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被动?俄日南千岛群岛争端,日本是如何实现作茧自缚的?

越努力越被动?俄日南千岛群岛争端,日本是如何实现作茧自缚的?

00:00
18:27

日本,一个人越努力越被动的国家。

1689年9月17日,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激烈交锋以及长达9个月的边界谈判,清王朝和沙皇俄国终于在尼布楚签定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1个真正意义上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清王朝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天的很多人,习惯将西伯利亚默认为我们的领土,进而堂而皇之地得出清朝“不败而败”,打赢战争却丧城失地的奇谈怪论。殊不知沙俄哥萨克早在1582年就开始了对西伯利亚的征服,明清交际时的1643年就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而且外兴安岭向南距离冰天雪地的宁古塔直线距离都超过了800公里,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毛之地。

所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是清王朝开疆拓土的最佳证明,沙俄在经过清王朝的猛烈反击后,被迫退到外兴安岭以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重创。

然后,退出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兵分两路,一路向西折返,勾结准噶尔汗国入侵漠北喀尔喀蒙古,企图在蒙古问题上浑水摸鱼,并再度与清王朝展开激烈争夺;另一路则继续向东向北,比如在1698年侵占堪察加半岛,1728年抵达白令海峡,很快发现北美洲并开始殖民。到1811年,沙俄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北起阿拉斯加南到加州北部,跨度之大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沙俄也加强了对北太平洋岛屿的争夺,而这必然同西北太平洋岛国日本产生尖锐矛盾,这是俄日南千岛群岛争端的历史前提。

事实上,沙俄和日本的岛屿争夺首先是一个相互接触并熟悉,然后大打出手的过程。

1697年,哥萨克在堪察加海岸发现了因风暴而漂流至此的日本船老大传兵卫,俄日实现了历史性的首次接触。1711年,75名哥萨克组成远征军从堪察加半岛远征千岛群岛中的占守岛和幌筵岛,拉开了沙俄侵占千岛群岛的序幕。

彼时的日本正值闭关锁国的幕府时期,虽然距离千岛群岛地理位置更近,岛上土著居民阿伊努人也与日本关系密切,但闭关锁国的政策主观上制约了日本的扩张,千岛寒流的存在又让日本客观上北上困难。更重要的是小农经济支撑的经济模式对苦寒的千岛群岛天生没有经营的动力,于是自北向南的沙俄捷足先登。

由于哥萨克作为半雇佣兵以烧杀抢掠为扩张形态,对沙俄帝国的依赖度并不高,于是沙俄在千岛群岛的扩张高歌猛进、咄咄逼人。

1813年,沙俄鄂霍次克长官通过里科尔德致函日本,提出划定两国边界并开展边境贸易的想法,但遭到幕府拒绝。

彼时的幕府主张,千岛群岛中择捉岛以南归日本,新知岛以北归沙俄,中间岛屿作为缓冲,但沙俄不接受这一提议,并顺手开始了在中间岛屿的扩张。

1853年“黑船事件”爆发后,沙俄趁机在1854年逼迫幕府签订《日俄友好条约》,将择捉岛与得抚岛之间作为两国边界,从此千岛群岛有了“千岛群岛”和“南千岛群岛”之分。

日本本以为日俄不平等条约可以让两国领土争端告一段落,但事实证明日本明显想得有点儿多,因为两国很快就在库页岛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夺。

根据《尼布楚条约》规定,库页岛是清王朝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清朝为保护东北“龙兴之地”,200多年时间里长期推行人口隔离政策,甚至修筑了“柳条边”予以防范人口进入,导致东北广大地区长期荒无人烟,为沙俄和日本的趁虚而入提供了机遇。

虽然因为“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日本早在1295年就发现了库页岛,但扩张速度长期滞后,于是沙俄再度下下手为强。

1738年,沙俄从阿伊努人口中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随后探险队证明库页岛是海岛而不是半岛。

1765年,沙俄野蛮入侵库页岛并大肆屠杀赫哲人,随即南下与日本在库页岛的势力发生激烈冲突,两国随即开始了近百年的拉锯战。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沙俄趁机夺走整个外东北地区并占据库页岛南部,俄日争端更加激烈,但由于幕府时期的日本风雨飘摇,在俄日争端中长期处于下风。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在俄日对抗中才逐渐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主动权。

1875年,俄日两国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日本放弃对库页岛的声索,沙俄则将千岛群岛让给日本。

