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越大,感情越深?明明是核武器的受害者,为何日本在拥核问题上却始终蠢蠢欲动?

伤害越大,感情越深?明明是核武器的受害者,为何日本在拥核问题上却始终蠢蠢欲动?

00:00
12:53

日本,一个作法自毙的国家。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美国将一枚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到了日本第二大工业城市广岛上空。霎时间,这座繁华的城市几乎瞬间被夷为平地,数十万人非死即伤,而且紧随炽烈火光之后的,是恐怖的黑雨,一时间广岛成为真正的人间炼狱。

然而,即便是如此毁天灭地的恐怖大杀器,也没能改变日本法西斯企图负隅顽抗的决心。相反,心存侥幸的它们一方面谎称广岛遭遇陨石袭击,另一方面则继续叫嚣“本土决战”,誓要为裕仁天皇杀身成仁。

于是在日本法西斯拒绝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美国在8月9日上午将名为“胖子”的原子弹扔给了长崎,再度当场造成了数万人死伤。

随后,美国高调宣布,千里来访,别的礼物没有,只能原子弹管够。与此同时苏联红军也风卷残云,将所谓“皇军之花”消灭殆尽。于是,罪大恶极的裕仁天皇为了自己的小命儿,终于作出了无条件投降的决定,旷日持久且极端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告终。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一跃成为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核武器研制也突飞猛进。随着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第1颗原子弹,美苏之间形成了恐怖的核制衡。

因为核武器毁天灭地的恐怖威力,使得拥核国家虽然有着更加登峰造极的野心,却不得不因深深的忌惮而无所作为。毕竟除了同归于尽的必然结局,因为核武器本质上是少数国家的专利,所以一旦使用,尤其是对无核国家使用,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是真正“杀敌1000,自损12000”的作法自毙。

于是,随着苏联的成功拥核,核武器不再是扔向敌人头顶的利器,而是恐吓对手,比如核讹诈以达到外交目的的惯用伎俩,这也导致了日本成为被核武器打击的唯一,“-2”是日本核武器数量的终极定义。

但尝过了核武器“轻抚”的苦涩,受过了被美国核武器降维打击的侮辱,日本却开始怀念并爱上了“与核共舞”的感觉。

这是比“斯德哥尔摩症”更匪夷所思的操作,要知道,自从两颗美国原子弹在日本的天空绽放出璀璨的蘑菇云,日本就始终没能走出阴影。

尽管战后的日本,紧密团结在以新任太上皇麦克阿瑟同志为核心的殖民中央周围,坚决奉行“美国让往东我不往西,让我当狗我不敢做鸡”的政策,成为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但跪着的日本仍然坚持了“核平受害者”的身份,对美国以核弹轰炸日本“无辜群众”的行为表达了敢怒不敢言的痛恨,广岛和长崎两个日本城市更是每年举行纪念活动,坚持以受害者的身份控诉美军的罪行,并希望这样的“悲剧”再也不会发生。

然而,当年的核轰炸幸存者还未死绝,日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改弦更张”,坚持要从所谓的受害者蜕变为加害者。

事实上早在1957年,日本人政府就声称为了自卫不会排除拥核。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吉田茂虽然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宣布“无核三原则”,即“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私下里却称这些原则都是胡闹,对核武器从来没有真正的敬畏之心。

长期以来,日本处处与核武器受害国自居,对外一再叫嚣“全面销毁核武器”,但对于率先拥核的美国爸爸,却总是习惯性视而不见,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驰名双标。

日本之所以说一套做一套,除了表里不一的民族特性,直接原因在于日本出于忽悠民众的需要坚决反对核扩散,但对外却享受着美国的核保护伞。

在静夜史看来,作为核武器受害者的日本之所以急于“拥核”,民族的劣根性只是基础,缺失的安全感才是日本不断突破底线的根本原因。

对于今天的日本而言,火山和地震早已司空见惯,海啸和台风更是习以为常,虽然岛国之上山地广布平原狭小,但自然条件的恶劣只能让日本焦虑,不能让日本胆战心惊。

说白了,因为地理环境的极端恶劣,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侵略朝鲜半岛,并在东亚大陆建立殖民地的勃勃野心。但当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回原形,赶回老家,日本的生存环境也不是不能住人,相反还总是能积蓄起卷土重来的强大力量。

作为名副其实的岛国,日本虽然与东亚大陆一衣带水,陆上交通极不便利。但也正因为海洋的阻隔,使得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漫长时期,海洋成为日本的屏障,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弥补了日本粮食产量的不足,给日本带来了自给自足的安全感。

但随着15世纪“大航海”时代恢宏启幕,西方列强纷至沓来,海洋再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在小农经济时代除了耕地其余概不关心的东亚大国,在被西方列强无情地拖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后,也有了更强的海权意识,昔日日本肆意侵略东亚大陆的情况一去不返。

