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作为年轻人的全新潮流打卡地,火出圈的市集,开始口碑滑坡。某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吐槽,“在市集花了260元买的手工银饰,竟然是1688批发的工厂货,原价只有20元。”一些摊主也现身说法、大吐苦水,“以前不少市集摊位费都在100-200元/天,现在市集却动辄几百元一天,很多市集却根本没有客流,冷冷清清,只能摊主们互相照顾生意。”市集摆摊,越来越难 。
网红市集,颇有盛极而衰之势。尽管如今此类市集每每被冠以“网红”之名,但对照其现场的客流与生意,这一称呼着实有名不符实之感。时至今日,很多市集在线上线下两个场域内,呈现出明显的冷热背离态势。网上造势猛如虎,落地人气惨不忍睹。作为很多年轻人曾经心向往之的副业,“摆摊”这件事,越发暴露出“做生意不易”的残酷一面。
复盘“网红市集”不算长的兴衰史,如今的局面似乎一点都不难理解。传统意义上,所谓“市集”的诞生与存续,其核心支撑无疑是“供需交易”。比如说,村镇的“赶集”,以及城市里的“小摊小贩”,都是为了满足真实需求,继而发展出了一套自发的、微观的零售市场——先有需求,后有场景,这是传统市集的标准演进路径。而与之相较,最近两年流行的新式市集,则是“先设场景,再创造需求”,这种底层逻辑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其上层景观的脆弱性。
网红化造景与流量赋能的思路,曾被认为无往而不利。新式市集,一样遵循了类似的操盘路数。在很多人看来,打造出一片精美的、出片的、有话题性的“新市集”,就能吸引来打卡者、转化为营业额。可从实际反馈看,却是新问题层出不穷。首先,大众对于“网红化造景”越发失敏。再者,线上导流效应消退。而最为致命的是,打卡者转化为购物者的链路趋于梗阻。不少网红市集,虽然能激发拍照意愿,却带不出购买欲,有人场没钱场,纯属白忙。
无论是传统市集还是新式市集,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网红小摊,摆摊就是摆摊,终究要回到在商言商的轨道上。如何选品选到消费者心坎上、如何拿货拿到最合算、如何建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护城河?凡此种种,都没有通用模板,而需要自己在市场摸爬滚打之后总结提升。当然了,对于大多数玩票性质的练摊者来说,实在没必要花这等苦功夫干这份苦行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