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能源短缺,席卷全球

第2章 能源短缺,席卷全球

00:00
37:13

第2章 能源短缺,席卷全球
全球性能源短缺
一场全球性能源危机正在袭来,包括欧盟27国、英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在内,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受到能源危机的影响。
在英国伦敦等地,很多加油站都“无油可加”,因缺少卡车司机而引发的燃油短缺现象仍未得到缓解。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飙升22%,创下近十余年来的新高。除了天然气,欧洲一些国家的电力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德国与西班牙2022年9月的电价已达到过去两年平均电价的三四倍。
这场起源于欧洲的能源危机,开始蔓延到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
原本巴西每年60%的用电来自水力发电,由于天气干旱,发电量明显下降。为了避免电网崩溃,巴西使用天然气加大发电,进一步推高了天然气的市场价格。印度也面临严峻的电力问题,国内135家燃煤电厂已有16家无煤炭可用,超过半数电厂的库存不足3天。
能源短缺最先影响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我国现在每度电的单价大约为0.6元,由于政府对电价的统一调控,哪怕是原材料煤炭涨了,也很难传导到电价上。但国外就不一样了,比如英国,能源价格稍微一动,就会直接传导到老百姓身上。
2022年以来,英国的电价比2021年同期涨了7倍,创下200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这要老百姓自己买单。不仅如此,目前在英国市场,猪肉、汽油、牛奶、药品等陆续出现了抢购潮,这些产品供应链非常紧张和脆弱。除了普通民众生活受到影响,小型能源企业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2022年全球能源短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与全球央行大放水有直接关系。美国发行国债规模达到了30万亿美元,创下历史之最,但商品生产特别是能源的开采哪有印钞机速度快,如果市场上的资金多了两倍,能源供应速度跟不上,很难找到其他的替代品,能源价格暴涨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与全球能源供给和需求错位有关。2021年需求降低,很多能源企业关闭了产能,导致市场供给减少。2022年需求复苏后,供求矛盾就凸显出来,如2020年原油期货遭遇了历史性的-37.63美元的价格。极端行情让很多油田封井,原油供应减少。全球原油的库存减少,但需求上来了,供给赶不上需求的上涨速度,能源短缺就出现了。能源跟其他商品不同,不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它的短缺影响是巨大的,还会引发连锁反应,资本市场的能源价格表现尤其明显。
第三,与全球范围内能源转型有关。2021年以来,不仅是我国,全世界都在寻求节能减排,最重要的途径是淘汰传统能源,加快引入清洁能源。以欧洲为例,早在几年前,欧洲就已经关停和淘汰了境内一些传统的发电厂,没有想到的是,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在内的清洁能源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受气候影响比较大,2022年极端气候导致欧洲的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供应不足。以英国为例,2017年英国国内风力发电占到全部发电来源的11%,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一场干旱导致英国国内的风力发电供应不上了。前几年,我们体会到了人力成本的提升,接下来的几年,能源类价格带来的通胀压力会越来越明显。
高价天然气对我国的影响
天然气曾经是价格低廉的大宗商品,转眼间就变成了“下一个铁矿石”,稳坐大宗商品涨价王的宝座,少则涨了200%,多则涨了超1,000%,造成了全球能源市场的震荡。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20日,美国天然气价格较2020年上涨了两倍。美国是页岩气生产大国,依靠页岩气革命实现了美国的能源独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天然气价格涨了两倍,说明天然气价格上涨动力非常强劲。亚洲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外部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后,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天然气价格在一年内涨了6倍,欧洲天然气价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涨了10倍。这些数字表明,廉价天然气的时
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天然气价格急升的原因
首先是需求上涨。受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的影响,2022年夏季,北美、欧洲遭遇千年一遇的高温天气,美国、加拿大多地气温飙升到40摄氏度以上,空调等制冷设备瞬间售罄。而美欧地区制冷供电的燃料包括天然气。热浪来袭,亟须制冷降温,天然气需求跟着激增,价格自然往上涨,但相较于铜铁铝等50%的上涨、铁矿石100%的上涨,天然气1,000%的爆发式增长严重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大幅上涨范畴,而制
