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同门曰朋,同志为友
上一讲我们说到孔子没有得到第一个快乐,于是他退而求其次,人生第二大快乐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面要解释这个“朋”字,和“乐”字,“乐”既可以念“yue”,也可以念做“le”,音乐引发的快乐是高级的,它已经不是被开解后的愉悦,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美感。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孔子有得到吗?
朋字不好查,在《说文·鸟部》“凤”字下,隐含着这个字。《说文·卷四上·鳥部》说:�(朋),古文鳳,象形。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爲朋黨字。段玉裁注:此説假借也。朋本“神鳥”,以爲朋黨字。朋黨字何以借朋鳥也?鳳飛則群鳥從以萬數也。也就是说许慎和段玉裁都把“朋”解释为“鳯”和“鹏”,群鸟相聚为“朋”。这种解释也对也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朋”字出现的很早,在甲骨文中,是两串贝相并联的样子,上古人以贝为货币,以五枚贝壳为一挂,两挂为一朋,所以“朋”字的原始意义是钱串,《诗经·小雅·菁菁者莪》里有这样的句子:“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锡我百朋”就是赏给我一百朋钱。
从这点上说,许慎和段玉裁解释错了,但段玉裁说“此説假借也”这句对了,也就是“朋”假借为鹏鸟之后,钱串的本意就只好另造新字了。所谓“朋党”其实也是利益的结合,后世更有“同门曰朋,同志为友”,也就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叫做“朋”,“同门曰朋”的意思就是把老师比喻成凤鸟,学生如群鸟紧随其后。但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未必是“同志”(就是有共同志向的人),“友”字的原始意象是手拉手。两个“又”字表示两个人紧紧相握的两只手。就是有共同志向的人,又能手拉手的人,才是“友”。友,由两个“又”构成。《说文·卷三下·又部》: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段注引周礼注曰: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又说: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也就是,认识归认识,但有没有肢体接触,则意味着两人关系的深浅。没有界限感的亲近是令人窘迫的,这就是“朋”和“友”的区别。
那孔子的这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底指什么呢?他用的当是许慎的意思,他渴求的不是金钱,而是像凤凰那样有精神神采的人,孔子是老师,是圣人,是人类思想孤独的引领者,以他的高度,基本上没有朋友。可是,人在世上都求懂。懂,有时候比爱更高贵。所以这第二大快乐,孔老先生也没有,他知道自己的孤独,骄傲自己大鹏展翅般的孤独。于此,孔老先生继续说第三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以说,《论语》开篇三句话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哪怕天下没有任何人用我,哪怕天下没有任何人懂我,哪怕天下没有任何人用我、懂我,我也不抱怨,这才是君子啊!
这句的“知”,前面讲过了,代表谈论狩猎或作战经验。后来引申为知识、知道。
“愠”字,《说文》:愠,怒也。形声。从心,从昷(wēn),昷亦声。“昷”意为“热”、“暖”。“心”与“昷”联合起来表示“心里燥热”。本义:心燥。不冷静。引申义:含怒,生气。君子的一个标准就是“不怨、不怒”,用他的原话说就是“不愠”。不抱怨才是君子的一个标准。总而言之一句话,我在《生命沉思录》里说了,怨气重的男人不能嫁。
但为什么好多女子还是嫁给了怨气冲天的男子了呢?因为女子爱才子啊!男子多怨者大多略有才气,但性格有缺陷,不可亲。女子多怨者大多太有情,但难明事理,亦难亲近。男子不得志先怨命怨世道,最后一定怨老婆和孩子,因为老婆和孩子也是他命中的一部分,所以这样的人嫁不得。女子嗟叹便怨命怨自己,愁苦絮叨,也讨人嫌。所以孔子给君子首要立的标准是“不愠”。
于此,读《论语》开篇,知人生有三乐:学而时习之——有理想,有本事,恰好又得时代之用,就是成就;否则就不快乐。有朋自远方来——懂比爱更高贵,没有知音,人生也少一乐。人不知而不愠——困顿一生而不抱怨不嗔怒,此乃得“知天命”之乐,得君子之尊。怨时代、怨人、怨命,均属于没活明白。而乐与不乐,全在一己之胸怀、之格局。
這要是不聽老師講,上哪兒找“朋”去呀 原來《論語》一開篇就把人生三樂給指明了。還是老師講的深刻高妙。 三樂中前兩個是沒戲了…最後一樂全在個人的覺知和努力上,行動之,每天進步一點點。 謝謝老師!
每每聽老師講課都會感歎,老師這是讀了多少書啊,太博學了吧,而且還都能記住。我為什麼總是學了後面忘前面呢
星辰_h0x 回复 @尹瑞申: +1
男子不得志先怨命怨世道,最后一定怨老婆和孩子------曲老师说的真是入木三分呀
曲黎敏 回复 @映山红37:
感恩老师,您就是我“鳯”,跟随您是我余生的光和亮
论语开篇三句啊,还真是被简单地粗暴地被“望文生义”般定义了...... 怨气,还真是耗人耗己,远离是自救。 现在跟着曲老师学内经、诗经、伤寒论,已是每日有乐啦!
曲黎敏 回复 @咖啡蜂蜜:
曲老师,爱你哦❤❤❤
曲黎敏 回复 @蓝莓BB:
当年一起学《黄帝内经》“朋”有不少,如今,“友”却没剩几个了!
“学、时、习、悦、乐、朋、友、愠”有理有据,以经解经。人生三乐,简单又深刻。“乐与不乐,全在一己之胸怀、之格局。”哇哈哈哈,您是名副其实的“爷”
曲黎敏 回复 @听友203621334: 嗯呢
感谢曲老师的讲解🙏🙏🙏小小的我也曾怨曾怒,虽不才也要学圣人之不愠,从命乐天💪
曲黎敏 回复 @静_心_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