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作者:田茂秋)

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作者:田茂秋)

00:00
08:10
我们知道,佛教是从天竺(印度)传人中国的。在佛教传播过程中,不少中国高僧前往印度取经,他们翻译经典,弘扬佛法,为佛教东传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佛经翻译方面贡献最大的,当属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3~413年)出生在东晋时期西域的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他的父亲就是龟兹国的国师,母亲是龟兹国王的妹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鸠摩罗什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从小就受着佛教思想的影响。鸠摩罗什长到7岁那年,母亲就把他送到龟兹著名的佛教学者那里去学习。当时龟兹不仅是西域的佛教中心之一,还是佛教文化从印度传人我国内地的必经之路,学者云集,鸠摩罗什进步很快。但鸠摩罗什的母亲并不满足于儿子在龟兹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考虑到家庭的显贵地位以及舒适生活会影响儿子的上进心,鸠摩罗什9岁时,她就带着儿子出国游历。母子二人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往前走,翻过帕米尔,跨过印度河,到达印度北部。在那里,鸠摩罗什拜著名僧人为师;学习佛教小乘派的经书法典。他聪慧勤奋,融会贯通,深受导师赞赏。
12岁那年,鸠摩罗什学成归来路过温宿国的时候,听说那里住着一位博学多才、能言善辩的法师。这位法师当时名扬诸国,他常吹嘘说:“谁要能辩赢我,我情愿砍下自己的脑袋作为酬劳。”当鸠摩罗什和他辩论时,还没说几句,他就服输了。这件事让鸠摩罗什声名远扬,龟兹国王听说了这个消息,感到特别荣耀,亲自到温宿去迎接他。回到龟兹,他继续刻苦研读佛经,佛学造诣日益精进。20岁时他受戒于王宫,留驻龟兹新居,每日手不释卷,并开始了对大乘佛经的钻研。
还不满30岁,鸠摩罗什鸠已经成为名满西域、博古通今、造诣很深的佛教大学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当时,中原地区的佛教经典还很不齐备,鸠摩罗什就立志去内地翻译佛经。有一次母亲对他说:“能够把大乘派的学说传到内地去,这全靠你的努力了。可是,这样做会很苦,你愿意去吗?”鸠摩罗什回答说:“只要能把佛家的教义传到东土,就是让我忍受赴汤蹈火的痛苦,我也在所不辞。”
385年,鸠摩罗什进关了。他来到河西走廊的重镇凉州(今甘肃武威)定居下来,开始学习汉文,为大规模翻译佛经做准备。他苦学了十五六年,在汉文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到了401年,割据关中的后秦王姚兴,以上宾之礼把鸠摩罗什迎进关,当他来到长安时,已经是年近60岁的人了。姚兴用国师之礼招待他,把他安排在逍遥园的佛寺里。在这里,鸠摩罗什以他广博的学识和滔滔的辩才,给包括后秦王姚兴在内的3000名弟子讲经说法。姚兴为了常听到他的讲解,还特地为他建造了一座行宫。
鸠摩罗什除了在长安讲授佛法外,还不遗余力地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他和他的弟子僧肇等800多人-一起,通过讲学记录,用意译的方法,共翻译出佛经47部384卷,包括著名的《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等,使中国佛教界系统地吸收了般若思想。
鸠摩罗什对学问的态度十分严谨,他每次在翻译之前,都要对原文进行反复的研究,在遣词造句上要经过再三推敲,力求保存原文的意思和风格。译经时他把古代印度文译成龟兹文的经语,又口译成流利的汉语,他的弟子就在下边记录。为了记录的准确,每一句话他都要读三遍。译完,他还要亲自校对一次,直到毫无差错才最后完稿。因此,他所翻译的经文,篇篇都文笔流畅,内容深入浅出,使人读后易懂易记。鸠摩罗什是我国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翻译家中最早的一位,另外两位是真谛和玄奘。
鸠摩罗什的译经活动,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但扩大了中国思想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鸠摩罗什的译经对中国佛教的理论发展及后世中国佛教教派的创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13年4月,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圆寂,时年70岁。
如今,在甘肃武威还保存着创建于东晋十六国后凉时期的规模宏大的鸠摩罗什寺,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座以他名字命名的佛教寺院,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徒向往的朝拜圣地。为了纪念这位佛教翻译大师,在他的故乡龟兹,如今的库车克孜尔石窟前还铸有一尊鸠摩罗什铜像,供人瞻仰。(田茂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