冷显然还不是推动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最关键因素。
最关键的因素是供给减少。天然气出口大国减少供应,全球天然气库存下降,这是推高天然气价格的关键原因。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美国加大了对北溪二号项目的制裁力度和范围。北溪二号项目是铺设一条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这会使俄罗斯向德国的天然气出口翻番。由于美国的制裁,市场对未来北溪二号项目搁浅造成的欧洲,乃至全球用气短缺的问题深感担忧,这种恐慌情绪导致天然气价格暴涨。另外,2022年8月,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骤然减产近50%。由于买方需求大增,卖方供应不足,天然气价格一涨再涨。
高价天然气对我国的影响
天然气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逐年上升。但我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难以自给自足,这使得我国在2018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2020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43%,面对国际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受此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我国。值得庆幸的是,俄罗斯将会保障对中国市场的天然气供应。到2022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对我国的每日输入量增加50%,
此举无疑解了我国目前对天然气需求的燃眉之急。然而,在国际关系变幻莫测的格局下,我国需要做的是尽快走出这种能源供给安全的困境,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社会中站稳脚跟,不受他国制约,为中国的崛起铺好道路。
欧洲天然气价格剧烈震荡
2022年3月7日,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飙升到3,000美元/立方米,最高时达到3,500美元/立方米,再次刷新了历史最高价,而到了3月11日已连跌4天,价格不足最高点的一半。为何欧洲天然气价格会有如此大的波动?
首先,2022年2月,德国宣布暂停对北溪二号项目的认证。如果项目正常运行,会大大提高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到欧洲的总量;如果该项目被禁止运营,那就会削弱天然气的输送量。
其次,在局部不稳定的情况下,美国官方称,正努力削减西方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并扩大美国本土的能源出口。对俄制裁涉及原有天然气项目,将可能导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的减少甚至完全无法出口,如果发生以上两种情况,天然气在欧洲市场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最后,欧洲自身天然气能源储量、产量不足,而日常生活生产用气需求量极高。但到了3月11日,天然气价格连续下跌4天,价格已不到3月7日最高点的一半,这又是为什么?
第一,俄罗斯目前仍在稳定地输出天然气,俄罗斯宣布取消部分商品出口禁令,输气管道运营商也确认,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出口一切正常。
第二,欧洲冬季取暖是天然气的主要用途之一,随着气温不断回升,取暖压力有所减缓,有数据表明,在2022年4月至10月,欧洲用气量明显降低。
第三,投资者获利了结。资本市场嗅觉最为敏锐,反应也是最快的,在对供应量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下,欧洲天然气价格异常波动。
为何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会对欧洲有如此大的影响?
第一,世界范围内天然气储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土库曼斯坦和美国,俄罗斯作为第一大储量国,总储量为37.8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探明储量的19.9%。
第二,看全球天然气出口,根据2020年的数据,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俄罗斯、美国、中东地区、亚洲经合国家和非洲。俄罗斯作为天然气出口最多的国家,总出口量为2,381亿立方米,而70%出口到了欧洲,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来源国。
从欧洲自身情况来看,欧洲天然气探明总储量仅为3.2万亿立方米,产量为2,186亿立方米,消费量却高达5,411亿立方米,消费量达产量的近3倍,自身能源结构问题导致欧洲只能依靠进口来解决能源消费问题,对天然气依赖程度特别大。在短期内,欧洲只能通过增加自有产量或寻求进口来替代俄罗斯能源,但欧洲产能空间有限。而美国等其他出口大国因距离较远,只能通过航运将液化天然气运送到欧洲,这将大大提高采购成本,而俄罗斯与欧洲在地理上比较近,而且有多条输气管道,这也加强了俄罗斯对欧洲的出口能力。
结论是,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决定,天然气的价格也是如此,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北溪二号被炸,影响几何
北溪二号在2022年9月26日发生水中爆炸,美国拍手叫好,俄罗斯则义愤填膺。北溪二号被炸,影响几何?
