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考过)

陶渊明(考过)

00:00
02:57

陶渊明(考过)
    ①人物生平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陶渊明的一生,有过三次出仕的经历,都是为贫而仕的。他更多地是感到对官场的厌倦。41岁时,他选择彻底辞官归隐。但他的隐逸并非与世隔绝,与之来往的有大诗人颜延之,也有与陶渊明并称为“浔阳三隐”的周续之、刘遗民。
         陶渊明是晋宋之交最为独特的诗人。当别人忙于为功名拼命时,他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别人的诗中布满苍白空洞的哲学,华丽的修饰,他却坚持用最直白的家常语来表达干净的思想。
        他不被自己的时代所接受。但后人几乎把他视作人生境界的最高代表,诗歌艺术中最超脱、最自然的代表。
    ②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 打破政治理性
        独特的平淡与醇美,打破了玄言诗一统诗坛的局面。
            陶渊明的时代,玄学盛行。对此,陶渊明持批评态度。
            他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规律。他更看重今生而不是来世。所以他写诗,完全抛开了为身后立名的想法。
            在陶渊明的诗中,读不到酸腐、暗仄的气息,也读不到炫耀与做作的文字。那是因为他的诗歌是建立在至善、至真的生命态度上的,它们直接促成了陶诗独特的平淡与醇美。
        他并非完全不问世事,他的诗中有政治理想的痕迹,有着对建立和平、稳固社会秩序的期盼。
            他有平和美好的田园诗《饮酒》,也有讥讽时政的《述酒》,他对破坏社会秩序的乱臣贼子很愤慨。
            龚自珍对他的评价很确切:“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意思是说陶渊明的诗并非全然平淡,他对世界的看法,也有像《梁甫吟》和《离骚》一样的深沉感叹。
        不带雕镌,融入理性的见解。他的田园诗崇尚自然,诗中的事物都以其本来面目出现,不带雕镌。而且他在这些景物中又会深刻地融入理性的见解,甚至高尚的寄托。如他千古传诵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似有顿悟,有欣喜,有某种对高洁人格之寄托,品之不尽。
    ③陶渊明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的诗在当时看重词藻与修饰的诗坛上并不著名。
        刘勰的《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钟嵘的《诗品》列陶诗为中品。
        到了南朝时,陶集已经流传甚广。手抄口传的陶集,在萧统时得到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是其形成定本之始。
        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至唐朝已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宋人更欣赏陶渊明高尚人格,把那种旷远、达观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绪,带进诗中。苏轼在贬谪期间,写作百首和陶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