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名词解释
4.1.1生物进化:生物的某一种群在一定历史时期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形成的遗传变异的积累和表型特征的改变。
4.1.2化学演化期:无机与有机分子聚合形成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甚至到生物多分子体系,但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生命,这一时期被称为化学演化期或前生物期。
4.1.3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实质上是自然环境导致生物出现生存和繁殖能力的差别一些生物生存下去,另一些生物被淘认。自然选择的理论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它解释了生物进化的机理。
4.1.4达尔文主义: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基本含义:(1)现代所有的生物都是从过去的生物进化而来的;(2)自然选择是生物适应环境而进化的原因。(17年简答1)
4.1.5基因库:是一种生物群体全部遗传基因的集合,它决定了下一代的遗传性状。
4.1.6种群:是措生活在同一地点,在一定时间,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同一物种的群体。
4.1.7地理隔离:达尔文将某些地理障碍如大的山脉、峡谷、海洋等把生物相互隔开称为地理隔离
4.1.8生殖隔离:即不同小种群间的个体不能彼此交配或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标志了它们已经成为不同的物种。
4.1.9异地物种形成: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形成新种的方式称为异地物种形成。
4.1.10综合进化论:由于交配繁殖引起基因分离和重组,种群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___定的基因库。进化体现在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这就决定了进化改变的是整个群体,而不仅仅是个体。
4.1.11中性学说: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认为。每一种生物大分子都有一定的进化速率,大量经常发生的中性突变,它们既无利也无害,中性突变的漂移固定即导致生物形态和生理上出现差异以后,自然选择才可以发挥作用。因此中性突变的漂移固定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4.1.12基因型频率:群体遗传学将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定义为基因型频率。全部基因型频率的总和等于1。
4.1.13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内,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理想条件下,世代相传保持不变,由英国数学家HardyG.H和德国医学家Weiberg.W于1908年提出。
4.1.14遗传漂变: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也称为随机遗传漂变。
15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落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环境是对于某一个对象的相对概念。
16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的科学称为生态学。
17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众多生物群落加上非生物环境成分(温度湿度土壤等),构成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体现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根据其物质和能量交换分为开放生态系统(与外界能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换)、封闭生态系统(与外界能进行能量交换,不能进行物质交换)、隔离生态系统(与外界不能进行能量与物质变换)。(2020年名词解释6)
18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总体。其范围为海平面以上10km,海平面以下12km。其间最活跃的是生物。地球上总的生物产量中。植被99%。
4.1.19生态因子: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一般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非生物包括温度、湿度、风、日照等理化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同种或异种的生物个体。
4.1.20种群密度:种群的大小是指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多少,单位面积或体积中个体的数量称为种群密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2化学演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