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成长:破除生命中的虚无主义

何以成长:破除生命中的虚无主义

00:00
13:00

喜马拉雅的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胡宜安,欢迎来到喜马拉雅生死学课堂。在上一讲中,我们聊到了“我从哪里来”的话题,明确了我们生命的源与根,并由此懂得感恩生命与敬畏生命。然而,“我到哪里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倾其一生都在寻求答案的根本问题。


面对终将一死的结局,“我到哪里去”的解答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体何以安身立命,这就是成长;二是个体生命如何获得延续,这就是生育。在这一讲中,我们便聊聊成长的话题。


谈到成长,为了避免灌输心灵鸡汤的嫌疑,我要强调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正是经历不断的丧失才走向自我完成的。因此,成长的实质就是面对死亡的挑战与迎战。二是伴随自我意识能力的发展的是生命的死亡本质不断呈现。因此,成长的主题就是学习生死,学会生死。


有句老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想,上了年纪的听友大概能品味出其中的深义,它是对坎坷人生的诗意描述。


个体生命的成长之路充满荆棘、坎坷与曲折,但最艰难的并不是看得见的那些困难,而是内心深面对人必有一死的生命虚无感,你越是长大,越是历经世事沧桑,越是强烈地感受到这种生命虚无感的可怕。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一种现象,一群高中学女生背着带奶嘴的水杯上学,一时成为时尚。心理学家分析这一现象,称之为“回到妈妈的怀抱”的心理回归情节。客观上讲,那时高考升学压力空前,这些同学们难免有几分畏惧。商家迎合这种心理需求,使之产生了某种替代满足。它反映了成长的过程充满艰辛与挑战,并非是一条平行直道,难免有人内心渴望回归,“不想长大”。


然而,成长就是面对死亡的挑战与应战。美国著名的生死学专家罗丝教授指出:很多人误以为死亡是一种威胁,其实不然,死亡是一种挑战。面对死亡的应战是人类成长的基本前提和动力。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曾指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就是挑战与应战。


挑战直接表现在生命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伴随成功与快乐的正是失丧与悲伤。


损失或失丧乃人生命中不可避免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丧失挚爱的亲友固然带来沉重的打击,但生命中许多转变所引起的损失也不容忽略。


美国学者朱迪斯·维尔斯特在《必要的丧失》中指出,这些丧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无处不在,不可避免,不可抗拒。这些丧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通过丧失、离别和放弃而成长,人是因为不断的丧失才走向自我完成的。


一个人在出生与死亡之间所失去或破灭的东西多不胜数,失去的可以是人、有生命的动植物,或者任何无生命甚至无形却又灌注了情感的事物。从这里看出,人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对人生经历的各种损失可归为三类:


第一,成长性损失。婴儿必须离开母体的庇护才能出生,丧失腹中那份舒适与安全,来到陌生世界;入学象征着我们与父母进一步的分离;青春期的种种身体变化提醒我们儿时不再;毕业、就业和失业、下岗都始于告别了一个曾经为我们提供保护与哺育的学习、工作环境。父母离世、自己身体机能的退化、年老、患病、退休、老朋友与配偶陆续辞世等。



人有两次断奶。生理断奶与生理生命的成熟。对哺乳动物来说,母乳是生命之初的依赖,但断乳则是个体生命接触全新世界的前提;心理断奶与精神生命的成熟。对人类生命来说,人既具有比一般哺乳动物更大的依赖性,也具有较一般哺乳动物更大的独立性。心理断乳则成为人的生命形成独立世界的前提。


第二,创伤性损失。相对于成长性损失,创伤性损失并非是每一个人必然或常有的经验,这种损失带来的压力与创伤,源于它的突发和不可预测性,诸如天灾人祸、战争、矿难、工业及交通事故等以及人为伤害事件等。有一点需留意的是,成长性的损失同时亦可具创伤性特质;而创伤性损失的影响也会不有程度上的差异。


第三,预期性损失。有一些损失尚未真正发生,却又在人的预期之内,我们称之为预期性损失。这些预期性损失会为人带来预期性悲伤的反应,这些反应常见于被诊断为患上长期疾病或不治之病的病人及其家属之中。虽然死亡的威胁并未迫在眉睫,但病者与家人已预期随着病情的恶化,知道病者将不能如往昔般过正常、独立、自主的生活。


在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死亡总在如影随形地存在,并以其独有方式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因此,成长本质上就是“向死而生”。这是一个对死亡由无知、反抗、到接纳,再到优化的过程,最后抵达生死两安。


道家说:“出生入死”,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也说:“人一出生,就老得足以去死”。他们都表达同一个思想:人的一生是与死亡抗争的无休无止的过程。这是一条不平凡之路,艰辛之旅 。


有意思的是,对个体面言,生命的死亡本质并非突然呈现,而是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相伴随的。


在儿童眼里是没有死亡的。某个人的死对他们来说就是暂时离开了,就如同玩躲猫猫游戏,他会回来的。他们没有对死亡的观念,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他们处于对生死的无知状态,因而,对死亡“无知无畏”。如果某一天突然意识到死是怎么回事,有位西方学者指出,“他的童年便消失了。”


(冯友兰)


少年时,这是一个无边的天真烂漫时期,充满奇思妙想,“少年不识愁滋味”,在他们看来,时间是循环的,人死了是可以活过来的。在懵懂的少年那里,其死亡认知似是而非。


青年时,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时期,在他们那里,时间就是未来,一切向前看,然而,他们又是对死亡极其敏感,人生的未来期望与生命必有一死的归宿会很荒谬地同时撞击年轻人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又开始直接面对生死问题,比如,亲友的离世。虽然不像少年那般懵懂,他们也开始有了对生死问题的理性思考,但他们的生命经历却远未提供足够的经验与知识准备,因而,生死往往对他们造顾巨大的困惑与痛苦。


人到中年,这是人的一生中生的问题与死的问题最为集中的时期,所谓“上有老,下有小”。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似乎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对于某某“英年早逝”的新闻开始关注,他们开始体会到自己的死。“人到中后万事休”,中年是一个重要的生命转型期,这是一个充满生死危机的时期。


人到老年,生命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这是生命的成熟期。



由无知的儿童,到懵懂的少年,再到浪漫的青年,再到充满危机的中年,最后到生命成熟的老年,这是个体生命的成长之旅,在这个艰辛的成长过程中,死亡无疑是个体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而当个体真正理解死亡,且能够坦然接受死亡时,一切来自苦难、挫折与悲伤的挑战,都不过是生命的死亡本质带给个体的礼物,是用以成就个体自我的人生考试。此时,世上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还有什么不能够接受的挫折与失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Nitrolove

    无法回避的成长痛,个体精神成熟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经验,少年到中年的生死观解读太精彩,每一句都说到心上。

  • 听友399944757

    uhhiiuiissd2r5iiii#_&ijj&6t58

  • 陆二百九十七

    向死而生,共勉。释然死亡和分离这件事真的很难。想到亲人的离去,养了多年的猫猫狗狗从此再也不会围着你撒娇,光是想想都让人觉得痛不欲生。坦然是一种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