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如今诗词没落了、少人关心了?

为何如今诗词没落了、少人关心了?

00:00
06:03

冷历史观,不一样的历史观。今天冷历史观带来的话题是——为何如今诗词没落了、少人关心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感受,现在的人们似乎很少关注诗词这一类文学体裁了,诗词创作也基本没什么市场。除了上学的时候学的一些诗词,以及现在偶有一些新闻提及诗词(很多还是偏负面的),我们大多数人几乎没有再了解更多诗词了。

当然,社会中肯定还是有一些诗词爱好者的,他们也会进行诗词创作以及小范围的交流鉴赏,但与网络小说庞大的创作量和受众相比,诗词确实差了不知道多少个数量级,更不要提它们之间悬殊的经济效益差距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诗词的全面没落、没什么人关心呢?冷历史观在这里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也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原因1.民众喜好随时代巨变,诗词缺乏市场

一提及诗词,很多人会感觉有点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但其实诗词本就源于民众生活,比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大多采集自当时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宋词的词牌就是当时人们勾栏酒肆里娱乐时所唱的曲调,元曲则更不必说。可见,在古代诗词离民众的生活和喜好非常近,诗词是有很大市场的。

但在今天,人们的注意力更多被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所吸引,即便是阅读文字,更多也是以时事热点或网络小说为主,很少人会去阅读诗词。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今天的人们也几乎无法通过写诗来获得经济和精神利益,且不说各类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等)的获奖者主要的写作体裁几乎都是小说,即便是在网络上,小说也依然是绝对的霸主。我们听过很多网络小说作家出名和暴富(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天蚕土豆、唐家三少等等),很少听过网络诗人出名和暴富(如余秀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则是诗歌体裁自身的特点——浓缩的确实是精华,但是市场往往按字数付费,诗词创作实在是太难变现了。

原因2.诗词创作进入瓶颈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有个奇怪的特点,那就是最好的都是古人的,后辈是无法超越的。比如最好的医生是古代的扁鹊、华佗那样的,最好的书法家是王羲之、颜真卿那样的,最好的帝王是尧、舜那样的……自然,最好的诗词家也得是李白、苏轼那样的,后人虽然也创作诗词,甚至创作的量很大,比如乾隆一人一生创作的诗词就有4万多首,但总是无法超越古人。

冷历史观推测,造成诗词无法超越古人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在同样的条件限制下,古人已经把最好的汉语言排列组合用得差不多了,毕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古人先到先得,留给后人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以七律‬为例‬,要求‬每首‬八句‬、每句七字,三、四句及五、六句对仗,平仄有一定格式——即便‬汉字‬数量‬很多‬,想要‬满足‬这么多‬要求‬又要‬朗朗上口‬、‬意思‬通顺‬、意境‬优美‬,可形成的‬合理‬组合‬也‬绝对是‬有上‬限的‬,更何况‬还不能‬和‬别人的‬诗句‬重复,不然‬还会有‬原创度‬差低‬‬、拾人牙慧‬之‬感‬。

而当打破前人固定格式之后,汉字可排列组合的新作品在概率上也会大大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时代都需要有新的文学形式,而新的文学形式也必然会引发新的创作高峰。如西周至春秋时期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战国至西汉时期以屈原和宋玉等为代表的骚体诗、西汉至东汉时期以司马相如和张衡等为代表的汉赋、唐朝以李杜等为代表的五言诗和七言诗、宋朝以苏轼和李清照等为代表的长短句诗(词)、元朝以关汉卿和马致远等为代表的散曲。而到明清时期,虽然也有优秀诗人如唐伯虎、纳兰性德等,却并无新的诗歌体裁贡献,诗词创作方面总体是衰退的。直至近代,白话文的引入又让诗词焕发了新的生机,以徐志摩和戴望舒等为代表的新体诗让诗词类文学再度辉煌了一把。

而今天的诗坛,流行一种比白话文的新体诗还要大白话的诗歌体裁——完全不讲韵律、不讲格式的纯意识流,代表人物有余秀华、贾浅浅等。代表作有余秀华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等。

但是这种诗体实在是过于口水化、欠缺诗词所应具有的美感,不仅读者大都不认账,很诗词创作者也宁愿在前人已经辉煌过的窠臼里继续探索,都不愿意承认这种口水诗歌。但古体诗的天成佳句已经被古人的妙手得的差不多了,今人确实很难超越。很多诗歌创作者创作的古体诗词,不是水平不够、像打油诗,就是效颦学步、似曾相识。如此,便形成了今天诗词创作难古难今、难上难下的尴尬瓶颈期,甚至不少人担心有诗词有消亡之虞。

亲爱的听众,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让诗词文化得到传承发扬、重焕生机呢?

已经发生的都是历史。冷历史观,不一样的历史观。更多冷历史知识和观点,欢迎关注冷历史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