虽然暂时取得了相互妥协,但对于“噬土成性”的沙俄以及后来居上的日本而言,《桦太千岛交换条约》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一跃成为新的东亚霸主。面对沙俄咄咄逼人的扩张尤其是“黄俄罗斯”计划的狼子野心,坐立不安的西方列强纷纷行动起来。比如1902年英国与日本结盟,随后支持日本在1904年与沙俄在东北交锋。

日俄战争作为近代以来黄种人帝国第一次击败白种人帝国的战争,让日本昂首步入帝国主义序列,日本在东北和西北太平洋的扩张也渐入佳境。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境内风起云涌,日本人趁机追随帝国主义干涉的步伐出兵远东,其在西北太平洋的扩张也达到高峰。

和沙俄的扩张令列强如坐针毡一样,日本的上蹿下跳也令美国等列强着急上火,于是一战结束,《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美国组织远东九国会议,日本扩张受到遏制。

于是日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再加上1923年关东大地震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于是法西斯势力逐渐抬头,日本最终走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的扩张就一发不可收拾。“七七事变”后,日本扩张胃口大增,开始谋求北上到苏联分一杯羹。结果在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战役中被打得不成人形,“皇军之花”关东军也从此没了喊打喊杀的劲,最终日本海军派占了上风,南下挑衅美国旗开得胜。

而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在日本的欢呼声中注定了它们死无葬身之地的命运,因为美国“被迫”参战,二战规模达到顶峰,美苏这两个意识形态的宿敌更是结成牢不可破的反法西斯同盟。

1945年8月,随着两颗原子弹的璀璨放射,150多万苏军也在远东地区展开了风卷残云的“暴风行动”,摧毁关东军,解放大片土地的同时,也将库页岛、千岛群岛和南千岛群岛收入囊中。

1946年,苏联将南千岛群岛划入版图,从此南千岛群岛成为苏联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此,日本并无异议,毕竟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没有资格对南千岛群岛这样的胜利果实有非分之想。

此后在1951年,美国纠集一众西方战胜国与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规定日本放弃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等岛屿的所有权利。

美国主导的与日媾和行为写满了无耻,且充满了美国式的意志,毕竟一心想要将日本打造成反苏基地的美国,并不希望日本太强。

但问题是,当日本在美国的改造下被拔去獠牙利爪,便逐渐接受了从狼到狗的退化,甚至还有点儿想“回归正常国家”并和苏联握手言欢的想法。

1956年,苏日两国签订《苏日共同宣言》,苏联同意在缔结和平条约后将南千岛群岛中的的齿舞岛和色丹岛交还日本。

对于日本而言,不战而得两岛,结果已经不能再好,毕竟想从俄国手中熊口夺食,其难度地球人都知道。

但美国认为日本的想法不仅危险,而且相当不要脸,难道你们忘了祖先筚路蓝缕的艰难,看不见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深情呼唤了吗?于是在亲美势力的推波助澜下,日本民意转向,表示除非苏联返还整个南千岛群岛,否则苏日和平就别想得到。

面对日本的怒火滔滔,苏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并一再表示爱要不要,不要拉倒。然后看着手中的核弹,苏联对上蹿下跳的日本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是的,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日本的面前,日本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进入70年代,苏联国力如日中天,对日态度趋于强硬,日本对南千岛群岛无计可施,只能从1981年开始,通过所谓的“北方领土日”自娱自乐。

然而就在日本黔驴技穷时,苏联在1991年轰然解体。作为二战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苏联解体给俄罗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虽然在表面上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桎梏,但却再也不复超级大国之力。

在综合国力大不如前的情况下,苏联对南千岛群岛的态度再度软化,日本终于看到了收复失地的希望。

只是,俄罗斯提出的依然是归还齿舞岛和色丹岛,虽然相比于1956年不能说很像,只能说一模一样,但日本的心态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

就像挑来挑去最终被挑剩下的剩女一样,因为矜持了太久,失去了太多,所以就更不愿意将就。因为南千岛群岛,日本付出了太多精力。说难听点儿,就算往银行存钱,几十年来也应该有点儿利息吧?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让折腾了几十年的日本如何接受原地踏步的结局?