北溪二号的由来
早在2011年前,俄罗斯和欧洲几个国家就联合做了一个项目,俄罗斯有廉价的天然气,欧洲需要进口天然气,这些国家决定修建一条新的输气管道,取名为北溪二号。这是一条由俄罗斯经过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绕过乌克兰把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再通过德国干线管道输送到欧洲其他国家。几个国家商议成立一家公司,总部设在瑞士,项目预算需要110亿美元。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出资50%,剩下50%由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国的企业共同出资。从评估到铺设完成项目耗时超过10年,管道长度约为1,230千米,一旦通气将为欧洲带来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北溪二号在2021年9月6日建成,同年10月初开始试送气,却没有取得使用执照,管道的认证权在德国手中,可是德国一直没有定音。
之所以叫作北溪二号,是因为还有一个北溪一号,2011年投入使用,所以这条管道叫作北溪二号。
北溪二号的重要性
天然气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之一,进口收入中的60%来自欧洲。欧洲国家每年消耗天然气总量约为5,000亿立方米,其中俄罗斯供给达到45%左右。油气收入对俄罗斯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在政府预算中占比达到75%~80%。如果北溪二号开通,与另一条运营的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输送出的天然气加在一起,能达到每年1,100亿立方米。通过这两条管道,俄罗斯向欧洲的送气量达到了俄罗斯供给欧洲天然气的一半左右。
从俄罗斯输送天然气到欧洲是一个双赢之举,对欧洲一样关键。
2021年冬天因缺电少气,欧洲在能源转型上感受到强烈阵痛。在经过漫长寒冷的冬季后,它们的天然气储量被大量消耗。欧洲经历了1961年以来风最少的夏季,而干旱使得水力发电受阻。
北溪二号的三方博弈
北溪二号在规划之时就一直伴随美国、欧盟、俄罗斯三方的博弈,这条管道背负着很多争议与阻力。自始至终美国都强烈反对这条天然气管道的修建,美国多次对项目相关实体与个人施加制裁,试图让德国彻底放弃这个项目。但德国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商业项目,坚决不放弃。默克尔卸任德国总理前,于2021年7月访问美国,争取美国对北溪二号的制裁豁免。美国政府最后妥协,对这一项目放行。
美国担忧北溪二号是有私心的,一是它不愿意看到俄罗斯对欧洲的影响力增强,二是作为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国,美国希望欧洲多采购自己的能源。欧洲内部也有同样的担忧。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欧洲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经过乌克兰,另一条经过白俄罗斯与波兰。不少欧洲国家不信任俄罗斯,害怕被俄罗斯掐住能源命脉,害怕天然气成为政治武器。对乌克兰而言,收取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费用是重要的收入来源,通常占到其财政收入的4%~7%。2020年,乌克兰从俄罗斯收取了20亿美元的过境费。但北溪二号绕道而行,降低的不仅是过境成本,更是乌克兰等国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
在北溪二号未完成之前,欧洲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管道是经过乌克兰的,而俄乌每次交恶都对输气管道进行威胁,小国能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怎么可能忍受被他人掐脖子的事,北溪二号涉及德国的国运。这次北溪二号被炸,对俄罗斯和欧洲能源影响极大,未来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俄罗斯背水一战,欧洲饥寒交迫
俄乌冲突发生以来,美欧对俄制裁来势汹汹。俄罗斯背水一战,欧洲饥寒交迫。没有天然气,欧洲人就得冻着,没有粮食,欧洲人就得饿着。
没有天然气,欧洲人就得冻着
2022年4月1日在俄罗斯正式启动新天然气支付程序的第一天,寒潮真的来了。一股从北极来的强大冷气团掠过英国迅速向欧洲大陆推进,整个欧洲都在剧烈降温,欧洲各大城市普降大雪。有人说,制裁俄罗斯是为了保证欧洲安全,他们只能豁出去了。其实他们是豁不出去的,对欧洲人来讲,安全重要还是活着重要?
