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10周年·系列解读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为此,10月17日至18日,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值此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10日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白皮书不仅全方位呈现了“一带一路”10年共建成果,亦回应了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对该倡议的种种质疑和曲解。
比如,针对有观点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实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背后充斥着地缘政治考虑等。对此,白皮书清楚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建原则,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和地缘政治工具,而是联动发展的行动纲领;不是现有地区机制的替代,而是与其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一直致力于增强共建国家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各国实现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白皮书称,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了稳定、透明、高质量的资金保障体系,确保商业和财政上的可持续性,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因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而陷入债务危机。
可以说,白皮书有力地驳斥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的错误观点。
越是成功类比越不可避免
众所周知,“马歇尔计划”是西方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经济援助计划,也是美国外交战略中引以为傲的一项成果。
出于对这一段历史的熟悉程度,当中国领导人10年前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就有西方舆论开始将其与“马歇尔计划”进行类比,并且突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缘政治目标。对此,中国政府并不认可,中国学术界也进行了批驳。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国际社会中仍有不少声音将“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进行比较。
当然,在很多这类比较中,也有些是善意的。如2019年初,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一份材料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没有主张经济霸权,也不寻求意识形态对抗,因而并非“马歇尔计划”,但中国仍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经验教训。
巴西学者布鲁诺·孔蒂在2019年的一份研究中也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不能仅仅被视为“马歇尔计划”的翻版,但两者的实施方法以及目标中也有类似之处。
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中美大国博弈的加剧,一些人借助“马歇尔计划”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则为之添加了更多富有对抗色彩的基调,这显然是不客观的。
对西方社会而言,“二战”结束以后,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将军命名的这一套援助计划是非常成功的,不仅在经济上帮助西欧走出困境,也避免了这一区域被苏联所控制,使之成为冷战对峙的最前沿。
在美西方看来,“一带一路”倡议越是成功,越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力,也必然影响到美国的霸权地位,甚至被称之为动摇“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也因此可以预料,“一带一路”倡议越是成功,西方舆论中就会有更多的声音将其与“马歇尔计划”作类比。
中国没有地缘博弈小算盘
事实上,正如白皮书所强调的,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了共建原则,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和地缘政治工具,“一带一路”倡议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马歇尔计划”。而最明显的就是,中美作为两大倡议的引领者,在发展阶段上是极为不同的。
上世纪40年代,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时处于全球收入金字塔的塔尖,人均GDP是西欧30个国家平均水平的约2.5倍,是苏联的4倍。1950年时,中国人均GDP不到美国的5%,只有苏联的16%,但略多于日本的五分之一。
以购买力平价衡量,1940年,西欧30个国家和美国的经济总量合计占世界的50.3%,1950年两者经济总量合计占世界的53.5%,美国的经济总量甚至还略高于西欧。
正视美欧是最发达地区的特性,对于认识“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奥秘极为关键。尽管美国收入高于西欧,但当时的西欧也是发达经济体,在价值观和市场经济体制上与美国很接近,这是“马歇尔计划”得以迅速成功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马歇尔计划”的成功经验,很难推广到其他援助项目上,战后美国主导下的世行,在发展中世界推动的很多发展援助项目也难有成功的。“南橘北枳”,如果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不经过一定的转化,特别是吸收东道国的本地特性,很难在发展中国家落地。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尽管在过去10年经历了快速发展,人均GDP已经接近1.3万美元,但仍不足美国的五分之一。而很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还处于中低收入水平,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这也与当年西欧因战火恢复重建不同,需要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才能迈上发展的轨道。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提供的数据,1948年至1951年,美国向欧洲转移了130亿美元用于重建计划,按照现在的价格计算约为1200亿美元,大约是美国和西欧国家经济总量的1%。
