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生活:生命和生活的体用之辩

何为生活:生命和生活的体用之辩

00:00
17:30

喜马拉雅的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胡宜安,欢迎来到喜马拉雅生死学课堂。在上一讲中,我们从种族生命延续的角度谈到生育是个体的神圣担当,也是个体生命的内在需要。然而,个体生命毕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漫长旅程中,生命是以生活的方式存在的,唯有生活才能让生命有意义。在这一讲,我们便来聊聊生活。


谈生活,我当然不能泛泛而谈,而是既立足于生命必死的认识,又不让自己活在死亡的阴影下,从容而深刻地生活在世。我的重要观点是:第一,生活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它重在生,但并没有排除死,而是将死纳入其中,第二,支撑生活的必须是重生乐生的实践理性,爱生恶死、重生轻死是我们的应有立场和态度。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生活与生命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新儒学大师梁漱溟曾提出“生命为体,生活为用”的重要观点,他说:“生命与生活,在我看来实际上纯然一回事:一为表体,一为表用而已。”“‘生’与‘活’二字,意义相同。生即活,活亦即生。”通俗理解就是,生命都是等待你去让它活起来的存在,生活是生命的存在方式,唯有生活才赋予生命以意义。当然,生活,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复杂多样,都是以生命为依据和根本,不能违背生命的本性。


新儒学大师梁漱溟


“活出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我们铭记于心的箴言。


生命与生活是一与多的关系。生命是不变的存在,而生命表现出来的意义却异彩纷呈,这是因为,各人有各人的活法,生命相同,活法各异。


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生活,也就谈不上生命的存在。生命不是抽象的存在,它就存在于生动、感性的现实生活世界中。


即便是到了生命末期的个体,也不愿意躺在医院等死,而是生活到最后。一部美国电视《遗愿清单》很好地诠释了生命只要一息尚存就应该彰显它的意义。


生劳死息,这是传统儒家对生死的最好解释,也是支撑传统中国人的内心生死信仰。在生活中,生与死获得了近乎完美的和解。


一方面,生活有效地化解了死亡。实际上,走进传统农村社会,我们不难发现,在那里,生生死死与花开花落,日升月落等一样自然圆融,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遵循自然面活着。村中有人死亡绝不会造成人们内心多么大的心灵撞击,顶激起一丝丝涟漪但却波澜不惊。


对此,海德格尔有很好的解释,生活就是要操心劳神,就要烦,这种烦是人的最本真的状态,它将“畏死”深深在隐匿其中,也就是说,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繁忙与操持结起一道道厚厚的外壳,将死亡包裹与化解,能自然对待,“临死不惊”。劳碌一生的人们决不可能为死亡所纷扰,孔子“不知老之将至”的心灵感悟正是这种生活将死亡融解的真实写照。你看传统农村社会中的老人们,谁曾表现过一丝儿恐惧与焦虑?


另一方面,死亡能温柔地化作生活。将死置之度外,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死亡的存在。死亡总是以无常的形式出现的,是谁也无法逃脱的命运。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死亡大多被转化与吸收。


这就是对死亡作客观化、象化处理对待与死亡,并使之化作生的内在动力。生活不是逃避死亡,而是转化死亡,并将死亡融入当下生存,丰富生活内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死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比如,祖先发明出许多民间习俗,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行鬼节在许多喜庆节日中也有祭祖的环节,如春节除夕之夜给祖坟送灯,家庭聚餐时祭祖,等;当然,在亲人忌日,或冥诞日我们还要进行各种追思活动。而至于有人家举办丧事,邻里乡亲都要前往相助,这是隆重的生命仪式活动。


这些活动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也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死亡以温馨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令我们有了归属感,我们在体验快乐幸福时,多了几分敬畏与感恩,即便在苦难与挫折中,也增添了几分力与信念,甚至信仰人。




说到这儿,我们不难禁要问:既然无法消除死亡,也不能抵挡死亡的,那么,是什么在支撑我们的生活?


