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西藏史(二百)——奉天城下的暴风之眼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分析了朱泚叛军的数量和人员组成,由此推导出朱泚的皇帝宝座着实有点烫屁股。他在当上皇帝后的第六天,就迫不及待的要去跟李适聊聊,希望借项上人头一用。
在讲奉天之围前,我们先梳理一下之前的时间线。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初二,泾原节度使姚令言领兵五千人来到京城。
十月初三,士兵哗变冲进皇宫撵走了唐德宗,李适仓皇出逃奉天(陕西乾县)。
十月初五,浑瑊率宗族子弟来到奉天,由于他在军中颇有威望,奉天守军算是有了主心骨。
十月初六,朱泚被哗变士兵拥立为首领,进入皇宫。
同日,他派三千叛军杀奔奉天,被段秀实用计召回。这相当于是段秀实用自己的命,给李适挡了一枪。
同日,凤翔军三千人从潼关返回,投奔朱泚,叛军基本盘集合完毕。
十月初八,朱泚称帝,改元“应天”,杀滞留在长安的郡王、王子、王孙共七十七人,以绝重臣归唐之望。
同日,凤翔节度使张镒被朱泚旧将所杀;
十月初九,泾原兵马使冯河清送百余车甲兵、器械到奉天。
李观带一千余人到奉天,随后就地募兵得五千余人,奉天守军基本盘集合完毕。
十月十三日,朱泚亲率大军杀奔奉天。
此前,在河北河南平叛的李怀光、马燧、李晟、刘德信等人纷纷掉头西进,奔向奉天勤王。
这就是奉天之围的态势,叛军包围着李适,来援的唐军在更广的范围上包围着朱泚。
双方都在和对手抢时间,如果援军到来前,朱泚没打下奉天,那他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如果在援军到来前,打破奉天抓住李适,或者把李适和太子都干掉,那唐朝历史会怎样变化,就不一定了。
在之后的四十天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奉天城下,这里成了唐朝的暴风之眼,这场风暴也将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783年10月 泾原兵变,李适逃亡奉天
叛军在开赴奉天的路上,与来自邠宁(陕西彬州)和庆州(甘肃庆阳)唐军在醴泉(陕西礼泉)遭遇,这支唐军由邠宁镇将韩游瑰、庆州刺史论惟明率领。
这位论惟明值得说一下,他就吐蕃军神论钦陵的重孙子。
论钦陵自杀以后,其子噶尔·芒布支与叔父赞婆率七千帐投唐,改名为论弓仁。
之后他在唐朝北疆与突厥人“前后大战数十,小战数百”,“算无遗策,兵有全胜”,累功至朔方节度副大使。
开元十一载四月五日(723年5月13日),论弓仁病逝,享年六十岁,唐朝追封为拨川郡王,谥号忠。
论弓仁的儿子论诚节官至朔方节度副大使、封武威郡王。
另一个儿子论旧久,生平事迹不显,但他的儿子论惟贞,跟随李光弼参加了平定安史之乱,官至英武军使,封萧国公。
论诚节的儿子论惟贤,在代宗时官至渭川兵马使,封成国公、骠骑大将军。
论弓仁的另一个孙子,就是论惟明。
他此时为庆州刺史,奉天之难后授右金吾大将军。贞元二年(786年),出任鄜坊观察节度使。
韩游瑰、论惟明率领的唐军只有三千人,挡不住叛军的进攻,只能向着奉天且战且退。朱泚催动士兵在后紧追,唐军刚到城下,叛军也到了。
韩游瑰只能掉头与叛军血战,城中的浑瑊也带兵出城相助。
双方在奉天城下血战了一天,最危急的时候,守军甚至不得不在城门里放火阻挡叛军入城。
初战受挫后,朱泚撤到奉天城东三里处扎营,叛军营垒的篝火布满了原野。
朱泚见城中将士意志坚定,知道没有攻城器械很难得手。他一边让人拆了附近的佛寺,用寺院的木材造云梯;一边派人去周边抓壮丁充军,没过几天就聚集上万人马。
随后几日,叛军连续用云梯攻城,都被浑瑊、韩游瑰击败。朱泚又逼迫百姓填壕沟,把军队分成两班,昼夜不停的攻城。
二十日夜,叛军从东、西、南三面狂攻,左龙武大将军吕希倩战死。二十一日,两军争夺奉天城北的梁山,唐将高重捷战死。
就在如此危及的情况下,一支人数上万的援军,在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渭北节度使李建徽的率领下匆匆赶来。
就在支援军快要赶到时,德宗召集大将和宰相商议援兵的行军路线。宰相关播和大将浑瑊都说:“漠谷道路险窄,恐遭敌军伏击。不如从乾陵北面进军,在城东北鸡子堆扎营。既可与奉天互为犄角,还可以分敌军之势。”
这时卢杞又从旁边蹩了出来,“漠谷路近啊,敌军要是截击,我们出兵接应就是了。要是走乾陵,惊动了先帝的寝宫,你们负得了责任吗?!”