法国先扛不住了。法国总统在为大选而奔走时,一位民众质问:
“你跟我说乌克兰,但如果明天俄罗斯决定关掉天然气的阀门,我们该怎么办?”法国电价飙升,核电站有一半以上停工,为了百姓生活取暖,为了企业生产,法国明白只有与俄罗斯合作才有未来。
英国伦敦市中心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民众要求首相下台,高呼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天然气。英国能源价格比一个月前上涨了54%,民众强烈不满。
德国柏林发生了5,000辆汽车参与的大规模示威游行,让总理下台,民众支持俄罗斯。德国是欧洲工业的中心,德国的钢铁、玻璃、食品和医药产品等制造商,都要依靠俄罗斯的能源进行生产。为了节约能源,德国官员呼吁,让德国民众在室内穿上毛衣保暖。德国居民已经开始囤积木材进行取暖。没有天然气,生产没有保障,百姓会挨冻,这是欧洲面临的寒冷局面。
没有粮食,欧洲人就得饿着
欧洲已经少油缺气了,但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俄罗斯表态,只向友好国家以卢布和国家本币结算的方式出口粮食。同时俄方有可能会扩大禁止从西方国家进口商品的名单。欧盟一听就慌了,欧盟一半以上的玉米进口,大约1/5的软小麦进口,以及近1/4的植物油都来自乌克兰,目前乌克兰东部有6个粮仓已经被炸。
另外,作为“化肥王国”的俄罗斯,供给欧盟30%的化肥,而欧洲农民在高通胀的压力下,维持生计都成问题,他们在等待欧盟大规模的补助,有的国家已经不听指挥了。匈牙利对谷物出口实施了额外控制。如果再算上千万难民,以现有的库存,欧洲粮食支撑不了多久。
俄乌两国都是粮食出口大国,占世界25%,这个缺口是很难补上的。如果没有天然气,百姓还能砍木材,要是没了粮食,难道让人们啃树皮吗?据报道,有个欧洲老人这样说:“我本来过上了很体面的生活,我还可以度假。现在一切都变了,我甚至都支付不起电费和汽油费了。”欧洲本来是世人羡慕的地区,人们生活富裕,不愁吃穿,假期到处旅游。没想到地区冲突让欧洲人饥寒交迫,受冻挨饿。没有了石油和天然气,不能取暖,土豆都煮不熟。没有了粮食就烤不出面包。这让人们一下子认识到物质基础的重要性,一个是能源,一个是粮食,之外才是钱,才是银行和金融,如果没有了物质基础,一切就是空的。
英国贫民拒吃土豆
有媒体报道,英国贫民都不吃土豆了,因为他们支付不起煮土豆的燃料钱。英国有专门为接济当地穷人发放食品的慈善组织,叫食品银行。食品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前来领救济的人,不要土豆和其他根茎类蔬菜,他们会选择一包预先煮熟的米饭,而不要20分钟才能煮熟的生粮食,因为这些人负担不起煮土豆的燃料钱。
天然气价格上涨,对英国人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来食品银行的人大都处于相同的境地,靠最低工资生活,燃料价格上涨把他们推到了悬崖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由于汽油、柴油等能源成本增加,英国从食品到玩具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2022年2月CPI(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2%,为30年来最高,其食品价格的通胀率已逼近10%。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给英国贫困家庭造成了沉重打击。
因油价上涨,工人短缺,运输成本飙升,电费增加,英国人每月挣的钱都不够花了。英国人不得不在取暖和吃饭中做出选择。很多人别无选择,只能去食品银行领取食品,接受救济。更有甚者,英国有一款食品深受国民喜欢,就是炸鱼薯条,被称为“国菜”,连英国首相也非常喜欢吃。由于炸鱼薯条的原材料鳕鱼和葵花子油价格飙升,有机构表示,如果政府不出手干预,预计英国1万多家炸鱼薯条店超过半数会倒闭。照此下去,英国人连炸鱼薯条都吃不起了。
不仅如此,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很多英国人交不起能源费用了,一位已退休的英国妇女为自己支付不起天然气账单而哭泣。上个月她的账单是30英镑,这个月就是88英镑。从原先不到300元人民币,一下子增加到800元,这让一般家庭怎么支付得起。对这位英国老人来说,这份账单让她的生活陷入了危机。2022年,英国家庭的能源支出比2021年上涨了25%,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英国有500万人表示,他们无法承受2022年4月的能源价格上涨,20%的英国成年人表示,未来3个月内,他们可能会借钱或使用信贷来维系关键性支出。现年62岁的伯恩,是曼彻斯特一名工作了41年的工人,他表示自2021年疫情失业后,在整个2022年里,他一直靠食品银行生活,房子里长期只开一盏灯。现在,他担心自己已经付不起供暖费用了。
