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篇(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父母篇(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00:00
07:36
/正文/

先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吧。其实我自己也好,我父亲对我也罢,或者我今天对我的孩子,我们都把诚实这个品德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我小时候,我父亲也不懂得什么太高深的教育理念,他就明白一些很简单的东西,要让我做个好人,不许我变成坏人。而父亲心目中好人的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诚实,不许说谎”。
最开始的诚实其实很简单,“做错事虽然会被惩罚,但有可能被原谅。撒谎则是不可原谅的,因为那是主动地、有意识地欺骗!”
诚实的孩子可能在小时候看起来不够精明,憨憨的,或者笨笨的,但他长大以后会拥有非常卓越的人格特质。
比如说,不夸张、不言过其实;同时也不缩小、也不轻描淡写;实事求是、如实客观,不以个人的情绪、好恶左右自己的判断、观点;有自己的看法,有主见,不做墙头草,不以他人、环境的因素而随意地转换自己的立场与好恶;追求真理、有穷尽真理之勇气……
我相信,这些诚实外延出的高级人格特质,应该是每个家长自己都孜孜以求的品格吧!
但它必须在孩子小的时候,由“诚实、不说谎”开始做起。
撒谎则恰恰相反,一则它能让人逃避责任与惩罚,日后形成没有责任感、无担当、没有骨气等恶劣品行;二是通过撒谎能不当得利,这个就更麻烦了,日后会形成高谈阔论、投机取巧、见风使舵乃至其他更不端的品行,如偷盗挪用、贪污受贿等。如果父母看得够长远,他就知道,诚实几乎可以说是所有优良品行的根基,而撒谎则是所有恶劣行径的起点了。
这也是农村里常说的“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了。
我把“诚实、不撒谎”的这个品德放得这么远,给你讲得这么透了,大家还会轻描淡写地处理孩子闯祸撒谎的事情吗?还会认为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吗?或者说你孩子闯祸了,背后要警惕的到底是什么了?
而人在不够重视的情况之下,就不会主动去琢磨。于是孩子只要轻易的说不是他干的,很多父母就相信了。还美名其曰“这是对孩子的信任”,甚至把“要信任孩子”凌驾于对孩子的品行的塑造上。
父母是要信任孩子,但不是盲目地相信,不是不由分说、不加选择、不加分辨地相信啊!而这就是A的孩子为何会撒谎的根源了,因为在父母那里孩子总能得逞。
上文我虽然我把她家的原因分成三点来分析,但这其实是一个东西。
因为在思想上没有重视到位,所以A对孩子平时的行为自然就警觉性不够,自然会轻易地、盲目地相信儿子的谎言,并不追根究底。所以,A的孩子就有空子可钻,撒谎就能屡屡得逞;
A父母在纠正孩子这个品性的问题上,没有费尽心思地去琢磨,也因此,就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对付他并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父母和孩子关于撒谎这个行为的博弈,就成为了亲子关系上无解的老鼠圈了,一直在里面追逐,却从来没有解决过。很多父母都会口口声声地对我说,他们很重视孩子的这些品德培养,在家也一直都是这么教的,何况他们自认为都是相当诚实的人。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是这样。
确实很多父母自己本身是老实巴交的,诚实的甚至是廉洁奉公的,但为何孩子会不诚实呢?
一、如果问问你自己,可能心底深处,并不认可自己的这种品质。自己这个老实巴交、廉洁奉公,不是多么值得骄傲的品质吧?甚至很多父母反而觉得自己就是笨、老实人吃亏,认为老实巴交的自己没有能力,不灵活,不会为人处世。
所以,如果父母对自己是这样认知的话,那他显然也不会把诚实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品德灌输给孩子了。这也是很多父母自己在社会上有地位、有成就,但孩子最终不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有些人的问题却会是对追究真相的畏惧。比如父母A中的爸爸,心底经常有一个声音在说“问那么清楚干嘛”,他在生活中是相当回避冲突交锋的。所以很多时候,他发现别人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时,只要对方抵死不承认,他就会放弃追问到底。他一直告诉自己,这叫吃亏是福。是给对方面子,也是给自己面子。他一直把这样的信条当作处世哲学!当然作为一个体制内的人,确实让他做到不得罪人,貌似是他护身符一样。
所以,恰恰在他儿子撒谎这件事情上,不深究、纵容的那个人恰恰是他自己。
当然光检视到这里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朝这个方向追问下去,那为何会形成这样的一个处世哲学?自己内心的这个声音是怎么来的?到底在过去的哪些重大事件上,自己做出了如此的行为?这个行为底下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空白,是他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的部分。
这部分是他们家能不能走出这个老鼠圈的根本。总之,对于孩子永远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孩子得琢磨,得教!
“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的责任父母是跑不掉的!
这里提醒一下:我们这里探讨的是一个常年说谎成性的孩子,到底怎么寻找原因教回来,但如果是那种第一次说谎或比较幼年时无意识而为的行为,为防止父母反应过度,处理的方式又有一些不一样,具体可参考《小玲育儿》的内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主播信息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