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丨① 对 “奥古斯丁语言图画” 的质疑与批判
思考题 试着梳理一下,维特根斯坦如何对「奥古斯丁语言图画」产生质疑与批判的?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前后期语言观上的不同点是什么?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心得+思考+疑问,篇章结束后会录制互动答疑课。
#每期打卡# 听完后在下方写上「打卡」。让自己坚持下去,看看自己的改变!
本期精华
1、在具体阐述「语言游戏说」之前,先讲讲切入点:对“奥古斯丁语言图画”进行的质疑和批判。
2、什么是「奥古斯丁语言图画」?
(1)在《哲学研究》的开篇,维特根斯坦就引用了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的一段话,并将其解释为“奥古斯丁语言图画”。
(2)维特根斯坦:
我们得到了关于人类语言的本质的一幅特定的图像。……在这幅关于语言的图像中,我们发现了以下观念的根源:每个词都具有意义,这个意义和这个词具有对应关系,一个事物就是这个词所表示的意义。
(3)通俗理解,语言中的每一个词的意义,都对应着现实中某一个事物,语言中的词和实在的事物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就是这幅语言图像的本质。这其实是一种传统的语言观,维特根斯坦前期的「语言图式论」要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3、产生质疑:
(1)是不是语言的全部意义都体现在语词和物体的对应当中呢?我们关于一个名称的理解,是不是都要从外在的对象中去寻找到这个语词的意义?有没有别的情况的出现呢?
(2)要回到生活中,回到日常的语言中去看一看了。
4、维特根斯坦的发现:
(1)并不是所有的语词都是用来指称对象的,还有很多词是找不到那个对应物的。
(2)口语中的:是的、好吧、放肆、走开等等等,这类词根本就不是“事物的名称”,不具有指称对象的作用。
(3)举例:买五个红色的苹果。「苹果」有对应物,那么「五个」和「红色」的对应物是什么?
5、关键点:“语词的用法”的多样性
(1)“苹果”代表着具体的物体,这个是语词的指称用法。
(2)“红色”代表的是颜色,是要通过比较去找到这个颜色的,因此“红色”这个词的功能就是要进行“比较”。
(3)而“五个”代表的是物体的数量,这个数量是需要都通过数数的活动,那么“五个”这个词的用法意味着一种“计数”的活动。
6、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上的转变:不再仅仅把语言看做是和世界的静态对应,而是把语言看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动态的东西,是要在实际运用中去挖掘语言的意义。
7、一个比喻:
维特根斯坦说:语词就像是“工具箱里的那些工具;那里有锤子、钳子、锯子、螺丝刀、尺子、胶锅、胶水、钉子和螺丝钉。语词的功能就像这些工具的诸多功能一样,是各不相同的。”
8、强调一点:维特根斯坦并不是完全否定“奥古斯丁图像”,只是说“奥古斯丁语言图像”只能够部分去解释语言的意义,不能将语言的全部内涵都包括进去。
9、语言的不同用法是跟实际行动交织在一起的,语言的意义要从实际的活动中找寻,那么这个语言和行动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是什么呢?维特根斯坦又是怎样形容这个活动的呢?
10、下期预告:「语言游戏」的内涵。
我刚听这部分,不知道留言还能不能被看到:我认为他前期理论把人静态化了,把人和世界的关系静态化了,认为语言是联结这两个静态主体的桥梁,所以认为不可说的日常语言没有和世界对应。但后期理论提醒了人存在主义的意味,即此在是在“世界”中显现的过程,这样除了看到的世界外,显现中人感受到的触觉温度,甚至需要和他人协同发生的指向、意图、情感都是此在真实的显现的世界。。我认为维特根斯坦是对人和世界的感知和定义不同了,更动态,更多维度了,也更存在主义了。所以对语言的定义也更多了人文色彩。
书杰 回复 @宋光伟心方向: 理解很到位!
语言和实际行动交织在一起
维特根斯坦后期对语言的分析很有启发性,想象一下人类语言诞生和进化的过程。从一开始对简单事物命名、到对事物特征的描述、事物的计量、甚至事物之间的关系描述,越来越复杂、规范。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使用,还是要回到本源上来!
语言是语境中的语言 ,根据语境,同一个词会有几个意思,比如嘲讽的话,意思完全是相反的。语言并不只是世界的镜子,还表达人的生活状态。
书杰 回复 @chenghualu: 理解正确的
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上的转变:不再仅仅把语言看做是和世界的静态对应,而是把语言看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动态的东西。我觉得和前期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因为前期他发现维度的不同,存在差异,不是静态的,所以语言游戏说捕捉的是这个语言里在哪一个维度里,分析出实际情况,而看出去就是立体的灵活的视觉效果。就透视到存在空间维度里的不可说之可显的灵活力了。
书杰 回复 @sq_7M: 有自己的理解,非常好!
打卡,语言是现实世界和思维世界的桥梁,大脑被现实世界刺激然后经过联系整理加工产生一种新的生物电而人要把这种生物电描述释放出来就是语言
感恩老师
第三遍打卡
五个也有比较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