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卦第六爻,爻辞: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复:通“覆”,崩塌。
隍,指城下的沟壕,有水叫做池,无水称作隍。
城复于隍,是城墙垮塌了,覆盖到沟壕里。
师:军队。用师:指采取军事行动。
本句爻辞的意思是:城墙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这时不可进行战争,不要再发布繁琐的命令,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土崩瓦解。
泰极而否,与否极泰来一样,是天理之必然也。在古代,每个城市修有高高的城墙,城墙下面有沟,这种城下沟,无水时称“隍”,有水时称“池”。人们为了保险,挖掘隍土来修建城墙,这就像治理之道,最后终于实现了安泰。可是到了“泰”之终,又回到了“否”上,就像城墙倒塌,城墙上的土又堆积回到了隍处。这就是“城复于隍”的道理。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这里指出:“城墙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说明形势已经向错乱不利的方面转化,其前景是不大美妙的。
象辞意思是:城墙倒塌在城壕里,说明泰卦发展到上六爻已由治转为乱了。
到了上六,泰卦走到了顶点,也就是说走到了物极必反的地步。九三爻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爻辞,说明了阴阳循环、盛衰往复的事物变化规律。这里又有一个“复”字,与九三的“复”意思相同。“城复于隍”便是说,城墙倒塌了,填满了壕沟。古人建城墙时是就地取土,城墙建好了,城墙外面便形成了一道很深的壕沟,壕沟里注入水,便成了护城河,这是一举两得,一次劳动,给城市建造出两重防御系统。城墙出自于壕沟,现在又回到了原位,喻示着事物鼎盛之极后,又回到了衰落状态中。同时也喻示着毁坏来自于内部,即城中之人推倒了城墙。“勿用师”则是告诫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不宜采取武力行动。因为事物的盛衰是人无法控制的,但只要适时而行,就可免除灾难。在走向衰落时动用武力,大搞征伐,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那该怎么办呢?只能“自邑告命”,就是说在城里宣布自己的命令,什么命令?自然是维护和平统一的命令了。也就是说要加强内部的团结,维持和平的状态,让衰落来得缓慢些。但最终还是“贞吝”,即最终守正道也会有忧吝的事发生,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好比李隆基正与杨贵妃花前月下时,李白则从牡丹根部的发霉暗示了盛唐已开始走入衰败状态。
【故事】唐代藩镇割据,终于在唐玄宗的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震惊全国。
安禄山本为胡人,史称他“忮忍多智,善亿测人语”,得到张守圭的重用,做上了幽州节度副使。御史中丞张利贞来河北时,安禄山百般谀媚,用重金收买张利贞及左右。张回京后,大肆吹嘘安禄山,使安禄山成为平卢、范阳两军节度使,兼河北采访。
在有了割据势力后,安禄山打着声讨杨国忠的幌子,与史思明一道发动了叛乱。安史大军号称二十万人马,不久就攻陷了洛阳。
唐王朝马上采取对策,派兵据守要害,以荣王李琬为元帅,哥舒翰为副元帅,率二十余万人镇守潼关,挡住了安禄山的去路。一连许多天,安禄山都处于忧虑之中,不知到底该怎么办。
然而,这时的哥舒翰犯了一个大错误。天宝十五年六月八日,哥舒翰率兵离开潼关,进兵企图一举歼灭安禄山的部队。安禄山的军队以逸待劳,哥舒翰的大军竟被叛军将领崔乾祐打得大败,失掉了潼关。使本来有希望很快消灭的安史之乱,成了气候。
在这之前,有人曾劝哥舒翰说:“潼关地势险要,利在守险,而不利进攻,若能坚守潼关,安禄山就成不了气候。”可是,哥舒翰没有认真听进去,加上杨国忠借皇帝的力量,威逼哥舒翰进剿,终于造成战略上的大失误。
结果安禄山的叛乱,使唐朝的盛世发展到了“路有冻死骨”的状态中。
上六的人生启示
适时而动是明智的选择,古人认为兴衰皆由命的思想也是存在片面的。其实在鼎盛时期只要励精图治治理天下,鼎盛的终点应该是可以无限期延长的。
搬来我的小板凳,易经讲的很好,我非常喜欢听,点赞点赞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