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281:晋卦—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易经281:晋卦—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00:00
04:22

晋卦第六爻,爻辞: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维:是语气词。邑:是属邑、附属的小国。
本爻辞的意思是:再前进,就钻进牛角尖里去了。有所作为,也只能用来讨伐自己属地上的叛乱,虽然有危险,但是会吉祥而不犯错误。要想坚持纯贞正道,却不容易。上九阳爻,却处阴位,不正不中。位极高,再无升进之余地;阳光极亮,就有属邑叛乱之事发生了。即使平定了叛乱,也不光明正大,也是耻辱的。

上九爻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震)相叠,坤为地,为顺;震为雷,为动。雷依时出,预示大地回春。因顺而动,和乐之源。

从卦象上看,上九爻属于阳爻居于柔位,失位。上九位于全卦的终位,喻指已经晋升或发展到了最高端,已经前无去路。这时可以来安定内部,如果不采取行动,则会有困难。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这里指出:“征伐属国”,说明前进繁盛已经达到了顶点,再也难以发展光大了。

晋升到了极点,反而失去了权力。古代晋升与现在有所不同。现在一般来说是越升越大,越来越有权力。可是古代升到最上面便成了太上皇,所以名誉上是最重要的人物,连皇上都怕三分,可是实际上却没有了实权。这位上九是一个追求功名的人,所以他要想继续提高自己的荣誉,只能去征讨一些小国家了。由于上九处于穷途末路,很快便会被众阴排挤掉,所以一味坚守正道就会有忧吝的事发生。

【故事】唐武宗李炎是唐朝第十六代皇帝。经过安史之乱,战乱频发,宦官扰乱宫廷,藩镇割据四方,朋党在政界长期倾轧,唐朝渐渐露出日暮途穷的衰败景象。

唐武宗信用宰相李德裕,首先把斗争矛头指向骄横跋扈的藩镇。泽潞镇节度使刘从谏病死,他的侄儿刘稹秘不发丧,奏称:“从谏病重,请皇上任命刘稹子袭父职”。

唐武宗接到奏章,立即召请宰相:李德裕、李绅、李让夷前来商议如何对付。李绅、李让夷表示,不如就让刘稹暂时代理节度使。

李德裕独持异议,坚决反对。唐武宗也同意,于是派人告诉刘从谏,叫从谏到东都洛阳治病,刘稹进京城,另加官爵。此时,刘稹已为刘从谏发丧,拒不接受诏令。

唐武宗按李德裕的计策,命令五路节度使合攻泽潞镇。第二年,刘稹兵败,他为部下所杀,泽潞镇的叛乱被平定了。

当时唐朝的财力、军力比以前更为薄弱,平定泽潞一镇,已使唐武宗耗尽国库。平叛过程中,堂堂皇上不得不采取“以毒攻毒”之计,对听命招讨的藩镇裂土加封、加官晋爵。各藩镇在战乱中各取所需,渔人得利,更加拥兵自大,虎视眈眈地盯视着江河日下的唐王朝。

上九人生启示

上六爻象,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平乱得胜,不过像垂死者脸上的回光返照。前门进虎,后门进狼,到头来自己成了狼的口粮——这是对末代王朝统治者的生动写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康音主播

    主播演播的太精彩,我非常喜欢,百听不厌,每天都有连继收听了,点赞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