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体验》:大江健三郎半自传体小说,广岛灾难后日本人的精神重建

《个人的体验》:大江健三郎半自传体小说,广岛灾难后日本人的精神重建

00:00
25:48

大江健三郎半自传体小说,广岛灾难、人生重创后的精神重建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个人的体验》是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于1964年发表的小说作品。他以遭受原子弹袭击十余年后的广岛为背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这个荒诞而动人的故事:一位25岁的日本战后青年知识分子,在得知妻子生下的儿子具有先天性脑疝之后,沉沦于性与酒精来逃避现实,并最终幡然醒悟,承担起责任、重新面对人生。大江健三郎将这个故事视为社会剧变对个人命运影响的隐喻,借此反思战争及战后日本社会精神危机等问题,这部小说也被视为日本战后原爆文学和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如何看待小说主人公鸟?


鸟是一名个性自由散漫的英语老师,一直梦想去非洲探险,视婚姻为枷锁;面对孩子的到来,既没有初为人父的喜悦,也没有做父亲的责任和担当。在小说中,鸟对待残疾孩子的内心转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麻木与荒诞感,冷漠地对待生命垂危的婴儿,尝试各种方式让婴儿衰弱而死,到寄托于与旧情人的性欲放纵,企图逃避现实和自我欺骗;最后意识到作为父亲的责任感,并决定带孩子去做手术。通过直面与孩子的生活现实,鸟发现了自己的存在与他人存在的关系,在责任的感召下成为了一个积极行动的人。也正是借由这种确认,鸟重新发现了自己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位置,他不再寄望于遥远的非洲,而是决心留在日本,成为一名导游。在这个意义上,鸟的觉醒可以说是大江健三郎思考战后日本精神重建、找回人道主义精神的一则寓言。


《个人的体验》与战后日本的存在主义思潮有怎样的关联?


二战后的日本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经济开始高速发展,但战争对整体社会的破坏性影响依旧持续着,战败的恐慌更使日本人陷入了仰危机,苦于生的意义、人类存在的意义。就在此时,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让-保罗·萨特的思想传入日本,引发了一股存在主义的热潮。萨特认为,人拥有绝对的自由选择和自由意志,也应当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他强调文学的使命在于揭示社会现实、并承担起社会责任。这一时期,日本诞生了大批有着浓厚存在主义色彩的文艺作品,其中以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的成就最为突出。


在东京大学攻读法国文学期间,大江就买下了《萨特全集》,阅读和研究萨特的作品。受到萨特的启发,大江将自身的思考与战后现实社会的动向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到反对安保条约、呼吁和平的示威活动中,也把存在主义带入了日本文学,介入社会现实,追问战争的遗留问题。他说:“作为作家,所谓行使想象力,并不是完成一个梦幻。相反,这种想象力根植于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关乎日本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关乎重重包围着这一切,并不容分说地侵蚀而入的那个世界的所有现实。”在《个人的体验》中,可以鲜明地看到这一时期的大江是如何将对战后日本社会问题的思考,嵌入对主人公鸟的个人命运与转变的书写。


如何看待小说与大江健三郎个人经历的呼应?


《个人的体验》具有极强的自传性质。小说发表于1964年,当时的大江健三郎不到三十岁,和妻子一起抚养着一个残障儿子。大江的长子光出生时,头盖骨闭合不全,脑部长了一个肉瘤,有严重的残疾,虽然历经多次手术抢救后勉强活了下来,但有严重的智力和语言发展障碍,生活也无法自理。光的出生,可以说是大江人生中遇到的最大危机,他也曾一度陷入绝望,甚至曾试图跳河自尽,也萌生过希望孩子死去、彼此都获得解脱的想法。


最终,大江健三郎作出了与孩子共生的决定;但是,这其中的内心过程,可以说是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挣扎。他把亲身经历与写作融合在了一起,小说在书写主人公“鸟”在责任与良知问题上的选择与挣扎,也是大江回顾这段经历、正视自己内心的方式,。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广岛之行是帮助大江获得勇气的一个重要因素。大江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对战争和核武器问题一直持否定态度,也身体力行地多次走访广岛,探望遭受核爆袭击的幸存者们。他把从幸存者身上看到的人性之光,注入到小说的人物身上。


和小说人物一样,大江不仅找到了应对现实的方法,同时也在自己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这部小说开始,残障人群的生存境况成为大江文学的重要主题,儿子光也成为他笔下许多重要人物的原型,。几十年来,大江全身心地照料光的生活,有意识地在音乐方面引导和栽培他,送他去学钢琴和作曲。如今,大江光已是日本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大江健三郎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与成就是怎样的?


1994年,大江成为继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他的文学风格完全不同于以川端为代表的传统日本文学,而是深受西方现代文学、尤其是意识流小说手法的影响,有大量的心理描写,深入人物的潜意识世界,常常出现怪诞而有心理投射意涵的意象、象征和隐喻,呈现出真实、压抑甚至残酷的社会现实,也常代表那些边缘化的群体发声,比如贫穷的底层人物、身体残障者、灾难的幸存者等,以此表达对个人意志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以天皇制为中心的文化的反叛。在现实中,大江也多次表达对天皇制文化的质疑与批判,甚至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大江为了表达对天皇制的不满,拒绝了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勋章。


书名:《个人的体验》

作者:[日] 大江健三郎

撰稿人:周欣祺(诗人,译者,兼职编辑)

编辑:枫窗

主播:石头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涵  王雨

总编辑:宋晨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