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平凉劫盟的前奏

202. .平凉劫盟的前奏

00:00
26:11

通俗西藏史(二百零二)——平凉劫盟的前奏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说到奉天之围解除后,关中唐军对朱泚形成了碾压性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没有转化成胜势,即便唐德宗蹦高的催促,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就是拖延进军,不对长安展开围攻。

这种大眼瞪小眼的局势,持续了一百多天,王效锋老师在论文里将其戏称为“百日静坐战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皇帝与李怀光、李晟与李怀光、朔方军与其他勤王军队之间互不信任,任何一个小事情都可能被放大成严重的矛盾。

就在这种微妙的局面下,吐蕃作为一个外部因素被引进了乱局。

德宗面对李怀光屯兵咸阳,始终不肯进攻朱泚的局面。

被迫向外部求援,他派崔汉衡出使吐蕃请求发兵平叛。当时主政吐蕃的大臣已经换成了大相尚结赞,这位吐蕃大相也算是唐朝的老朋友了,建中四年(783年)的清水会盟就是由他主持完成的。

面对协助平叛的请求,尚结赞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前置条件。

他对崔汉衡说:“蕃法发兵,以主兵大臣为信;今制书无怀光署名,故不敢进。”

这意思就是说你拿来的制书上没有李怀光的签字,我们不能出兵。

火急火燎的德宗马上派陆贽拿着制书去找李怀光签字,遭到了他的拒绝。

李怀光说了三个理由:“如果攻克京城,吐蕃必然纵兵掳掠,谁能够制止他们?这是第一个害处。

之前颁布的敕旨规定,凡是召募士兵攻破城池者。每人奖赏钱一百缗,吐蕃发兵五万人,如果援引敕旨,要求奖五百万缗钱,到哪儿弄到?这是第二个害处;

吐蕃骑兵到来,必定不肯率先进军,而是按兵不动,保存实力,观望我方军队的形势,胜利了,便跟着瓜分功劳,失败了,便借机变乱,他们诡诈多端,不可亲近信任。这是第三个害处。”

事情就这么僵持住了,李怀光不肯签字,尚结赞也没让军队进发。


从李怀光的角度上说,他不同意吐蕃参与平叛很好理解。

他麾下的五万朔方军是关中唐军最大的“山头”,仅次于他的李晟只有一万多人,没有能力独自完成平叛。

李怀光当然想维持这种微妙的局势,逼朝廷做出更大的让步。

如果尚结赞真派五万大军开进关中,局面马上就会逆转,这显然对李怀光不利。

从吐蕃角度上说,他们可能真心不想蹚这滩浑水。

其实在德宗请求吐蕃协助平叛之前,唐朝官员已经有过一次向吐蕃求援的事情了。

我们之前说过,凤翔陇右节度使张镒提拔韦皋主政陇州(陕西陇县)。泾师之变爆发后,朱泚的爱将李楚琳袭杀张镒,夺了凤翔的控制权。韦皋则用计杀了朱泚的手下牛云光

他召集陇州将士立坛场盟誓说:“李楚琳残害本部节度使,既然他不能事奉上司,又怎能体恤部下?我们应该坚定一心去讨伐他!”

陇州位于凤翔的后方,韦皋的牵制也是李楚琳左右摇摆的原因之一。

在干掉了朱泚的手下之后,他就派使者去吐蕃求援。

史料里没有记载求援的结果,很显然吐蕃没答应。

没答应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一个是韦皋品级太低,这么大的事儿不能韦皋说话就出兵;

另外就是关中混乱对吐蕃是件好事儿,他们乐见其成,不想插手。

所以在朱泚叛军围攻奉天的四十多天里,吐蕃始终坐观其变,没有一点出手帮忙的迹象。


要知道,吐蕃军队屯住的原州离奉天并不远,直线距离只有二百多公里,沿途道路也烂熟于胸,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甚至可以这么说,只要吐蕃调集大军打出帮助德宗的旗号,就足以吓走兵力不过万余人的朱泚叛军。

