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鬼神的态度,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这种思想对中国有何影响?

对鬼神的态度,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这种思想对中国有何影响?

00:00
03:05

 对鬼神的态度,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这种思想对中国有何影响?

在世界各个文明中,鬼神总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鬼神之说代表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很多文明都有完整的鬼神传说体系。而在中国,鬼神之说也是由来已久。那么,鬼神到底是什么?鬼神真的存在吗?

亲爱的小耳朵们,大家好,我是西海阿薇,一位喜欢国学文化小知识的原创主播,今天“孔子有闻”继续和您聊聊孔子的事。

在很多中国人的眼中,“鬼”就是生活在地狱中邪恶的代表,而“神”则是生活在天上,光明正义的象征,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鬼神传说故事的影响,实则不然,在我国传统思想中,鬼神之说的涵义是十分深广的。  中国殷商时代的鬼文化非常发达,人们相信人死了之后会变成鬼,飞到天上,关注并保佑他们在世的子孙。天地之间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人的命运都是由神掌控的,鬼神可以给世间的人带来好处,也能带来灾祸。因此商代的巫文化非常发达。到周朝之后,鬼文化不再像商朝那么感性。虽然理性了许多,但人们仍然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并继承沿袭了商朝的许多祭祀制度,希望能从鬼神那里祈福。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孔子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说法。  孔子认为鬼神与天命一样,是存在的,但不是一个可以追问与讨论的问题,而企图通过祭祀从鬼神那里得到好处也是不可能的。  孔子提出,人对于鬼神的真正敬畏与侍奉,是按照上天赋予人的德行,尽到自己的本分与责任。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祭祀与己无关的别人家的鬼,是一种谄媚。有人向他请教鬼神的问题,他以“未知生,焉知死”回避这个问题,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从这些言语可以看出,孔子反对人们用功利的心态去祭祀鬼神,认为对鬼神只要心存敬意就行了,不要过分深究。他主张通过对鬼神的敬畏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德行,并将精神集中在自己的心灵,注重内在精神生活,过好现实生活。他在《论语》中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谨慎对待丧事,怀念自己的先祖,人民的德行自然便回归淳朴了。可见,孔子将祭祀归为社会教化的一部分。  与“敬鬼神而远之”相照应,孔子又提出了“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天地之心也”的看法。孔子这种“人本主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好啦,小耳朵们,“孔子有闻”今天就聊到这里,西海阿薇感谢您的聆听,您的喜欢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如果您喜欢请点赞、订阅吧,明天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