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期刊发表10万人研究:这个点前吃早餐,糖尿病风险降低59%

医学期刊发表10万人研究:这个点前吃早餐,糖尿病风险降低59%

00:00
04:47

60岁的刘先生被家里亲戚的事情,弄得有些胆战心惊。原来,亲戚患上了糖尿病,晕倒在家中,被紧急送到医院注射胰岛素。之后,还需要住院、调血糖。家里人跑前跑后,忙得团团转。

刘先生自己心里知道,他的血糖问题估计也不小。因为在好几年前的单位体检中,刘先生就戴上了“糖尿病前期”的帽子,血糖值徘徊在危险红线上。真要去医院检查的话,可能自己也是“糖友”呢!这回一看到了自己身边的实际案例,刘先生也有点害怕了。

看着从医院内分泌科调完血糖回来的亲戚,每天控制主食分量,绝不敢碰稀饭、稀粥这种高升糖的食物。刘先生心里也在盘算着,自己最好是不是也少吃主食,来控制一下血糖。

说干就干!刘先生先是开始适当减少主食量,还用鱼肉、牛肉等肉类、蔬菜瓜果等食物来代替主食。吃了一个多月之后,刘先生的体重下降,人的精气神却不减。

到亲戚家借用了一下血糖仪之后,刘先生惊喜的发现自己的血糖值偏低。此时的他,还满心欢喜,觉得自己的法子颇见成效。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先生为了把血糖值降得更低,便开始变本加厉了。他觉得家里人早餐吃稀粥,升血糖升得太快了,自己又懒得一大早只啃黄瓜、苹果等蔬果。实在肚子饿的话,他便把吃午餐的时间给提前了,略过早饭。

这种有时不吃早饭、或者太晚吃早饭的习惯,打破了刘先生的三餐规律。他开始饱一顿、饥一顿。胃便开始给他甩脸子了,偶尔出现胃痛、胃酸的症状。

之前,刘先生还只是适当减少了主食量。现在的他,为了把血糖降到最低,开始彻底不摄入碳水化合物之后,刘先生还慢慢出现了头晕眼花、口渴等情况。

坚持了几个月之后,此时的刘先生体重更轻了,却不复之前的精气神。而且人还出现了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走路虚浮的情况。

有一天,他也感觉脑子发晕,吓得家里人赶紧把他送进医院检查。一切的异常表现都得到了解答...原来,刘先生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并发症。幸亏家里人发现得及时,不然后果很严重!

最新研究:提前吃早饭,患糖尿病风险下降

今年6月,英国《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如果把吃早饭的时间提前一点的话,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有可能下降。

这一项研究涉及10万名受试者,平均年龄均超过40岁。研究人员花了2年的时间,分析了他们的进餐时间和I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结果令人意外...

原来,9点钟之后才吃早饭的人群比8点钟之前就吃完早餐的人,II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上升了整整59%!

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异呢?科学原理是什么呢?

其实,合理的进餐时间本就能促进血糖稳定。早餐吃得太晚的话,容易延长我们身体新陈代谢的时间。长此以往,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不利于稳定血糖。

而且,早餐与午餐之间的最佳间隔时间在4-6小时左右。太晚吃早饭的话,也容易影响午餐进食时间。

所以,建议大家提前安排好一日三餐的时间,合理的就餐时间更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不爱吃早饭、太晚吃早餐的人群呢,提前一点吃早饭的时间,比如早餐7-8点左右,最迟不要超过8点半,比较符合我们身体的生物节律。

主食吃太多、太少,都会减寿!

《柳叶刀》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文章里的研究指出: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多或太少,都容易导致减寿。

另外,碳水化合物也是我们人体需要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不吃主食、或者吃得过少的话,容易导致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引发低血糖。

而且,碳水化合物也会影响人体大脑中5-羟色胺的含量。长期不吃主食、吃得过少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情绪暴躁、焦虑、易怒等表现。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长期不吃碳水化合物或者吃的过少,还容易影响月经周期。

可是吃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减少了优质蛋白的摄入量的话,也容易出现体力下降、脱发、身体无力等营养不良的表现,也不利于长寿。

Dr.X说

主食要按时吃、粗粮、细粮搭配着来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