但吐蕃就是毫无动静,直到关中局势已经明朗后,尚结赞才在兴元元年(784年)正月二十六日,请求出兵帮助收复京城。

这说明吐蕃对关中局势的变化了然于胸,他们既不想付出太大代价,又不想放弃摘桃子的机会。


正月二十八日,德宗派崔汉衡出使吐蕃,请求发兵援助。

于是尚结赞提了刚才那个前置条件,我们不能排除,吐蕃确实有这种规矩,只不过现在存的藏文史料,确实不能做这方面的支撑。

不好说尚结赞是不是担心与唐军将领产生摩擦,或者是他想谈个更好的价码。

因为之后,唐朝确实允诺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价码。

关于这个价码,我们放在后面仔细说。


德宗向吐蕃借兵的举动,将关中的僵局向坏的方向狠狠推了一把。

在得到吐蕃出兵的承诺后,德宗下诏亲领禁军开赴咸阳督战。

李怀光身边的人对他说:“今上此举,乃是汉高祖巡游云梦泽的翻版!”

李怀光听后大为恐惧,认为这是要夺取他的兵权。

汉高祖伪游云梦的典故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韩信干掉楚霸王项羽之后,获封楚王一时风光无两,但这兄弟实在没什么政治头脑。当上楚王之后,每次出行都大张旗鼓,依仗比肩于刘邦,更有甚者,他还收留了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眛

公元前201年十月,有人上书告发韩信造反。刘邦询问群臣的意见,有的将领说:“马上发兵,活埋了这小子!”

刘邦听后默然不语,他问计于陈平,便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陈平:“陛下的兵比得上楚王吗?”

刘邦:“比不上”。

陈平:“陛下的将领,有人比得上韩信吗?”

刘邦:“没有”。

陈平:“现在兵不如楚国,将不及韩信,却想兴兵攻楚国,这不是催促韩信起兵吗?”

刘邦愁眉不展地问:“那该怎么办?”

陈平笑了笑,说道:“古时天子巡视,要会见诸侯。陛下可效仿古人,装作巡游云梦泽,在陈县会见诸侯。陈县在楚国的西界,韩信听说天子出游,必定会亲自到郊外迎接拜谒陛下。在他拜谒的时侯,陛下乘机捉拿他,只需要一名力士就足够了。”

果不出陈平所料,韩信拎着钟离眜的脑袋到陈县拜见刘邦。刘邦一见到他,马上就让人把他捆了起来。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了韩信的反应:“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李怀光身边人的比喻挺恰当的,刘邦的兵不如韩信,李适的兵也不如李怀光;刘邦的将不如韩信;李适的将也不如李怀光;刘邦不信任韩信;李适也不信任李怀光。刘邦在干掉项羽后,夺了韩信的兵权,李怀光也一样担心干掉朱泚后,被李适夺了兵权。


就在此时,李晟的一个举动成了双方关系破裂的催化剂。

当时,鄜坊节度使李建徽、神策军将领杨惠元和李晟奉命与李怀光一起驻扎。

陆贽就上奏德宗说:“这样安排不妥,李怀光现统辖的朔方军,足够削平朱泚,但始终不肯进军,也许有别的原由。现在四支军队营垒相连,可四人在职务上却没有统属关系,早晚必生祸端。

李晟既然请求带军去别处驻扎,不如让李建徽、杨惠元的军队跟他合兵一处,以壮声势。”

德宗的回答是:“你的预料非常好。然而李晟的军队调动,必然引起李怀光的不满。如果再派李建徽、杨惠元移军东去,恐怕要生出一番言语,反而难以调停。姑且再等待十天吧。”

就在此时,李晟却矫昭自己行动了。

《旧唐书·李晟传》记载:“他碰到有宦官从军中路过,便称‘奉旨移驻渭桥’,于是列阵而去。”

德宗为了安抚李怀光,在兴元元年(784年)二月二十三日,加封其为太尉,并赐给丹书铁券。结果李怀光怒了,把铁券扔到地上说:“凡是怀疑臣子反叛,才赐给铁券,现赐给我,是叫我反叛。”

