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的张英聘,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明朝是宦官专权十分严重的朝代,据《明史·宦官传》称“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开始。……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成于魏忠贤”。因此到魏忠贤专权,他就将明代的宦官势力发展到顶峰。
魏忠贤,是河北肃宁人,他原名魏进忠,少狡猾,好酒,善骑射,颇有胆力,但不识文字。他在一次赌博中输了钱,被人追赶,窘迫之下,就忿而自宫。万历十七年,也就是1589年,进宫投靠了颇有权势的太监魏朝,负责照顾明熹宗朱由校母亲王氏。朱由校出生后,魏忠贤得以接近他,魏忠贤也是小心服侍,还经常与年少的朱由校在一起玩耍宴游,甚得朱由校的欢心。后来,魏忠贤和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又结成了对食关系,权力逐渐增大。在朱由校登基之后,魏忠贤就成了他最亲近的太监,而朱由校本人也喜欢玩乐,对朝政毫无兴趣,于是他就将朝政交付给魏忠贤去处理。
此时,延自万历后期的党争仍然在持续,奸党集团开始投靠魏忠贤。魏忠贤也利用权力提拔奸党,打击东林党人。在天启四年,也就是1624年六月,杨涟上《二十四罪疏》,揭发魏忠贤的种种罪恶,包括亲乱贼臣、颠倒铨政、横行宫内、操纵东厂等等。此后又有黄尊素、李应升、魏大中等上书弹劾。他们的揭发活动没有起到作用,反而遭到了魏忠贤的疯狂反扑,许多官员被免职罢黜。同时,魏忠贤又广置党羽,形成了一个阉党集团。因此在《明史·宦官传》当中记载说“当此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内竖自王体乾等外,又有李朝钦、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为左右拥护。外廷文臣则是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等主谋议,号‘五虎’;武臣则是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僇,号‘五彪’。又有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少卿曹钦程等等,号称为‘十狗’,还有什么‘十孩儿’‘四十孙’之号。而为呈秀辈门下者,又不可数计。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这些人肆无忌惮打击异己,东林党人等正直的官员受到迫害最深。
魏忠贤的党徒编制了各种黑名单,明确打击目标。魏广微与顾秉谦编写的《缙绅便览》,将叶向高、韩矿、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百余人,指为“邪党”;崔呈秀又进《同志录》,所列皆为“东林党人”;还有王绍徽仿照了《水浒传》,编东林党108人为《点将录》,献给了魏忠贤,还按名字黜汰。此后,魏忠贤又制造了“六君子之狱”,也就是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还有“七君子之狱”,也就是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李应升、周顺昌、黄尊素和周起元;还编制了《三朝要典》等,利用各种手段栽赃陷害,迫害正直的官员。六君子皆死,七君子当中,除了高攀龙之外,其余的六人也皆被逮捕,死于狱中。从天启四年的十月到天启七年的八月明熹宗死去,正直官员“毙诏狱者十余人,下狱谪戍者数十人,削夺者有三百余人,革职贬黜者不可胜计”,朝廷当中可谓“善类为之一空”。
魏忠贤他拥有权力之后,又想方设法攫取经济利益,一时贪污贿赂公行。他还为自己的亲戚谋求封赏,先后有一人封伯后封公,有一人荫为正一品,一人为从一品,四人是正二品,二品以下数量就更多。
奸邪官员为讨好魏忠贤,则极力发挥谄媚之能事,称魏忠贤“厂臣”“九千岁”等等,而不称呼其名。更有甚者,他们为魏忠贤建立生祠,比如说像天启六年,浙江巡抚潘汝桢在杭州西湖建生祠,就开启了为魏忠贤建生祠的序幕。在这之后,地方官纷纷在各地广建生祠,几遍天下,总数超过40个。这些生祠极为豪华,殿宇九楹,耗资数万,甚至数十万。为造生祠,不惜毁坏民舍,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灾难。
在天启六年八月,明熹宗与两个小太监在西苑湖中泛舟游玩,忽然风起,熹宗和太监都落入水中,两个太监皆溺死,熹宗被救起,但是也受到了惊吓,由此染疾,在七年八月就病死,年仅22岁。遗诏由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继位,即明思宗。
朱由检痛恨魏忠贤,所以他在即位之后随即就着手惩治。这个时期,朝中大臣见魏忠贤权势不再,就开始纷纷上奏弹劾魏忠贤之罪。在十一月,朱由检就先后下令将魏忠贤安置凤阳,接着就又下令将其逮捕。魏忠贤在去往凤阳的路上收到被逮捕的命令后,也自知不保,遂在夜间自缢身亡。在同月,客氏也被笞杀于浣衣局。魏忠贤和客氏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魏忠贤的阉党集团也被大规模的清洗。
明思宗在即位之初勤于政事,提倡节俭,并重用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大臣,朝廷之中呈现出锐意革新的气象。他吸取了宦官专权的教训,严禁宦官干预朝政,又罢黜了各地的监军太监,并下令太监非受命不能出宫。
但是明思宗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弱点。他这个人爱慕虚荣,又刚愎自用,生性多疑,所以就使得崇祯朝的政局仍然不稳。他对臣下极为不信任,滥杀将领和大臣。文臣武将,一有差错就有被杀的危险。在崇祯一朝,有7位总督、11位巡抚、2位阁臣被杀,这在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朝廷大员的更换也是十分的频繁,比如说像蓟镇总督曾经半年中就换了5人;在崇祯17个年头当中,兵部尚书就换了14人,刑部尚书换了17人,内阁大学士也多不得久任,在十七年中所用就达到了50人,其中还有先后担任首辅的就达十几人。一些奸佞之徒也夤缘上进,比如说像温体仁、王应熊、吴宗达等奸佞小人都进入了内阁。对外臣的不信任,又使他转而依靠宦官。所以在崇祯二年十一月,他还派太监王应朝监军,派沈良佐等提督九门、李凤翔提督京营。在这之后,又派大量的太监到各地监督粮仓、司法、课税等。这些举动又加剧了文武官员和宦官的矛盾,对行政和军事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朝廷中的党派斗争仍然未停息。此时虽然东林党占据了优势,但是阉党也并未消失,他们又和新的奸佞之臣同流合污,形成了新的党派之争。
在崇祯时期明,王朝又面临着内忧外患。明思宗虽然想要挽回败局,无奈自身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又守财如命,驭臣乏术,最后落得无兵无将的地步,将大明王朝也葬送了。
好的,本期节目就说到这里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