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扬州繁华以盐胜 朗读:亚祥

34.扬州繁华以盐胜 朗读:亚祥

00:00
09:07

       这句话,知晓的人不少,然而,知道说这句话的是谁,却并非人人皆知。

       此人大名黄钧宰,太草根了,名不见经传,区区市井间的一名普通士子。与康乾时期定居在扬州,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一言九鼎的大盐商,他们的言行主宰着扬州的荣禄沉浮。奇怪的是,对扬州的城市特征下定论的,不是他们。放言“扬州以园亭胜”的刘大观,不过是名失意官僚;定论“扬州繁华以盐盛”的黄钧宰,无名“白衣秀士”,却说出了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的话,让今天的人们感动不已。

       黄钧宰的平民身份,决定了历史典籍中没有关于他的记录,后世对他的了解,只能通过他自己撰写的文字。笔记《金壶七墨》,是黄钧宰传世的代表作,通过其中有关章节,能约略知晓这位清朝中后期文人的大致情况。

       黄钧宰,道光六年(1826)出生,淮安板闸人。家境一般,书香门第,“累世读书,科名相望”,上代人中不少取得过功名。祖辈有了功名,却厌倦仕途,这多少有点怪,怪诞的遗传基因不能不对黄钧宰产生影响。

       黄钧宰兄弟三人,他是“老巴子”,家庭的文化气息颇浓,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不料好景不长,他十三岁那年,父亲病故,家道中落。没有见到黄自述赶考功名的经历,乐观的估计,他至多是个秀才,两榜题名与他无缘。后来黄在上海奉贤县当教谕,一名正八品的小吏而已。

       虽为小吏,文章却写得虎虎有生气,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无一不涉及,纵横捭阖,侃侃而谈。黄钧宰命运多舛,连写的文章也跟着倒霉似的,接二连三遭受厄运。他的著作,第一次毁于咸丰兵燹;同治五年(1866)闹水灾,“再损于水”。黄心灰意懒,不愿强打精神,重拾旧稿,任其毁失于“蛛丝蠹网之间”。要不是朋友的劝说和代理,他的作品怕只能从人间蒸发了。《金壶七墨》付梓后,黄钧宰却说:“人世间事莫不如飘风浮云、镜光石火之过而不留,吾适然遇之,亦即适然书之,里巷妄琐之谈,何足以劳民示识者!”穷愁潦倒,无可奈何的心态,溢于言表。

      《金壶七墨》记录了自道光十四年(1834)至同治十二年(1873)的四十年间,作者“耳目闻见,可惊可愕之事”,写出了他生平“悲欢离合之遭”,文笔优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黄钧宰受经世致用学说的影响,文风犀利,内容广泛,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深层。以“盐商”一文为例,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直奔主题“扬州繁华以盐盛”。接着,从数据、现象到结论,条分缕析,阐述扬州盐商营造繁华扬州的生动故事。官商垄断经营的性质,创造出盐商一本万利的奇迹,1600多引的纲盐,只有十数家承办,价格的垄断优势,不言而喻。每引盐的“地区差价”和税课外的额外抽利,诱发盐价暴涨,贫民不得不“积日累旬坚忍淡食”。

       扬州的繁华建立在盐商的巧取豪夺之上,一边是穷奢极欲,一边是饥寒交迫,连生活必需品盐都买不起。盐商无论是蓄养戏班、还是叠石造园,侈靡奢华,视金钱如粪土。资金来源,无非是浮冒虚领,损人利己,出处都在一个“盐”字上。掩盖在繁华背后的不公,是导致盐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根源。扬州的盛世繁华,没有一处离得开盐,扬州繁华以盐盛,可谓一语中的!

   

       黄钧宰的高明,不仅在于对社会现象的陈述,而在于在陈述后面紧接着的告诫。盐商斗靡争艳的结果,“资本日绌,亏及公款”,“积习既深,外腴中瘠”,事情就不可收拾。黄钧宰的预言不幸被言中,富可敌国的盐商,很快风流云散,他们曾经在扬州创造出的辉煌,已成为后人追忆的陈迹。

      盐商经济给康乾时期的扬州带来空前繁荣,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毋庸否认的贡献。但是,盐商尔虞我诈、贪得无厌、穷奢极欲的生活态度,也给后世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在回忆扬州昔日繁荣的时候,牢记先哲对这一特殊地域人群鞭辟入里的剖析,去芜存菁,已属今人必须做的功课。

       黄钧宰直面人生,言之凿凿,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