好,王光复也因此常驻云南,把公司注册在了瑞丽,希望继续在双边贸易方面有所发展。
同样离开家乡在另一个城市扎根的还有马莹哲,他是满洲里大饭店的总经理,还是满洲里历史研究协会副会长。
我们来到满洲里,这个亚欧大陆最大的陆上口岸城市,听马莹哲讲述他和满洲里的故事。三十多年前,他离开家乡来到满洲里做生意,提起满洲里的边贸地位和历史,他如数家珍。原本就在历史建筑原址重建的饭店里,保存着大量满洲里的老照片和老古董。
马莹哲指着店里的一张黑白照片介绍,“这个就是尼基金旅馆原址,你看门口站着一个警察,那时候还没解放,推测拍摄于20世纪10年代。”此外,还有中东铁路边上的谢菲拉姆教堂,俄式木刻楞建筑的旧照。“这些建筑仍然保留在城市中,就在满洲里车站对面。”
玻璃柜里还陈列着一段中东铁路上的铁轨。铁轨对于满洲里来说意义非凡,“满洲里最早的名字叫‘霍勒金布拉格’。中东铁路进入满洲后,这里被称为满洲里亚,后来才叫满洲里。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陆路口岸,也是早期外贸的起源。”
得益于人的记忆和物品的保存,满洲里的故事才能延续至今。
END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