他这么说也是别有所指,建中二年(781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就曾收过丹书铁券,结果到年底就被逼的跳井了,逼死他的恰恰就是李怀光。

使臣回到奉天,向德宗汇报了李怀光的表现,李适感觉不妙,马上开始戒严,命令侍从暗中置办行装,等待离开奉天。

与此同时,李怀光派人在夜间突袭了李建徽、杨惠元的营帐,杨惠元被杀,李建徽单骑逃脱,二人的部众都被李怀光吞并,得手后,李怀光叫嚣道:“吾今与朱泚连和,车驾当远避!”《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六》

二十六日,德宗从奉天出走梁州(今四川汉中)。

德宗出走后,李怀光麾下的朔方军却开始军心动摇。首先是他派出拦截的三个将军故意拖延,目送李适进入了骆谷。

从这个记载上我们得知,李适从奉天到汉中穿越秦岭,走的是傥骆道。

其次就是李怀光下令对李晟发动攻击,结果“三令其众,众不应”。不但如此,手下将领还表示,“如果去和叛军作战,我们都愿意拼命,要是造反,我等宁死不从”。

李怀光知道大家不可勉强,便对他们说:“我们姑且在泾阳屯驻,将你们的妻子儿女从邠州(陕西彬州)接来,然后咱们一起到河中去。等到辎重充足了,再来收复长安,为时也不晚。东边各县都很富庶,军队出发后任凭你们掳掠。”

命令下达后,邠州留后张昕带着万余人及将士家属准备去泾阳。

韩游瑰暗中联系上了崔汉衡,当时吐蕃军队已经沿着陇山古道到达邠州附近。

张昕畏惧不敢率众离开,韩游瑰趁机杀了他,夺了邠州的控制权。

至此,韩游瑰屯驻在邠州、戴休颜屯驻在奉天、骆元光屯驻在昭应(陕西临潼)、尚可孤屯驻在蓝田,都接受李晟的节制,李晟军队的声势大振。

这时朱泚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旧唐书·朱泚传》记载,朱泚畏惧李怀光的兵势,给他写信以兄长之礼相待,约定‘削平关中,当割据山河,永为邻国。’

等到德宗出走,怀光的部下多有背叛,势力渐弱。朱泚的书信变成了诏书,以臣属之礼对他,并且要征调他的军队。《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六》

这把李怀光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但他也知道关中待不下去了,便大掠泾阳、三原、富平三地,所过之处鸡犬不留,然后经同州开往河中(今山西永济)。


李怀光走了以后,李晟成了关中最大的军头,手下有了两万多人的军队。按道理说,李晟应该是成为平定叛军的不二人选,他也拥有足够的实力,这一点从他只用十几天就收复了长安也能看得出来。但德宗选择偏偏是希望依托浑瑊的势力,甚至甘冒风险求助于吐蕃的援助,来收复长安,而不是将收复长安的重任完全交到李晟手中。[1]

这说明,德宗对李晟也不信任,尤其是李晟矫昭屯住东渭桥的举动,更让李适心中揣测。他不希望走了一个叫李怀光的军阀,再冒出一个叫李晟的军阀。

浑瑊带兵出发后,崔汉衡便劝尚结赞尽快出兵,但他说:“邠州唐军在我军侧后,他们不出兵,我军将有后顾之忧。”

于是在崔汉衡的协调下,邠宁镇出兵三千,吐蕃大将论莽罗依带兵二万一同开进。

四月初十,浑瑊与叛军战于武功,初战不利。恰巧吐蕃军队赶到,两军合力在武亭川大败叛军,斩首万余级。遂引兵屯奉天,与李晟东西相应,以逼长安。

如果此时唐军与蕃军一起进攻长安,平定朱泚之乱指日可待,但吐蕃军队的步伐也就是止于武功了。他们在获胜之后,并没有继续东进的意图,朱泚也看透了吐蕃将领的心思,派部将田希鉴送去了大量金帛。吐蕃得以厚利,便纵兵大掠一番后,引兵而去。[2]

