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旺寺白塔解说词

大旺寺白塔解说词

00:00
02:09

大旺寺白塔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复兴镇白塔村七组大旺山山顶。大旺山峰峦兀立,秀出云表,若芙蓉拔青冥,群鹜奔平野,左连石鼓,右接蟆颐,玻璃江襟带于前,鲰江水环复于后。故老相传,谓之巍然特秀,有旺象,因而名大旺山。

大旺山山顶平坦如砥,约一百多亩,明永乐初建有圣泉寺,俗称大旺寺,后毁,清康熙42年(1703)重修。大旺山寺庙于1952年拆毁,现只存四方砖塔一座,即大旺寺白塔。白塔始建于唐,毁于明。清咸丰初年,州牧犹自东根据原址规模,集绅士,筹资金,备材料,甫建三级,因去职而停工。12年后的清同治四年(1865),州人刘崇德等募集资金续修,成13级白塔。塔下有“同治四年重修寺塔记碑”,记载了这些史实。

塔,起源于印度,梵文称作Stupa(窣堵坡),中文释作浮屠,大约公元一世纪随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窣堵坡原本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就是坟冢的意思,后来塔也成为高僧圆寂后埋藏舍利的建筑。塔基最初(唐以前)一般为方形,塔顶则多为圆形,符合古人“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塔的层数均为奇数,如1、3、5、7、9……层,平面为偶数,如4、6、8……边形,则是阴阳学说的反映。自明清开始,逐渐产生了“文峰塔”这一独特类型,是各州城府县为改善本地风水而在特定位置修建的塔。《眉山县志》(民国十二年版校注本)“大旺山”记载:“浮图之建,创自浮屠。风水家言,辄用之以催科第”。可见清代重修的大旺寺白塔也是一座文峰塔。相传北宋三苏父子和明代万安进京科考之前均曾到此塔前祭拜。

白塔坐东向西,砖石结构,外立面为13级密檐式,塔顶为穹窿顶。白塔建在高0.75米的台基之上,相传塔内埋有一铁牛,塔身最底边长6.05米。塔门开设在西方,高3.45米,宽1.35米,门额上青砖刻有“大清咸丰二年”(1852)字样。塔身为唐制叠涩密檐,叠涩均为9级,当取9级浮屠之意。塔体通高逾38米(含塔刹),塔刹内部为青砖叠涩八角藻井,外立面由覆钵、宝珠组成,宝珠其上有近代添加避雷设施高1.86米。塔外观第五层以下为火砖露明,以上为白灰饰面,北面两隅从第一层至第七层均有维修之痕迹,系近代遭雷击所致,其补配烧制之青砖与砌筑工艺与塔身契合。除西面开设门洞外,其他三面均不设龛,塔身收梭除第一层较为明显的清制砖塔收梭外,第二层以上均为舒缓收梭,彰显了当时匠人对唐塔端庄威严之理解。第二层及以上,每层东西南北均开窗。塔身内空9层,第一层楼面为火砖叠涩八角藻井楼面,其他楼面均为木制。原塔有木梯楼板,沿梯可上至顶层,因年久失修而毁。1987年8月,大旺山山林承包人游文华征得文物管理部门同意,出资将塔内木梯、楼板修配好,游人可扶梯直上顶层。每层楼空间狭小,木梯陡直,仅能容一人上下。登上塔顶,凭窗远眺,隐约可见岷江两岸风光。塔身处于山巅,每当风和日丽,百里之外,即可见其雄姿,故又为导航标志,是川西平原上少有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

佛教自魏晋南北朝传入我国后,作为安放、供奉佛教圣物之佛塔营造盛行千年,每朝每代佛塔之营造理念与技法,是外来文化逐渐演化为汉文化的阶段性实例存在。其外在表现形式即塔之外观由最初的大气豪迈简洁,演化至明清的温婉娟秀灵动。由于大旺寺白塔是清咸丰在唐塔遗迹上修建的,唐塔以端正大气四方形为主,重建之时以唐塔遗址为根基,故塔身既呈现唐塔的端庄外观形制而又有明显的清制砖塔的纤细娟秀,有别于现存其他清制砖塔。后人观之,实有与唐清建筑千年对话的感觉,是川西平原难得一见的唐风砖塔,蕴含着丰富历史人文价值,是眉山“千载诗书城”的重要见证。

2007年6月,大旺寺白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