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以人类大同的视角看待世界丨2023雨果奖之中国声音

江波:以人类大同的视角看待世界丨2023雨果奖之中国声音

00:00
05:54

第81届雨果奖入围名单已在7月公布,这份总计17+2项的入围名单,充分展示了雨果奖开放、多元和丰富性。

在公布的入围名单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不少中国身影。今天,我们走近江波和他入围“最佳短篇”的《命悬一线》……

“我叫钟立心,是一名宇航员”

“我叫钟立心,是一名宇航员,二〇二八年七月十四号到八月二十一号,我在蓬莱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驿站号国际空间站发生了失火事故,我奉命和老段——段国柱同志——一道执行了营救任务。现把具体过程汇报如下……”

从屈原《天问》到张衡《灵宪》,叩问星辰,是中国人的传统。在《命悬一线》中,江波畅想着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种种可能。写作的背后,既有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浪漫想象,也有中国当代航天人的不懈追求。中国人对于星辰的向往,古往今来,始终如一。

《命悬一线》有着“太空动作片”的气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面临危机,中国航天员从天宫施以援手,仅靠一条纳米救生绳、一个仅有的时间窗口,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太空营救。

提起这篇小说的创作缘起,江波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这是参观了中国空间站地面观测站之后的成果。彼时,江波参观了中国空间站的等比例模型,听工作人员介绍了空间站的种种情况,在观测大厅里见到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看见了来自空间站的监控画面。凡此种种,触发了创作的这篇小说。当时他了解到一种说法,认为2024年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唯一在轨运营的一个空间站,“那么就有一些联想,是不是中国空间站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后就想出这么个点子。”

一点一滴堆叠出来的真实感

这篇小说中充满了硬核技术细节,一点一滴堆叠出了作品中的真实感。江波直言,创作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地方在于如何塑造出足够逼真的细节。这完全取决于对各种不同事物的了解,并且把它们贯通在一起。例如,利用机械臂抛射宇航员,这个设想就和投石车的工作原理类似,如果没有见过投石车,就很难想到这点。空间站起火后会是一种什么情景,也需要物理基础,如果不了解太空中无重力状态下燃烧的情形,就很难构建出符合实际物理的太空火灾。技术奇观和技术冒险类的小说,对于细节的构建非常重要,是对作者最大的考验。

江波会对一些情况进行查证。比如核心舱的尺寸,机械臂如何工作等。作者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符合实际情况。

江波期待读者看完《命悬一线》后对于太空探索有一点新的认识,期待读者能够体会到在太空世界里,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一点,是希望读者能够以一种人类大同的视角去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科幻小说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去追寻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

江波透露,有一位意大利的朋友,佛朗西斯,他提出一种类型叫做“Solar Punk”,可以译为太阳朋克,或者阳光朋克。“我的理解是对未来有一种积极态度的科幻类型。我国老一辈的科幻作者,创作的类型多为‘科普型科幻’,恰好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我的少年时代,受到这种科幻类型的影响很深。我觉得,科幻这种类型文学,如果能够给人类增加一些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是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效应的。”

世界科幻来到中国,中国科幻走向世界

近年来,国内科幻电影创作出现了《流浪地球》这样的佳作。在江波看来,在中国,随着新一代导演的不断成长,科幻电影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同时,电影相比于文学,是一种影响力更广泛的传播媒介。通过科幻电影,大众可以更多地接触到一些科幻的内容,对于科幻在大众中的普及也具有积极意义。江波期待看到更多的优秀科幻电影出现在大银幕上,把中国科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江波曾多次来成都参加科幻活动,说起成都的科幻氛围,江波表示,成都是《科幻世界》的所在地,成都的高校一直有浓烈的科幻氛围,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幻作者,也有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科幻产业的科幻迷,给科幻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动力。

另外,成都的科幻产业一直给人蓬勃发展的印象,“我对此抱着热切的期待。整个产业做好了,小说的作者也才有更多的渠道去发扬自己的想象。”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即将拉开帷幕,江波表示,世界科幻来到中国,中国科幻走向世界。世界上所有热爱科幻的人们一起努力,创造出更优秀的科幻作品,构想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