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养子使作善(二)

第十三讲 养子使作善(二)

00:00
24:3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他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孩子不做不得,做了才得到。

育人为本,育人是教育的根本,育就是要行,就是使作善。

心灵成长有四个小秘密:
眼见、耳闻、身行、意思。
眼见和耳闻是上所施下所效和顺其善而教;身行,是身体力行,意思是用大脑去思考判断。
孩子在做的过程中身体在作判断,习惯的养成就是力行、感受,就在这样的反复中不断入心。

教育的常见误区:
第一,喜欢说教,重理不重行。
第二,急于求成,忽视孩子成长规律。
第三,父母太勤劳,孩子无善可作。
第四,父母善恶不分,使作恶。

如何运用“使作善”教育孩子?
第一,要多行、不宜多讲。讲十遍不如做一遍。
第二,要慢、不要快。教习惯不用着急,一旦学会终身受益。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第三,要鼓励、不要指责。做教育要在鼓励中等待,在等待中鼓励,给他希望、给他信心、给他方法、给他祝福,让孩子有个奔头。

要使做哪些善呢?
第一,《弟子规》一共七章,“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拿来使作善。《弟子规》本身就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第二,六德:“孝,诚敬,利他,感恩,勤俭,爱国”,这些要变成生活,否则孩子不懂。

孩子教育和大人教育有哪些差别?
大人是先明理再去做,做久了变成习惯。所以大人教育第一步是明理,第二步是力行。
孩子教育是力行、习惯,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的再明理,而不是一开始就讲道理。
大人偏重于知行,小孩子偏重于行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