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学期已经开启,与之伴随的“学生心理测试”项目也启动了。
检索新闻报道可知,全国不少地方明确了开学后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的工作安排。比如,江苏盐城、广西玉林等地都要求开学后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四川成都市教育局也联合市卫健委明确秋季学期全员心理监测总体安排,分批分段科学安排秋季开学心理测评。
一般而言,学生只需登录各地“学生教育安全平台”,做完心理测试题,就可完成心理测试。可是,作为一名学生的家长,我却发现一些地方的“学生心理测评”成了“家长心理测评”,让心理监测工作变了味儿。
一些家长担心让孩子参加心理测评影响了学习的时间,就“主动代劳”,打开链接的是家长,打开平台的是家长,接受测评的是家长,最终截图上传家校群的也是家长。所谓的“学生心理测评”,结果学生反而没有参加。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家长在接受测评时,会“故意造假”,也就是说明明知道孩子在某个心理测评题目中的答案可能存在问题,却填写了没有问题的选项。在与一些家长的交流中,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和焦虑:如实填写是不是会影响孩子?
实施新学期“学生心理测评”,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及时预防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负面影响,减少心理危机对于中小学生的潜在危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有数据显示,眼下的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在走高,其潜在危害不仅是影响学习的问题,还可能导致生命的流逝。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的心理情况,才能及时干预、有针对性地引导,从而让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长、成才。
2023年5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我国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要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要达到60%。
在此大背景下,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学生心理测评”的重大意义。参加测评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还是需要让孩子“自己测评一下自己”,这点时间不至于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填写真实的答案”,而不能造假。
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家长需要真实的信息,学校也同样需要,如此才能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让阳光照进学生心灵。
而作为学校,也需要与家长多沟通,达成共识,消除家长的担忧。在测评监督方面,除传统的“网络打卡”“截图证明”外,学校也可抽样验证是不是“家长代劳”的,确保测评结果真实有效。
总之,学生心理测评很重要,家长就别越俎代庖地“帮忙”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