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办展.mp3

开放办展.mp3

00:00
16:36
我2012年左右去过故宫博物院,那时候真的像单院长描述的,人们挤在不大的空间里面,买票、验票、安检、存包,还没进入故宫,体力和心情已经消耗了很多。身处那样的氛围,当时的我只是感叹景点火爆,但从没有意识去思考这个现象其实可以改变。 这堂课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管理改革,很多细节的描述,比如环境整治,女性洗手间的优化,休息座椅的设置,垃圾不落地的规定,观众的分流限流等等,每一个都是站在观众的角度,扎扎实实解决问题,亡羊补牢,苦练内功。再加上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施,大张旗鼓多渠道多手段的宣传方式,专业的文物修复技术和团队,如今呈现出更壮美的故宫。七年,故宫可以变化这么多,听课的同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2021年的出行计划,就是要再去一次故宫博物院。 1.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把工作当学问做,把问题当课题解”。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虽说是老单位,但不允许每年的工作水平在同一阶段上徘徊,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提升。提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不能总是绕着走,总是回避。争取像解决难题一样把它解决了,之后就可以大踏步的再向前一步。反思自己,缺少这样一种执着,明明看到很多问题,但总能找到推迟行动的理由,回避困难。 2.故宫成立文物医院,成立多个研究所,其中90多岁、80多岁、70多岁的老先生还在工作,身边有两三名年轻学者一起工作,他们的经验、精神传承下去。这才是真的把工作当事业做,而我身边的同事,快到退休年龄就开始筹划进入退休生活了,恨不得退休前一两年就把工作完全交接出去,好像年龄到了50岁就真的很老做不了什么了,这才50岁啊,才是人家90岁还在工作的老先生年龄的一半。 3.通过将故宫的影响力做大,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报考故宫,然后百里挑一,找到理解和热爱故宫事业的员工。对于老员工,通过不断的故宫再教育和故宫成果的展现,让大家对自己的单位都有自豪感。所以故宫虽然工资低于平常单位,但员工士气很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推动他们不懈努力的往前走。文化和氛围对人的影响很大。 管理改革很难,会遇到内外部很多阻力和挑战,不改革停滞不前又会错失很多机会。单院长2012年到故宫博物院,最开始是走在观众中间反复地尝试,发现那些严重的问题,听到一些抱怨意见,之后逐一攻破。记得我2014年刚刚入职,是从一线营业员做起,当时自己深入基层,真的会发现很多问题,用户有抱怨提建议,感觉有道理的我会记录下来,现在看回去那些都有很大价值。现在脱离基层比较久了,反而有时候找不到目标,摸不清重点,惯性思维严重,提醒自己要多听基层的声音,多听用户的声音,这个是做好服务提升服务的基本,推动改革或许可以选择从解决一个小问题开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