浑瑊只能劝道:“朱泚围攻以来,天天都去砍乾陵的松柏做云梯,要说惊动陵寝,早就惊动了。现在奉天危急,其他援军遥遥无期,只有这支援军最近,如果他们赶到,就有机会破贼了。”
结果卢杞支棱着眼睛说:“陛下乃当今天子,调动的军队岂是叛军能比?!如果杜希全从乾陵通过,那就是我们自己惊动陵寝。”
这种涉及皇室的事儿,别人谁敢下决断,只有李适本人能决定。
可这位当朝皇帝也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脑袋里进了啥脏东西,居然就听了卢杞的话。
783年11月 北方四州入援奉天失败
十一月初三,援兵开进漠谷,果然遭到了截击。
叛军用事先准备好的大弩和巨石居高临下地的招呼,杜希全等人苦战半日,伤亡惨重,于当日傍晚溃散。
打退了援军后,朱泚得意洋洋地把援军丢弃的辎重仍在城下,奉天城中军心震动。
随后,他下令加紧攻城,并围着奉天挖了壕沟,断了内外的联系。然后他把大帐挪到了乾陵所在的梁山上,这下德宗也不用担心扰动帝陵了,朱泚都站到高宗脑袋上面了。
到此时围城已将近一月,城中的物资和粮食都已耗尽。
德宗曾想派遣身体灵便的人出城察看敌情,但这人叩首道:“我不是不想去,现在天寒地冻的,我还穿着单衣。您赏一件短袄和套裤,我立马就去。”
德宗让人寻找,居然没找到,最后李适只能默默打发那人去了。
比衣服更困难的是粮食,当时德宗都快断粮了,负责饮食的官吏,只能趁夜晚用绳子坠到城外,挖点野菜给李适熬菜粥。
就在城内唐军油尽灯干之时,转机渐渐到来。
十一月中旬,神策行营节度使李晟自定州(今属河北正定)发兵回援,昼夜兼程,进至东渭桥(今陕西高陵县南);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兵五万自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进驻蒲城(今陕西蒲城县);神策兵马使尚可孤率三千自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进至七盘山(今蓝田南),击退叛军,收复蓝田;河东节度使马燧派五千兵进至中渭桥(今咸阳东);镇国节度使骆元光派两千兵进屯昭应(今陕西临潼)。
但就在此时发生一件很怪异的事情,神策军内部出现了倾轧。
勤王唐军中最早开进关中的是神策行营兵马使刘德信,他得到消息后,带兵从河南星夜赶回,于十月十九日在东渭桥挫败叛军,占领了这个运粮的渡口。但由于其他援军尚未赶到,刘德信不敢孤军深入,便在东渭桥驻扎固守。
可李晟带兵赶到后,第一件事居然是杀了刘德信夺其兵马。
由于之后李晟名声显赫,杀刘德信之事很少有人提及,好象无关紧要,其实大有讲究。
《旧唐书·李晟传》说刘德信“先次渭南,与晟合军,军无统一,晟不能制,因德信入晟军,乃数其罪斩之,晟以数骑驰入德信军,抚劳其众,无敢动者,既并德信军,军益振”。
从这段记载上看,似乎刘德信被杀颇有道理,李晟也是“数其罪斩之”。但问题是刘德信率先入关勤王,哪有什么必杀之罪可数?
即便他之前有罪,现在大敌当前,也应该等事件平息后,等朝廷的裁决,可李晟不由分说便把刘德信杀了。
由此看来《旧唐书》的记载很可能是曲笔了,《奉天录》的记载反倒可能更接近真相,“初,刘德信军礼不备,失仪于公,公斩之。”
也就是说,刘德信自持有功对后赶来的李晟礼数不周有欠恭敬,导致了杀身之祸。[1]
从这件事里能窥见两点信息:
首先神策军内部也是山头林立,刘德信和李晟很显然不是一个山头的将领;
其次,李晟本人的性格也相当强硬,因此黄永年先生在分析李怀光叛乱原因时,认为李晟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
各路勤王之师纷纷赶到关中,朱泚也知道形势不妙,但他手中还有一张王牌,他希望这件秘密武器能够帮他打开奉天城,只要抓住了李适一切都有翻盘的机会。
这件秘密武器就是,他命西明寺和尚法坚制造的巨型云梯车。
此车高达九丈,宽也有数丈,下装巨轮,外裹浸水的湿牛皮,弓箭难以穿透,车身周围悬满了水囊,避免被火把引燃,梯上可藏五百兵士,底下由数千丁壮喊着号子向前推动。
云梯车向前缓缓移动时,车轮碾压地面隆隆作响,可谓气势逼人。
在云梯车建造之时,唐军就能在城上望见它的体量,德宗心中惶恐,召来浑瑊问计。浑瑊说:“云梯车必定沉重,我组织手下士卒,在城下挖掘地道,地道里面堆满木柴、膏油、松脂,等到云梯车陷入地道,施以火攻便能破敌。”
783年11月 各特遣兵团返回关中,奉天解围
建中四年(783年)十一月十四日,决定奉天命运的决战开始了。
在云梯车缓缓推向奉天城之前,叛军士兵就开始了攻城,云梯车中的兵士箭发如雨,守城的唐军死伤惨重。泾原士卒抱薪负土,填平壕堑,矢石、火油都不能阻挡攻城的步伐。