浑瑊在得到消息后向德宗上奏道:“尚结赞多次与我约定,立下时限,共取长安,可他们却不曾前来。我听说吐蕃人在今年春天遭受了大规模的瘟疫,最近已经领兵离去了。”

德宗本来担心李晟、浑瑊不足以一战解决叛军,因此才允诺了巨大的利益,请吐蕃出兵平叛。结果吐蕃军队打了一仗就撤了,这让德宗非常担忧。

陆贽就劝道:“我觉得蕃军离去是件好事儿,吐蕃既贪婪,又狡猾,只有害处,没有裨益。他们在的时候拖延观望,反覆无常。如果我们抛开吐蕃独自出兵,又顾虑他们在后面骚扰;如果等吐蕃出兵,又担心他们不守信用,拖延时日。吐蕃军队在关中,反倒让将帅认为陛下不信任自己,担心吐蕃会与他们争功;士兵们也会担心吐蕃独占了赏赐;百姓则害怕吐蕃掠夺钱财。现在吐蕃军队西撤,李怀光引兵东去,两个势力集团分开已经没有了联手的可能性,这恰恰让我军在无后顾之忧,浑瑊和李晟放手施展了。希望陛下借此良机安抚将士,我估计平定叛乱一月可成。”《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


兴元元年(784年)五月二十日,李晟整顿军马,汇同浑瑊、韩游瑰、骆元光等将联兵围攻长安。

其实以朱泚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祸乱关中,从建中四年(783年)十一月中旬撑到现在,完全是因为唐军内部不团结,否则他坟头上的草都长多高了。

等到吐蕃军队的念想断了以后,唐军终于开始了进攻,到了六月初四,李晟便收复了长安。朱泚西逃投奔吐蕃,行至泾州身边只剩了一百来人。泾州节度田希鉴拒不开门,朱泚抬头对他说:“你的节度使的旌节,都是我授给你的,你怎能在危难时,辜负了我呢!”

田希鉴这哥们也挺狠,派人把旌节从城上扔出来,又扔火把点燃,然后说:“还你旌节!”

这个田希鉴其实一直在摇摆,杀了给奉天送辎重的冯河清是他,奉朱泚之命给吐蕃送钱的是他,现在朱泚垮台了上来踩一脚的也是他。

看到田希鉴的态度,朱泚的手下都哭,他们只能继续向西逃,走到彭原(今甘肃宁县西北)县城时,部将杀了朱泚,拎着他的脑袋投降了。跟着朱泚混的源休、李子平等人逃到凤翔,之前一直在摇摆的李楚琳,也把他们杀了,用他们的脑袋换去唐朝的信任。

至此,持续了八个月的朱泚之乱平息。

六月十九日,德宗从梁州出发,七月十三日,德宗回到长安。

当他听说李晟收复长安时,激动地泪流满面,说道:“天生李晟,以为社稷,非为朕也。”

话说的倒是挺暖心,至于是不是真心,还得看德宗以后的所作所为。

回到长安的李适重赏了有功之臣,但他坐在宫里心里一点也不踏实,偌大国家烽烟四起,何年何月才能安享太平?!

想到此处,德宗开始日夜怀念起一位牛人,迫不及待的想听听他的治国之策。

这位牛人身为三代帝师、四朝元老,他的名字叫李泌

参考书目:

[1]、《唐德宗“奉天之难”研究》_王效锋;

[2]、《吐蕃史稿》_才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幻道人

    简单说两句那的名字,叫易烊千玺。

    白发布衣 回复 @幻道人:

  • 独钓岷江

    老布,你说的是汉中吗?四川的?不是陕西的吗?

    白发布衣 回复 @独钓岷江: 是汉中啊,咋的啦?

  • 清欢在余

    汉中在今天的陕西,不是四川,老布口误了

    白发布衣 回复 @清欢在余: 陕州在汉中市,是陕西啊!

  • 吃光天下

    终于更新了

    白发布衣 回复 @吃光天下:

  • 瀚德轩

  • 听友381702177

    汉中是陕西的,不是四川的。

  • 三木之印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