在时过境迁,“南千岛群岛我都要”的认识逐渐从亲美派成为日本国民的共识后,日本对俄罗斯的诉求再也回不到从前。

所以日本再度选择拒绝,而这种拒绝也让俄罗斯怒从心起。因为俄罗斯的主动示好,无非是看中了日本的经济实力,并以此推动远东经济的复兴。而南千岛群岛,作为俄罗斯自由进出太平洋的门户,压制日本的紧箍咒以及遥望太平洋的军事基地,是俄罗斯是绝不可能拱手相让的。

所以日俄不欢而散,双方依然剑拔弩张。

俄罗斯之所以能在苏联解体后也如此硬气,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俄关系的越走越近。

就像甲午战争前西方国家在东亚选择抗俄势力时在中日之间二选一一样,苏联解体后,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展开了变本加厉的围追堵截,“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不断蚕食俄罗斯在东欧的战略回旋空间。

在不得不奋起反击的大背景下,为避免两线作战,俄罗斯需要远东后院的安全。而在广袤的远东,中国无疑比日本更合适。

作为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日本在战后经历了日本的全方位改造,虽然不够彻底但却彻底成为美国的小弟。

而后,除了朝鲜战争军火订单的强烈刺激积累了战后东山再起的第一桶金,日本也因与美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关系承接了美欧国家的产业转移,并获得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量专利,从而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复兴奇迹。

由于日本经济越发达,与美国的捆绑越紧密,于是日本长期与苏联对立。再加上日本体量太小,根本不足以“保护”俄罗斯远东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作为名副其实的海权国家,日本与深居内陆的俄罗斯天然地势不两立。

虽然自古以来,为了摆脱火山地震频发的尴尬境遇,日本长期将同纬度的中国作为侵略扩张的目的地,与俄罗斯并无直接交集,但俄罗斯的丰富石油天然气,对于扭转资源匮乏且打破马六甲困局的意义不言而喻。

因此,即便没有南千岛群岛的争端,俄日之间也不可能成为异父异母的亲兄弟,结构层面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两国相互嫌弃的尴尬结局。

相比之下,虽然中俄同为大国,理论上难以不分彼此,但在美欧等西方国家围追堵截的大背景下,只有巨大的体量才能为彼此遮风挡雨。再加上俄罗斯能源与中国工业体系的强烈互补,最终组成了坚不可摧的强大合力。

而苏联解体后中俄4300多公里边界的尘埃落定,更为两国消除领土争端,推动“远亲不如近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契机。

所以,中俄“背对背拥抱”的抱团取暖格局,才是俄罗斯无惧西方国家围堵和日本等国挑衅的最大底气。

诚然,因为叶利钦时代开启的“寡头政治”将俄罗斯几乎拖入了万劫不复的困局,使普京对寡头集团的猛烈打击本质上成为寡头集团的以旧换新,俄罗斯在寡头政治的笼罩下也根本难以重建工业体系东山再起,所谓“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俄罗斯”的承诺像极了触不可及的梦呓,昔日强大的工业国只能靠出卖资源为生,东山再起无从说起。但因为和中国的相互支持,俄罗斯依然锐气逼人,是西方世界不敢忽视的强大势力。

所以,当俄罗斯明确了当前环境下自己在远东情比金坚的伙伴和水火不容的宿敌,对日强硬也就不足为奇。

南千岛群岛问题的缘起,是美国不想看到苏日两国的一团和气。而今,经过几十年的攻讦扯皮,即便俄罗斯不给日本讨价还价的余地,日本也必然会继续纠缠并无所不用其极。

因此,为了彻底断了日本的侥幸心理,俄罗斯开始在日本跟风美国首先对俄罗斯发起制裁时,毫不犹豫地将“南千岛群岛经济特区”问题旧事重提,普京甚至签署行政法令,划定了20年的免税期。

对于经济长期逡巡不前的俄罗斯而言,设置经济特区虽然不是权宜之计,但却也存在着前景极其不确定的问题。毕竟当年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也有此意,结果大家也看在眼里。所以设置南千岛经济特区,在静夜史看来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南千岛群岛也基本不可能创造深圳这样的经济奇迹。

但问题是,一旦俄罗斯下定决心定调南千岛群岛问题,并决心引入外部势力尤其是中韩等国一起努力,那么日本就彻底失去了转圜的余地。

更重要的是,通过俄罗斯态度极其强硬地解决南千岛群岛问题,也为其它与日本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毕竟即便是按照《旧金山和约》的规定,今天的日本也不应该对很多岛屿有声索甚至占据的权利,尤其是琉球群岛问题。

所以,普京的操作,一针见血,直达病灶,而且用药疗程长达好几任日本首相,效果可谓杠杠好。

而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果断反击,也让日本几十年来的谋篇布局,包括拉拢蒙古企图在俄罗斯背后一击的打算沦为忍俊不禁的笑话集。

可以说,日本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的被动局面,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不切实际的努力。再加上日本追随美国狐假虎威的“努力”,日本的结局注定会收获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尴尬结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19659812

    北方四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