血战持续了一天一夜,等到十五日清晨,已有叛军士兵攻上城头,与唐军展开了肉搏,形势万分危急。
德宗皇帝已经没什么能赏赐将士,激励士气的东西了,他召来浑瑊,给了他一千多张空白的告身(委任状),授权浑瑊可以按照功劳大小任意填写,如果委任状用完,浑瑊可以直接在将士的身上书写所授官职,事后朝廷一律凭状授职。
此时,堂堂大唐的皇帝已经窘迫到,只能给浴血奋战的将士打白条的程度了。
就在此时,事情出现了小小的转机。
李怀光派兵马使张韶来奉天报信,他在路上被叛军当成百姓,驱赶到城下去填壕堑。
张韶跑到城下,放声高喊:“我是朔方军的军使”,城上的唐军赶紧用绳子把他拉上城墙。张韶身中数十箭,九死一生,终于让李适看到了李怀光的书信。
德宗阅信后,喜不自禁,让人抬着张韶绕城一周,向军民宣示朔方军到来,奉天城内得知朔方军全军来援,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但远水不解近渴,朔方军尚有百里之遥,朱泚的刀锋已迫在眉睫。
守城将士饥寒交迫,缺少甲胄和兵器,而叛军的攻势依旧很旺盛。唐朝君臣心里都清楚,朔方军三日不到,奉天城必破无疑。
李适已经开始跟大臣们告别了,拍着浑瑊的后背说:“现在我就与你永别。”
浑瑊比他更清楚战场形势,唐军士兵没崩溃就是有一口气吊着。所以他在战场上冲在第一线杀敌,身中数箭仍死战不退。
运气又站在了唐朝一边,缓缓靠近城墙的攻城车,终于掉进了事先挖好的地道之中,浑瑊命人在地道中放火,攻城车被火油点燃,顺风燃烧,城上的唐军趁机投下苇柴、火炬,这时风向正好转向叛军,云梯车瞬间就笼罩在烈焰之中,数千攻城叛军不及逃跑,都被活活烧死。唐军见状从三个城门冲出,叛军不甘心失败,向城上射箭,一时间城上箭如雨下,离德宗最近的箭只有三步之遥。
这时又有一个消息传来,李怀光在在澧泉(今陕西礼泉北)大败朱泚叛军,澧泉距离奉天只有三十余里。
朱泚得知此信,心知再无机会攻破奉天,只得撤回长安。
奉天保卫战以唐朝获胜收尾,这场历时一月的血战,史称“奉天之难”。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从河北千里驰援,解了奉天之围后,自以为功高盖世,于是上书朝廷,要求斩当朝权相卢杞和度支使赵赞、神策军使白志贞,认为此三人,一是计议乖方;二是赋敛无度;三是刻扣军赐,这三大罪过是造成泾师之变的原因。
可惜李怀光错误估计了卢杞在李适心中的地位。
面对李怀光“天下之乱、借此曹所为也!吾见上,当请诛之”的言论,卢杞早有准备,他知道李怀光“粗厉疏愎”立下此等大功,必然希望皇帝用特别的礼节接待。于是他就对李适说:“李怀光有再造社稷之功,叛军见之胆寒,今可命其率军直取长安,必能可贼。如今召其入城面圣,则要赏赐将士,留连累日,使贼从容戒备,恐难图矣!”
德宗一听觉得大有道理,于是传召李怀光引军屯西渭桥,与神策军合兵克取长安。
李怀光接旨后怒怨满胸,自己千里勤王,昼夜兼程,又与叛军连番血战,解奉天之困,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斩除奸佞之事。但皇命难违,他只能恨恨而去,临行前他怨恨地说:“吾今已为奸臣所排,事可知矣!”《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五》。
到此为止,一个风暴暂告段落,另一个更大的风暴正在聚集。这个风暴的发端,导致李适了第二次出逃。
参考书目:
[1]、《“泾师之变”发微》_黄永年;
老布讲的水平,是历史类前三的。我感觉。但是就是更新太慢了,我一直在等吐蕃结束以后的西藏史,不知道还要多久能结束唐蕃这段。
白发布衣 回复 @不知道叫什么_ff:
地图
领导能力的关键就是选拔使用合适的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能听取采用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德宗信用卢杞之流,却闲置段秀实等,足以证明他是昏君。所谓天子聪慧,被人蒙蔽的说法,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再给他机会,还是会选用小人和奸臣。
白发布衣 回复 @1365664wsua: 这是大概率事件
白发布衣 回复 @一一_wae:
老布讲得不错,受教了但这节有几处口误把援军说成叛军
这皇帝咋忠奸不分,看着着急
白发布衣 回复 @清欢在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