当然不是别的,而是乐生重生的生死理性,和爱生恶死、重生轻死的生死态度。


首先是乐生。一是以生为乐。生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我们自己出生在世便是对这个奇迹的见证,因此,我们应该以此为乐,即一切快乐之源。而且,我们还见证我们身边生命的奇迹,是他们带给我们以快乐。那怕是一花一树,都能给予我们以欣喜欢乐。我们何不从生命中去感受快乐?以生为乐,我们便能够产生爱的奇迹,让我们沐浴在爱与被爱的幸福之中。


二是求生之乐。我们活在世上为何事?为创造生命之价值,实现生命之意义,享受生命之乐趣。求生之快乐使得生命有根有源有流,这就是现实生活,求生之乐乃活在当下动力、过程与目的,我们为求生之乐而来,非为其他而来。


清代思想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得好:“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乐与不乐,皆由心生。并且要以现实人生为最佳乐境。这样,才不会见异思迁,怨天尤人。才能够从自我状态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可见,乐生根在内心。


(李渔 《闲情偶寄》)


乐生恶死便是我们的根本生死态度,这是一切生命的本能所在,也是生命之延续与存在的基本前提,没有任何理由否定这一根本态度。


再就是重生。一是以生为重,即将生命的存续放在首位,并视为根本目的,“一切为了生,而非生为一切!”做到不放弃,不抛弃。反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贱生哲学,也反对“生有何欢,死有何苦”的弃生哲学,当然,还要反对不经审视的轻率的死。


我在这里跟大家讲讲熟悉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熟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令多少人深感叹息和遗憾,认为他们死得可惜、死得冤枉、死得轻率。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由于家族仇恨而不能结合。罗密欧被放逐后,朱丽叶为了坚守自己的爱情,便服用了“假死药”,以“死”抗婚。朱丽叶是为了等罗密欧,她要为自己深爱之人保全生命。然而,当罗密欧来到之后,面对尚未醒来的朱丽叶的“尸体”,他痛不欲生,他只想到应为爱情死,却没有想到应为爱情活,便草率地将毒药一饮而尽。果然,当朱丽叶从假死中醒来之后,等待她的是罗密欧冰冷的“尸体”,在确认罗密欧服毒殉情之后,朱丽叶自己也饮剑身亡。如果说罗密欧是轻生的话,朱丽叶则是死于罗密欧之手。试想,如果罗密欧对自己的生命稍稍重视一些,则不仅可以保全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挽救心爱之人,保全朱丽叶的美好生命。由此,我们可见唯有重生才能生命共享,也唯有生命共享才体现真正的重生。


二是求生之重,赋予生命以重量,担当生命之重担。而负重就是肩挑重担、负有使命,因为有负重,人才有力量战胜各种苦难与曲折,从而无所畏惧;因为有负重,人才有意义才能挑战死亡与虚无,从而无悔今生。加缪称之为“反抗荒谬”,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身上所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古希腊戏剧大师索福其勒斯在他的名剧《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中,借神话英雄俄狄浦斯之口说:“只要能活着,即使痛苦也让人留恋。”


(古希腊戏剧大师 索福其勒斯)


在《伊索寓言》曾有一则樵夫的故事:


一个可怜的樵夫,肩负一根长满树叶的大树干,木柴和岁月压弯了他的躯体,终于有一天,因为过度的疲劳和痛苦,他完全垮了。于是,他丢下树干,坐在上面沉思起来。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享受过什么快乐呢?世界上还有谁比他更加悲惨的吗?常常没有面包,从来没有空闲时间休息,为养活妻子孩子、上交皇粮国税,他不得不整辛勤劳作。他想,自己是多么地不幸啊!樵夫于是想到死神,并召唤死神到来。死神应声及时来到他的面前,问他:“先生,你需要什么帮助?”樵夫回答说:“我要你帮我把这大树干重新放回到我肩上去。”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生中再大的痛苦也比不上由死亡而生的痛苦,比起死神来,大树干简单是幸福的象征。那么,生活中的负重不正是活着的意义所在吗?如果没有了负重,哪还谈什么生?


重生的理性本质上就是重生轻死的理性。能活着,不就足够了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flsheep

    无论在生命的什么阶段,都要追求生活,茅塞顿开的一期,生活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应该追求的东西呀,而不是其他的身外之物,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组成部分

  • 百合路雪儿

    I胡老师以生活和生命来解读,让我们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非常疗愈的一个课程

  • 陆二百九十七

    心以为乐,则事尽皆乐。生命是等待你让它活起来的存在,只有生活才能赋予生命意义。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深以为然!每个人都有一次生和死的权利,而中间的广袤人生,都由自己添砖加瓦。

  • 六月荷田伴你悦读

    生命就是以生活的方式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