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下03三月無君則弔

滕文公下03三月無君則弔

00:00
11:14

03


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


【語譯】魏人周霄問孟子,古時的君子需要去做官嗎?


【註釋】這節文字有兩點需要解釋,一是「君子」定義。在尚書中,自天子以下,凡是擔任政府公務員的人,都稱為君子。例如諸侯、士大夫,這種職位都屬於團隊領導人,是領導眾人者,君子也。而因為是眾人領導,為人民表率,所以君子的學問能力道德修養都必須具有相當水準。於是最後,舉凡具有相當學問能力道德修養的讀書人,也可稱為君子,因為這種沒有官職的人,也可成為教導人民的導師。


第二需要解釋的是「仕」字。仕字從人從士,士字則從十從一,士指讀書人,這不是自己想讀書就能讀書,而是由十戶農家中,挑選一靈敏聰慧男子,到國家設立的庠序學校上課學習,學成之後回家鄉,仍舊從事家中務農工作,同時負責協助政府傳達命令聯繫鄉里服務地方,類似今天里幹事的工作。仕字則是擔任國家公務員的讀書人,固定領取國家俸祿,是專業公務員。然而,讀書人擔任公務員的目的,應該是想學以致用,是想要一展長才,更是想要為人民服務,是要報答國家栽培教育,用自己所學回饋社會。


周霄問孟子,古時君子要不要出來做官?然而孟子回答的內容,卻不只是解釋君子應該做官,而是在說君子學成之後,應該要報效國家社會,更應該服務人民。


孟子曰:「仕。傳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公明儀曰:『古之人,三月無君則弔。』」


【語譯】孟子回答周霄說,古人當然要當官,根據古書記載,孔子若是連續三個月都沒有擔任官職事奉君主,就表現的皇皇失落,所以孔子離開魯國後,身上都帶著求職的見面禮。公明儀也說過,古人若連續三個月都不能事奉君主,就會感覺悲傷。


【註釋】傳,古傳記。皇皇如,心想卻不能實現,猶失落。出疆,離開國界到下一國家。質,音至,同贄字,表面上稱為晉見國君時所贈送的見面禮,其實這種見面禮,相當於今日的求職時所遞交的履歷。對方收到質,就明白此人是希望來謀求一官半職。公明儀,孔子弟子子張的門生,魯人。據說擅長樂器,成語對牛彈琴,即是描述他與黃牛的互動。弔,哀傷。


「三月無君則弔,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


【語譯】周霄疑惑地問孟子,僅只三個月沒有官職,就發生悲傷的情緒,這會不會太操急了呢?孟子回答,讀書人(士)失去了官位,就像是諸侯失去了祖宗留下來的國家。


【註釋】注意孟子說的是「士」,而不是「仕」。這表示讀書人成為「士」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擔任官職,是要成為「仕」。而讀書人學成之後若是不能做官,若是不能為民服務,不能報效國家,那就像是諸侯失去了國家,是失去了社稷。失去社稷又怎樣?失去社稷就等於是不能維護祖宗留下的家業,是對不起列祖列宗,是大不孝!


禮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繅,以為衣服。犧牲不成,粢盛不潔,衣服不備,不敢以祭。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語譯】孟子接著引用禮經經文解釋。禮經說,諸侯在自己的「藉田」耕作,取得米榖,作為祭祀的祭品。其夫人親自養蠶,取得蠶絲編成布帛,縫製成祭祀時穿著的禮服。假若祭祀所用的牲畜不肥壯,米榖不清潔,禮服不完備,諸侯就不敢舉行祭祀典禮。於是讀書人若是失去了自己耕種的田地,也就不能祭拜自己祖先。


【註釋】天子諸侯都有屬於自己應該耕種的田地,稱為藉田。藉者借也,借他人之力去耕作。諸侯耕助,天子諸侯雖然會親自下田勞動,但也只是耕犁幾下擺個樣子,為人民做個表率示範,表示領導人重視農務,期望當年豐收富足。儀式完畢後,藉田就由專人管理,秋收後,取成熟米榖謝天祭祖。夫人蠶繅(音搔),夫人織布做衣的目的,也是為天下婦女做表率,提醒婦女在家中要為丈夫支柱。


牲殺器皿衣服不備,不敢以祭,則不敢以宴,亦不足弔乎?


【語譯】孟子說,祭祀時的牲禮祭品禮服禮器準備不完全,就不敢舉行祭祀。更因為不能祭祖謝天,而心情就不能安寧平靜,此時怎麼會不操急呢?


【註釋】牲殺,祭祀所宰殺的三牲。宴,通燕字,安也,安寧平靜。


這節書孟子解釋為什麼「古之人三月無君則弔」。讀書人的操急是因為心中不安,而心中之所以不安,是因為不能祭祖。假若諸侯不能祭祖,是不能進入祖廟,表示祖廟(社稷)消失毀滅,就等於是祖先留下來的事業(國家),斷送埋葬在自己手中,諸侯等於是不肖子孫,對不起列祖列宗,於是就惶恐不安。讀書人若是沒有官職,也是不敢祭祖,因為沒有工作,在祭禮上不知要如何告慰祖先,所以弔,這種操急是孝心的表現。


「出疆必載質,何也?」曰:「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


【語譯】周霄問,為什麼孔子離開國境時一定要帶著「質」?孟子回答,讀書人希望成為國家公務員,希望為國家做事,就像是農夫希望從事耕耘農務工作那樣的心態。難道農夫遷徙到其他地區,會不攜帶自己的耕作工具嗎?


曰:「晉國亦仕國也,未嘗聞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難仕,何也?」


【語譯】周霄問,過去晉國也是讀書人願意來做官的大國,可是也沒有聽說君子如此急切地想要做官。既然君子都如此急切要做官,又為什麼君子很難獲得國家拔舉成為公務員呢?


【註釋】周霄說話的當時,晉國已經不存在,而是分成韓趙魏三個國家。


曰:「丈失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


【語譯】孟子回答,男子出生之後,父母就祈望兒子將來能建立自己的家庭,女子出生之後,父母就希望女兒將來能經營自己的家庭。父母的這種心思,人人都相同。假若自己的子女,不經過父母安排允許,不經過第三者媒介斟酌雙方個性條件喜好是否配合,卻在牆壁上挖洞偷看對方長相,甚至搬梯子翻牆逃出家門去隨從對方,這種行為將會被父母與全國人民所鄙視輕看。古時的君子怎麼會不想做官服務社會呢?但是君子卻更厭惡為了做官而不擇手段。那些只為了滿足個人慾望而走偏門求官做的人,與鑽洞偷看的行為相同(都是賤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