2022年,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总量约为42.6万亿美元,如果按照1%的比例计算,那么中国和发展中世界用于共建“一带一路”的资金将达到4300亿美元。可以想象,2013-2022年间的总和,将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其规模要远远大于“马歇尔计划”,因而更需要政府和私人部门齐心合力,更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而且,“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开放性的倡议,被称为全球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与“马歇尔计划”仅仅着眼于美国的盟友,排斥苏联和东欧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截至2023年6月底,有15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约占全球国家数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因而,“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由全球参与塑造和供应的公共产品。
这150多个国家中,非洲国家有52个、亚洲国家40个、欧洲国家27个、北美洲国家13个、大洋洲国家11个,南美洲国家9个。概括来说,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落在了亚非拉地区,这与“马歇尔计划”所聚焦的发达经济体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因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带一路”倡议不像“马歇尔计划”那样很快就可以完成。这也就是白皮书所认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
由于这么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我们很难想象它会成为中国实施地缘政治的工具。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仅仅是协调这么多国家的立场,解决集体行动的难题,就足以消耗用作地缘政治工具的价值。
为此,中国政府也多次强调,“一带一路”不是排他性的,不针对任何一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也不打地缘博弈的小算盘,不搞基于意识形态标准划界的小团体,更不搞军事同盟。
共商、共建和共享是关键
“马歇尔计划”虽然成功地带领西欧走向了经济复苏,1952年西欧30个国家的人均GDP比1948年增长了近四分之一,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被落在后面。
1950年,美国人口约为西欧的一半,两者合计占世界的18.1%。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占比不足世界的16%,更多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世界,美国没能带动多数人走向现代化道路。
“一带一路”倡议虽然也致力于促进国际经贸,但其目标是要打破少数国家垄断的经济全球化,构建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和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格局。
而且,中国也从美国的案例中汲取了教训,即不能一国包打天下,而是要和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和共享,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当然,中国凭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以及庞大的制造能力、基础设施优势,一定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但中国并不将此看作是垄断性的权力,单方面制定贸易投资规则,并像美国那样凭借嚣张的货币权力攫取利润。
当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时,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黄金储备,形成了黄金兑换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借此帮助受援国稳定汇率,并推动受援国的预算平衡。同时在援助欧洲过程中,也将美国的一套规则和理念带入了欧洲,以至于欧洲不少学者警告“欧洲的美国化”。
但据我们对“一带一路”的观察,中国并不是这样的做法,在推动规则标准对接时,中国与沿线国家还是以签署合作协议的形式推进,尊重当地的做法和地方性知识,并非是中国单方面向沿线国家传播。
也就是说,中国坚持的原则和理念都是基于协商一致,并没有像美国那样以对抗苏联为由强迫欧洲接受美国的标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和沿线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发展中国家可以吸收若干中国经验中的有益成分,但照搬照抄肯定会出问题,中国也不准备借此推广制度模式,从来不干预沿线国家的内政。
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影响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过去的内陆地区变成了开放前沿,如新疆已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这在以海洋为中心看待大陆时难以想象的。而无论是美国,还是西欧,其崛起时都深受海洋的影响,这与“一带一路”所着眼的欧亚大陆具有根本性的不同。
中国几乎所有省市都制定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地方规划,这一过程与美国就有很大的不同。从经济规模看,中国的地方省市有一半多都可以排进全球前五十大经济体,也都致力于更深程度的参与国际经贸合作。
在中国取得经济奇迹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公认的一项经验是持续不断的“五年规划”。同样,中国地方参与“一带一路”也是基于连续的规划,并且都有地方自身的特色和区域定位。
而美国和西欧在实施“马歇尔计划”时虽然设置了协调机构,但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仍然是市场经济体系,缺乏几十年都致力于一种发展规划的经验。
这一点,我们从当年参与“马歇尔计划”的一些学者中也可以感知到,如金德尔伯格、赫希曼等著名学者,虽然在其有关经济发展的理论著作中推崇经济计划,但这些理念并没有得到美国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它们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也没有产生持续的效应。
总的来说,与“马歇尔计划”的这些不同,已然彰显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性、包容性、普惠性。可以相信,作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也将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的平台。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