高昂的燃料费让英国人的生活受到负面影响,能源和食品价格高涨,对英国百姓来说是最大的生存危机。
多地拉闸限电,我国电力为何紧缺
2021年9月,因为拉闸限电,吉林、辽宁两省的居民反映,大清早停水停电,家里一滴水都没有,马桶冲不了,手机没有信号,完全上不了网,家里没电做不了饭。有道路因红绿灯关闭产生拥堵,有居民要爬20多层的楼梯,部分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有网友留言,看到限电通知后,下单买了100根蜡烛。东北民用限电,南方省份对工业用电进行了严格限制,较大企业被迫停工,也传出民用限电消息。我国电
力为何突然不够用了?
造成这次电力紧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供应出现短缺。2021年煤炭价格持续走高,9月16日到9月23日动力煤价格达到1,086元/吨,同比上涨了近一倍,较年初上涨56.26%。由于煤炭价格飙升,火力发电厂现在每发一度电都在赔钱。动力煤价格达到了多年未见上千元一吨的水平,严重偏离了电厂盈亏平衡点,火力发电厂发电越多亏损越大。
目前火力发电仍是我国发电的主要类型,2021年中国能源结构中火力发电占71.13%,在火力发电中,超过九成依靠燃煤发电,火力发电厂主要使用动力煤。但我国巨大的煤炭储量主要都是化工煤,动力煤需要进口,煤炭涨价增加了发电企业的成本,而国家电网的上网价格没有变化,所以发电企业生产越多亏损越多,限量生产就成了趋势。
第二,南方各省也缺电,南方主要靠水力发电,但2021年降水量很少,自然发电量不够。
第三,用电需求增加,加大了电力缺口。2021年我国制造业恢复势头迅猛。受外部因素影响,除中国外,全球主要的生产国工厂停工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印度和越南,海量海外订单纷纷涌入中国。2021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8.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同比增长28.1%。
这一轮多地拉闸限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在“能耗双控”的约束下,10个省的政府猛踩刹车。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拉闸限电都暴露了一个问题,即一些地方在采取拉闸限电措施时,手段过于简单粗暴。民生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拉闸限电,那就必须考虑普通百姓的生活需求,做到提前通知,让大家有所准备。
可喜的是,国家电网表态: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有不少人建议,停了城市灯光秀等一些耗电项目。大家要养成节电的好习惯,14亿人口的大国,每人哪怕节约1度电,就有14亿度电可用。还有那些高耗能的企业,一定要做好产业升级的准备。
高温席卷欧洲,为何不装空调
2022年夏天,欧洲多国遭受了历史极端高温的考验。英国多地出现了40摄氏度的高温,已打破历史纪录。要知道,英国夏天平均温度也就20摄氏度,突然间温度飙升了一倍,造成至少14人死亡,多起火灾发生。和英国隔海相望的法国也面临同样的高温,一些地方平均温度达到42摄氏度以上,受高温影响,法国西南部一片森林着火,过火面积达2万公顷,相当于6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面积,3.4万名居民被迫紧急疏散。受灾最严重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高温已致1,000多人死亡。忍受不了高温的欧洲人都去抢住有空调的酒店。
面对如此高温,英国伦敦交通局说,英国仅有40%的地铁装了空调,建议大家出行要带水,时刻保持水分充足,以免发生意外。法国媒体建议民众睡前可以把被单放到冰箱冷冻几小时,这样拿出来再用有助于降温。对此很多人好奇,与其这样做为何不鼓励大家装空调?
