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应该形成怎样的规则,这本身也是一个反复讨论的过程,对于小板凳也不妨采取这样的态度
近日有网友发现,上海地铁里的“板凳族”出现回潮,甚至有扩大趋势。据上海地铁介绍,今年10月共发现“乘客携带小板凳乘车”相关事件76起,都集中发生在11号线、9号线。随后,记者探访发现,确有不少“板凳族”。原因也很简单——长时间乘坐地铁太疲惫。“上班路途太远,觉得身体吃不消。”这位受访者的意见,相当有代表性。
对于“板凳族”,地铁的态度还是明确的:“虽然小板凳不属于违禁品,但不提倡在地铁车厢内使用小板凳,目前已经加强巡视规劝,以及在车厢内广播提醒。”当然,目前上海地铁对小板凳的态度还是谦抑的,还没有采取更多强制性措施。但小板凳的未来并不明朗,上海地铁表示将积极推进将“板凳族”的不文明行为纳入法规条例中,这有可能为接下来更加严格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上海不是唯一遇到这个问题的城市。9月时就有媒体报道,不少市民反映有人自带小板凳坐在北京地铁车厢内。其客服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乘客可带小马扎、小板凳等进入地铁,但不建议在车厢内使用。
“板凳族”产生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占用空间大,容易绊倒其他乘客,列车摇晃时也容易摔倒,这些情况“板凳族”自己也知道。但很显然,舆论很难采取一种爱憎分明的态度,“板凳族”的苦衷人们也能理解,那些早起晚归、住得远的打工人,确实很不容易,他们不过是希望路上可以轻松一些。
更何况,如果深究问题,板子恐怕也不能完全打在乘客身上。正像有网友反映的,列车的座位有限,车厢太短,或是车次不频繁,让小板凳成了一种无奈之举。甚至公共交通建设、城市功能规划,都可能是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这些都意味着,把治理力道全压到终端的“不文明现象”,未见得完全有效,也不见得公平。其实,从目前的状况看,管理方不妨和乘客商量出一些共识和规则,在一种动态的互动中寻找解决之道。
目前“板凳族”之间已经有一些共同的习惯了,比如有“板凳族”说,大多数带板凳的乘客会自觉往车头或车尾走,“这两个地方上下车乘客少,空间也比较大,就像是大家自动形成的一种规则”。这种自觉其实很重要,这就是在努力地寻找一种自己舒适又不影响他人的平衡。
顺着这个思路,是否可以商讨更多规则的细节?诸如小板凳只允许在个别车厢和某些时段使用,乘客较多时要主动收起,大小高度不能超过一定规格等等。这些软性约束可能未见得能像严格规定一样迅速见效,但就像就给老弱让座等社会习惯,一旦形成自发的规则,自会有一种深厚、长远的力量,内化成一种行为自觉,也能缓解社会不同利益诉求的摩擦。
总的来看,如今的地铁已经成了公共文明的试纸,一系列的公德标准都是在这个空间里产生并检验的。比如喝水饮食、手机公放甚至翘腿坐姿等等,都曾在这里被定义为“文明”或“不文明”。而且这个过程也未见得是一蹴而就的,也会面临常识、实际的检验,某个行为在“文明”的谱系里左右平移。比如曾有地方的地铁对喝水行为开了“告知单”,之后引发了巨大争议,又有多个城市的地铁公开表示喝水没有问题。
可见,地铁应该形成怎样的规则,这本身也是一个反复讨论的过程,对于小板凳也不妨采取这样的态度。小板凳会带来管理的难题,但确实也解决了普通乘客的痛点,那么到底该何去何从,也是一次对管理智慧的考验。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