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汪道涵卸任上海市长,万里问谁他接任合适,他说:江泽民

1985年,汪道涵卸任上海市长,万里问谁他接任合适,他说:江泽民

00:00
10:19

1985年,已经70岁的汪道涵即将卸任上海市市长一职,对于谁来接任他的职务,中央十分重视,专门派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来征求他的意见。万里向汪道涵提出了好几个很有竞争力的人选,但他都不满意,最后他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江泽民。”

汪道涵和江泽民的交情可以追溯到1949年,这年9月的一天,时任华东工业部部长的汪道涵到上海益民食品一厂视察,汪道涵发现这家食品厂虽然陈旧,但十分整洁,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一个很有潜力的年轻人——江泽民。

当时江泽民年仅23岁,但已经是工厂的党代表了。江泽民在向汪道涵汇报工作时,提供了一份有关获取原材料和商品销售新思路的详细报告,其中就包括创造光明品牌、用光明牌冰淇淋和美国的美女牌冰淇淋竞争的过程,汪道涵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汪道涵曾这么评价自己对江泽民第一印象:“江泽民充满了活力,他干劲十足,精力充沛,是个工作勤奋的专家。他是党员,而且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我觉得他前途无量。”

后来江泽民的成长轨迹也印证了汪道涵的判断,1982年,他在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一年以后,他又被提升为电子工业部部长。汪道涵卸任之时,江泽民已经经历了多个岗位的历练,有过30多年的管理经验,又是几个领域的专家,确实是接任上海市市长的最合适人选。

最终中央同意了汪道涵的意见,不久后,江泽民被正式任命为上海市市长。江泽民上任前,汪道涵告诫他说:“不要期待桂冠,做上海市长,就像是当总务科的‘总管’。”

江泽民回答说:“当1200万人民的总管,我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年秋天,江泽民带着家人搬进了位于康平路的上海市委大院。搬家这一天,江泽民和家人忙到很晚,晚上他对秘书说:“搬搬弄弄,怕是没有时间自己烧饭了。这样吧,就请食堂为我家一人来一碗盖浇面吧,别的什么也不要弄。”

秘书问道:“面条烧好以后,要不要给送过来?”

江泽民摆摆手说:“不要添麻烦了,我们自己到食堂吃。”

江泽民上任以后,工作作风非常务实,他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首先阅读或听取汇报,然后倾听专家的意见,接着进行现场调研,最后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或要求了解进一步的情况。

由于工作太忙,江泽民经常来不及回家吃午饭,他便去食堂买一碗盖浇面,解决午餐问题。时间长了以后,江泽民得到了一个“面条市长”的雅号,但他从没有为此而生气。

和江泽民一起共事的上海市副市长叶公琦曾这么评价过他:

他很透明,怎么想就会怎么做,有些高级干部摆架子,但他从不,他总是脚踏实地。

江泽民在主政上海期间,非常关心民生问题,为老百姓做了大量的实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缓解市内交通拥堵问题

江泽民在到任的第二天,便身着便装,悄悄地走到人群中,去检查上海糟糕的交通状况。当时上海的交通,不仅路网系统不完善,人均道路面积居国内各大城市之末,而且标准偏低,设施严重老化,很多市民都反映:上下班挤车太难了。

江泽民经过大量调研后,在1986年的一次市长办公会议上,提出了解决交通问题的三条思举措:

一是发展公共交通,主要是增加道路面积,增加车辆,提高运能,同时加强管理。1986年至1988年,上海共开辟和延伸公交路线52条,并增加过江轮渡等,逐步推行市中心货车夜间运输等,大大增加了整个城市的运输能力。

二是开展职工“两调”工作,解决上下班路远职工的困难。所谓“两调”,就是通过职工工作单位的调动或住房的置换,使他们的工作地点与住房近一些。截至当年年底,全市为1.2万名职工就近安排了工作、3800多户居民调换了住房,这样便解决了1.6万多名职工上下班路远的问题。

三是调整机关工作人员的办公时间,市区的党政机关一律9点上班,6点下班,避开企事业单位职工上下班的高峰时段,这一举措一直延续至今。

这三条措施出台后不久,上海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很快就得到了改善。

解决物价上涨问题

1985年至1988年,上海零售物价指数持续上升,其中市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食品价格上涨。江泽民对此也深有体会,1985年10月的一天,江泽民来到上海的一个菜场微服私访,他发现黄鳝已经卖到了3元8角一斤,一位老太太买了半斤,嘴里却不停地发牢着骚:“这么贵,吃了成神仙啦!”

另一位顾客也跟着抱怨:“看,市长来了啥事未干,首先涨价。”

江泽民听后十分难受,他感叹说:“上海这么个大城市,如果市民的小菜篮子保不住,就很难稳定。”

江泽民认为,平抑物价,首先是保证供给,只要供给多了,物价自然平抑。1988年,上海召开副食品工作会议,江泽民在会上正式提出了“菜篮子工程”的概念,他说:

各级党组织要动员全市力量,继续抓好农业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力争今年郊区农业有一个好收成,保持菜篮子价格的基本稳定,同时要确保20种左右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这是上海今年经济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在保证副食品供给的同时,江泽民还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他要求严格控制连锁涨价。在江泽民的努力下,到80年代后期,上海的物价终于趋于稳定。

解决小孩入托入园上学难的问题

80年代初,我国进入了生育高峰,从1984年开始,上海的托儿所、幼儿园全部爆满。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小孩入托入园是头等大事,一旦不能解决,矛盾将十分尖锐。

1986年初,江泽民决定把解决小孩入园入托当成政府的一件实事来办。市政府发文要求各区县、社会各方面积极努力,解决入托入园难问题,并要求有条件的企业、街道、高校、医院也要兴办幼托机构。

在解决小孩上小学难方面,江泽民要求通过扩班、加快危房校舍改造和加层、加快新校舍建设等几项措施,保证了小学的全日制办学。

江泽民做的这一实事,在年终的市民评议中得分最高,可谓是充分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肯定。

从1985年至1989年,江泽民在上海工作了整整4年,当然他为上海做的远远不止上述几件事,正是因为他在上海工作期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也为他日后到中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月雪38

  • 1330358xddh

    发牢着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