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眼下,成都已是秋日,却感觉那个东奔西跑的夏天就在昨天。阳光最炽热的时候,我们一群人,半个月,完成了一次酣畅淋漓的尝试。
8月15日,首个国家生态日,我们发布了《蜀道翠云 两千年见树如面|XR沉浸式新闻情景短剧》,借助XR技术建构三维场景,并联合四川省川剧院,以川腔蜀韵演绎翠云廊传承两千多年的生态传奇。
现在回头看,在我们整个团队都觉得,翠云廊这个作品的最大价值,并不仅是一群人一起实现了一次呈现形式的创新,因为类似这样的讲述,我们并不是第一家,更不是做得最好的。
对我们而言,翠云廊最有价值的地方,应该是大家在思路创新上的一次实践,也就是回到记者的基本功,如何将一个基本事实,或者是大家都在关注的一个事情,做得能吸引人且充满新意,说白了,就是同题胜出。
事实上,在融合传播的当下,这已经不是某一位记者对于某一个选题的思考,而是一个团队的合作。《翠云廊》的主创组成上,涵盖了时政新闻部、泛文化娱乐部、视觉中心、xr实验室等等,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是一个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都涵盖到了。
有了团队,还要能合作,也就是能打破彼此之间的知识沟。硬件上的绘图、建模,软件上的和川剧院沟通、剧本修改,服化道、现场道具。
小伙伴们都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关于“第一次”做什么的经验。
例如,第一次用历史考究的眼光去核实服化道,核对剧本中的时间地点的史料记载,第一次去食堂订餐、现场布景,就连10楼中庭的桌子,同事桌上的台灯,还有他们的娃,都被拉到了作品中。
可以说,这个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将手上能用上的资源,用到极致,也让整个团队变得凝聚有默契,现在大家散是满天星,但聚在一起,随时能撑一把火。
我们感触比较深的,还有技术手段的更新其实是很快的。
2021年年底,在完成“熊猫村”的融合产品时,还有受众觉得滑动太慢,但是到了今年年初,我们的歼-10首飞成功20周年的融合作品,小飞机就已经能飞得很丝滑。所以,技术更新很快,但好故事的标准始终没变。
也就是,如何用最合适的技术手段去呈现这个故事,选择本身,也都是一门我们都需要了解的课程。
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是不是有可能,让技术助力去呈现一些更加深度的东西,赋予这种表现形式更大的承载。
这些都说明,变化的只是表达方式和表达形式,优质内容永远都是稀缺品。而任何技术手段的创新,都必须服务于新闻内容的表达。
我们也期待,在翠云廊之后,下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讲述,期待这个分外默契有爱的小团队,再次重逢在故事中。
END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