有调查显示,欧洲建筑物安装空调比率不足20%,有空调家庭占比不足5%。事实上,欧洲人空调安装率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安装费和电费很贵。法国巴黎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600欧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扣除税费后,一对夫妻到手大约2,800欧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而一台700欧元的普通空调,加上安装费,约占收入的1/2,如果是稍微大一点儿的分体空调,安装价格在2,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4万元)左右。法国这种情况在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都存在。就算有钱能装得起空调也交不起电费。2020年世界家
用电费排行榜排名前三的全是欧洲国家。2022年夏天电价飙升,数据显示,折合成人民币每度电大概2.76元,是疫情前的4~5倍,而我国的用电价平均每度五六角。
第二,安装手续麻烦。以法国为例,要在自家阳台安装空调外机,通常需要征得楼上楼下邻居及物业管委会的同意,如果富人想在自己的别墅安装空调,还要去市政厅办理,获得政府许可才可以安装。
第三,与地理位置有关。西欧国家温和湿润,四季差别不大。以伦敦为例,夏天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冬天很少有低于0摄氏度的情况。一年中高温天气没几天,确实不需要空调,最多买个电风扇就够了。于是,2022年夏天的持续高温让欧洲人措手不及。
第四,欧洲很多家庭不装空调是因为他们的环保意识比较强,在他们看来,安装空调会增加空气污染。空调排出来的热气也会导致气温上升,不利于环保,很多环保人士会自觉拒绝安装空调。
2022年3月以来,全球多地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打破了许多历史纪录。为何会出现如此异常的天气?业界一致认为,关键还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地球越来越像火球。早在2015年,世界各国就签署了《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全球变暖不仅会导致高温、暴雨和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还会造成电
力、能源、粮食短缺。
2022年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现象,也许就是地球发出的警告,世界气象组织近日表示,像本次欧洲热浪这样的极端高温未来将频繁出现,这一气候恶化趋势将至少持续到2060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减少碳排放。
四川太热了
都听过学生放暑假,你听过企业放暑假吗?2022年入夏后,四川多地出现40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突破历史纪录。成都有些写字楼因高温限电,部分企业开启居家办公模式,甚至有一些居民到古墓纳凉。因为用空调的人太多,导致用电量激增。
为了确保民生用电不进行拉闸限电,8月14日四川宣布,除攀枝花、凉山外的19个市(州),大量工业企业生产全停,放高温假6天。
作为水电大省、西电东送输出地的四川省为何会出现电荒?一方面是受高温影响。四川地处长江中上游,大小河流有1,400多条,有“千河之省”的称号。依托丰富的水力资源,当地能源结构以水力发电为主,约占全省发电量的80%。往年这时是丰水期,由于发出的电远高于用电量,水电站还会被迫放弃多余的水力发电量,数据显示,2016—2020年,四川年均弃水力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谁承想,2022年四川遭遇60年一遇的高温,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少了51%,水力发电看天吃饭,降水少了,供电就会下降。天气热了,开空调的人多了,用电量就会越来越大,当时四川日用电负荷已达6,500万千瓦时,接近经济大省广东的一半了。
另一方面,四川还要承担“西电东送”的任务。西电东送是指西部省份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华东和京津唐地区。截至2022年上半年,四川累计对外输送水电1.35万亿千瓦时。这些电足以满足上海8~10年全社会的用电需求。而四川在出现电荒时能不送或少送吗?答案是不能。在全国能源一盘棋的战略下,四川输出的电量由国家统一分配,省外和省内有固定分配比例,并不是省内用不完的电才输送到省外。不过好在后来来自13省(市)的50台应急发电车陆续抵达四川,支援四川供电,这一举措缓解了当地的电荒。
这次四川限电是发电少了,用电多了,而对外输送的电不能少,这是叠加因素造成的。但靠停工限电让电于民,只能是短暂应急,2022年因为疫情,企业生产经营本身就受到了影响,又因电力不足,一些企业停工放假,这对企业及当地经济来说是难上加难。有数据显示,此次限电导致新能源电池的一种重要材料——碳酸锂产量减少了约1,120吨,占行业比重3%;重要化工原料氢氧化锂产量减少了约1,690吨,占行业比重约8%。更重要的是,四川是我国制造产业的重要区域,好多能源化工和电子信息企业在此设厂,四川限电停产,整个产业链也会受影响。
