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副总理,1976年立下大功,大力支持改革,儿子是少将

他曾担任副总理,1976年立下大功,大力支持改革,儿子是少将

00:00
06:34

有这样一位老革命家,他在很多重大历史转折期,都以一位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始终选择站在正确的一方,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和“独臂将军”余秋里,被誉为周总理的“三只胳膊”,身兼国家经济建设重任。

作为十年浩劫的亲历者,即使在最艰苦的岁月中,他仍然保持着昂扬的革命斗志,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洪流之中,他就是我国经济建设战线杰出领导人,为国家发展进步奋斗一生的谷牧。

谷牧的一生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最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功绩,莫过于全力支持邓公的改革开放政策,并一马当先的扛起国家经济建设大旗,素有“改革开放大将”之称。

谷牧是山东荣成人,青年时期受革命思想的感召,17岁时加入共青团,隔年转为共产党。在此后的几年里,谷牧在组织的领导下,先后在山东和北平两地,秘密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在北平期间,他以北平左联主要负责人的身份,积极参与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西安事变前夕,我党为了团结抗日力量,争取更多同情我党的武装力量,曾派遣大批党员进入东北军做思想工作,谷牧就是其中之一。在从事“兵运”工作期间,谷牧取得了较为出色的工作成绩,后来的开国中将万毅将军,就是在谷牧的帮助下率军加入我党的典型。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谷牧在组织的安排下重回山东根据地,在八路军和山东分局任职期间,主要负责统战和政委等工作。期间,谷牧发挥自己在经济建设上的特长,大力推动减租减息运动,全面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改善地方经济,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谷牧临危受命,被组织任命为济南第一任市长,在济南战后重建、促进经济发展等工作中,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建国初期,组织上认为谷牧在山东地区的工作非常有成效,决定继续让他留在济南工作。在此期间,谷牧大刀阔斧的开展经济改革,让济南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焕然一新。

1952年,组织上鉴于谷牧在经济工作方面的突出成就,将他调至上海担任第二副书记,主抓上海的工业、交通工作。由于上海城市体量大,外加社会需求巨大,所以谷牧采取了国营企业与私营工商业相结合的经济手段,推动了上海经济繁荣发展。

谷牧每一次临危受命,都能用独特的经济思维和管理方式,让濒临崩溃的城市经济死灰复燃,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堪当大任的改革先锋。

从1954年至1956年,短短的3年时间里,谷牧先后在国家建委、经委等重要部门任职。尤其是在“三线”建设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十年特殊时期,谷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作为一位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公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工作,很多时候都是白天挨批斗,晚上继续工作到深夜。

即使身陷囹圄,谷牧依然奋斗在经济战线上,主抓国家经济发展大计,直到1973年才恢复工作。后来,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谷牧主抓的港口建设工作颇具成效,为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1975年,谷牧当选副总理兼任国家建委主任,在邓公的支持下大力整顿国民经济。尤其是在铁路运输方面,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对煤炭、电力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上海依然有很多余党,如果不及时将其铲除将后患无穷。当时,谷牧在抓捕上海余党的会议上,提出了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同时还举荐韩哲一等人加入工作组,为清除上海余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78年,邓公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改革开放政策,一向注重经济工作和管理的谷牧,非常支持邓公提出的经济改革策略。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改革开放得以顺利发展的改革大将。

如果说邓公是改革开放设想的创造者,那么包括谷牧在内的一众大力支持者,就是这个伟大政策的实际操盘者。如果没有谷牧,恐怕要想实现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政策,至少会推迟几十年。

2009年11月16日,谷牧因病在北京逝世,骨灰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一代改革大将的传奇人生,至此落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刘念远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于1998年荣升少将军衔,如今早已过上了退休生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