更重要的是,作为“噬土成性”的大国,沙俄自1480年挣脱了金帐汗国统治自立门户以来,就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扩张之路,领土更是在400多年时间里猛增400多倍,成为地跨亚欧美三大洲的大帝国。

而在沙俄的扩张过程中,与日本进行的北太平洋岛屿之争也水火不容。

所以大航海时代以来,西北太平洋不再是日本肆意横行的舞台,中俄两大国对日本形成的压力与日俱增。

虽然由于沙俄自北向南的地理优势以及捷足先登的条件,日本在千岛群岛之争中长期被动,不得不向南进攻,利用中国在近代的积贫积弱趁势而动。特别是1868年“明治维新”后加入侵略中国的阵营,浑水摸鱼得到了海量的金银。

但随着中国在逆境中的伟大复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日本的恐惧与日俱增:

首先,自古以来,尤其是近代,日本对中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虽然自古以来身在“中华文化圈”,但日本却从“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深得西方列强的强盗逻辑精髓。因此,在深知自己罪孽深重的情况下,日本最害怕的就是“君子报仇,百年不晚”。

其次,由于新中国的成立,日本对南京国民政府,尤其是居高临下的主人姿态不复存在。而当新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当然对需要“平视”甚至“仰视”的新中国怨念颇深;

再次,二战结束后美苏争霸格局随即形成,对战后遗产的认定很多虎头蛇尾,尤其是琉球群岛问题。由于常凯申一再拒绝美国要求中国托管琉球群岛的好意,于是美国只能勉为其难地亲力亲为,并在新中国与西方国家势不两立的情况下在1972年将琉球的管理权交给了日本。

对于中国而言,琉球群岛问题不只是几千平方公里的岛屿,更有东海大陆架归属的“延伸”。更重要的是,作为美国所谓“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琉球群岛对中国进出太平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无论日本还是琉球群岛,都与中国的祖国统一问题紧密相关。由于纷繁芜杂的历史原因,宝岛的某些势力至今仍与日本拉扯不清,已经成为中国真正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巨大障碍。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中国的完全统一,除了要战胜美国,更需要面对日本。因为除了与岛内势力狼狈为奸的所谓“交情”,日本为了捍卫海峡这个所谓的“海上生命线”,必然也会拼尽全力。

所以,中日的结构性矛盾,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基本无解。而日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中国一旦重新统一并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日本将越来越无足轻重。尤其是从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后,经过十多年的突飞猛进,日本已经被甩得看不见踪影。

在实力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情况下,日本的焦虑当然如影随形。更尴尬的是,冷战结束以来,为了对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中俄组成了“背对背拥抱”的抱团取暖格局,在国际社会也越来越默契。

在后冷战时期国际格局重新洗牌的情况下,日本的处境可谓越来越尴尬。毕竟中俄勠力同心,日本感受到的就是南北夹击的苦痛,南千岛群岛争端和琉球群岛问题,将让日本首尾难顾、疲于奔命。

所以,日本对美国的依赖与日俱增,对美国的核武器更是有着强烈的热衷。毕竟只有核武器在手上而不是在头上,日本才能安心。这是日本政府一方面重申“无核三原则”,坚决反对核扩散,另一方面则宣称日本党派和国民可以讨论“核共享”问题的主要原因。

而“核共享”,作为冷战时期美国与北约盟国达成的核位置安排,以美国向北约盟国国土上部署核武器为具体操作方式。通过这样的“核共享”,无核国家也有了所谓的核威慑能力,这正是日本梦寐以求的。

虽然早已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更不是北约成员国,但日本和美国共享核武器成果的心情非常迫切。毕竟某种程度上说日本的核技术确实有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和美国“核共享”也是真正的锦上添花操作。

而美国也从来不介意日本国内外的舆论哗然,放置几个不会爆炸的核弹根本不会影响美国的核战略。

因此,没有美国的核保护伞,日本将会非常危险,毕竟所谓的中俄影响力已经让日本痛不欲生。

而对当前的日本而言,除了所谓的中俄,美国的威胁也如影随形。毕竟如果日本不接受美国的“保护”,甚至脱离美国的掌控,必然会更加被动。

所谓“孩子有危险时,爸爸是保护伞;孩子没有危险时,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美国70多年前能将原子弹扔在日本头顶,那么今天依然能够让日本痛不欲生。

因此,日本叫嚣拥核,不仅是国内死灰复燃的右翼分子妄图重现法西斯辉煌的幻梦。更是美国和日本在面对中俄等势力的深度绑定,毕竟当前的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美国需要盟友也就是小弟的明确表态,日本作为围堵中俄的跳板,自然首当其冲。

所以,日本叫嚣拥核,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国内外势力相互配合,不断裹挟的结果。而一旦日本的“梦想成真”,必然会遭遇比70多年前核轰炸更恐怖的打击。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