四川限电也给其他省(市)敲响警钟,如何应对电荒这样的突发情况。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储能技术,把平时多余的电储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用。目前电化学储能是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储能技术,锂电池更是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特高压输电的主要特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远和电压高,大大加强了各地电力调配的效率。最后,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没有完全成熟时,还是要保证火力发电的能力,以作为备用和应对突发情况。
俄罗斯切断天然气,欧洲还能撑多久
2022年9月,俄罗斯正式宣布对欧洲输气的北溪一号“无限期关闭”。这条管道东起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2021年经由这条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占到欧洲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总量的35%左右。
北溪一号无限期关闭消息一出,9月5日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度暴涨30%,达到每千立方米2,800美元以上(接近每立方米20元人民币)。
相较于冲突前的每千立方米300美元,上涨了近10倍。现在欧洲人已开始劈柴取暖,德国以前火葬场一炉烧一个人,为节约能源现在5个人一起烧。捷克首都布拉格爆发了7万人的大规模示威游行,欧洲其他国家也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政府控制能源价格的飙升。
面对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法、德这样的大国短期还能承受,但捷克这样的小国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超过60%,一旦断气根本受不了。按往年的情况,欧洲从10月开始就会进入冬季。但一些科学家认为,2022年欧洲夏天遭遇极端高温,冬天与往年相比可能会更冷,到那时天然气的价格会更贵。从表面上看,欧洲能源危机是因为2022年初俄乌冲突导致的,其实这是美国精心策划的对欧洲经济的掠夺。
美国一直想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供应商,这场战争正好给了美国机会。有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每天约9,600万立方米。而2022年每天增加到1.95亿立方米,新增的(每天)1亿多立方米的进口量大部分来自美国,进口价高于市场价10倍。2022年,仅天然气这一项美国就从欧洲多赚了上千亿美元。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想赚更多钱,就会加大援助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力度,让欧洲和俄罗斯关系更紧张,进而导致欧洲出现严重的后果。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出逃。面对涨上天的能源价格,欧洲企业和工厂开工一天就亏一天,出路除了倒闭就是出逃到稳定安全的地方,美国就成为首选,这让美国经济受益,欧洲经济受损。
第二,欧元贬值。受战争影响,大量资金从欧洲出逃,欧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截至2022年9月6日,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0.99美元,创20年来新低。欧元大幅贬值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国际商品更贵了,需要花的钱更多了,而美元大幅升值,则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升值了。通过汇率贬值,欧洲财富回流到美国。当下欧洲面临着经济衰退、政治动荡、通货膨胀三座大山,欧洲已成为一个巨大且危险的火药桶。留给欧洲的时间不多了,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的寒冬怎么度过?欧洲还有什么路可走?要么用骨气挺过这个寒冬,要么恢复和俄罗斯的关系,让经济回到正常轨道。当然,也不排除第三种可能,就是在美国的逼迫下,和俄罗斯彻底闹僵,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