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4:台湾本属中国版图,必须解决台湾问题

康熙14:台湾本属中国版图,必须解决台湾问题

00:00
11:20

平复三藩之后,台湾问题就成为康熙的下一个目标。顺治末年,明朝遗臣郑成功由于不肯归附清朝,一直在东南沿海开展抗清斗争。后来挥师渡海,向台湾转移。当时,台湾还控制在荷兰殖民者手中,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从此结束了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揭开了郑氏家族统治台湾的历史篇章。

郑成功当时转移到台湾的目的,就是不投降清朝,不剃发易服,永远做忠于明朝的属臣。清朝从顺治时起就多次与他进行过交涉,许诺给他封官赐爵,也允许他拥有自己的军队,但郑成功始终没有接受招抚。只可惜,郑成功在进入台湾的第二年,就是康熙元年五月就去世了,年仅38岁。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二是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成为民族英雄。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主政。

清朝虽然经常感受到郑氏政权的威胁,但是毕竟双方有大海之隔,当时的航海技术又不发达,如今我们看来浅浅的台湾海峡,在当时却显得难以逾越。加上满人来自东北,在崇山峻岭之间策马驰骋如履平地,但对茫茫的大海却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而海战的经验就更是缺乏,因此不少人把海峡视为天堑。这也是清初对于郑氏集团多采取招抚政策的原因所在。同时,清朝还采取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东南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五省全部都“迁界禁海”。就是让沿海居民都内撤五十里,不许有片帆入海。就是执行了经济封锁,切断台湾与大陆的任何联系,以使其坐以待毙。但是,海禁政策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郑氏与大陆的联系,但是也将沿海居民害得很苦,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严禁沿海百姓下海捕鱼,必然导致他们的生活愈发艰难,也阻断了当时的海外贸易,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长期这样严格的施行海禁政策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清朝必须解决台湾问题。

康熙想要收复台湾,也不是在平三藩以后才决定的事情。早在三藩之乱前,他就把一个人召到北京,让他面陈进兵台湾的大计。这个人就是施琅。那么施琅是什么人呢?施琅,生于明朝天启元年,福建晋江人。青年时期,曾经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手下,后来又跟随郑成功作战,由于他从小习武、武力高强,又有才智和计谋,在郑氏家族反清复明的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曾是郑成功非常器重的左膀右臂,用施琅自己的话说,他与郑成功有“鱼水之欢”,可见两人的关系一度非常好。可惜后来由于一些小问题两人逐渐开始发生分歧,渐行渐远。有一次施琅犯了一个错误,郑成功就把施琅以及他的父亲和兄弟全都囚禁了起来。施琅在部下的帮助之下成功逃脱,从此与郑成功脱离了关系。而郑成功一气之下就把施琅的父亲和弟弟给杀害了。施琅一向重视亲情,与父亲、弟弟的感情都很深,郑成功的这一举动让他悲愤不已,于是就投靠到清朝这边,并发誓要剿灭郑氏,为家人报仇。其实,郑成功在杀害施琅的家人之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颇为懊悔,说:“吾不幸结此祸胎,贻将来一大患。”的确,最终攻下台湾、结束了郑氏家族统治的,正是施琅。

施琅投靠到清军这边后,勇敢作战,一再立功,但毕竟他和郑氏家族的渊源很深,刚才我们讲了,施琅先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手下,后来郑芝龙投降了清朝,施琅也跟着郑芝龙一起投降了清朝。但郑成功并没有跟随父亲投降清朝,他很欣赏施琅,就找人劝说施琅离开清军、跟随自己。大概当时施琅在清军这边也没有受到很好的礼遇,就接受了郑成功的邀请,回到郑成功的手下,继续从事抗清运动。对于清朝而言,施琅曾经降而复叛,如今再次由于和郑成功闹翻而投降过来的经历,的确很难对他充分的信任和重用。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施琅在清军中英勇作战,立了几次大功,他还特别善于招抚,把郑成功手下的一些将领都招降过来。总体统计的话,施琅先后斩杀、擒获、招抚的郑家军就有万余人。所以施琅很快得到升迁,成为同安总兵。有史料记载,施琅此次得到升迁,还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苏纳海。

苏纳海大家还记得吗,就是因为抵制换地而被鳌拜处死的户部尚书苏纳海,此时苏纳海担任的是兵部尚书,他认为施琅是真心为清廷效忠,同时也是最为适合担任此职的官员,因此向朝廷保荐了施琅。有了这位满洲尚书的保荐,施琅终于得到了清廷的信任。此后,清廷有意加强水师建设,这就让熟悉海上形势和潮汐风浪情况的施琅再一次得到升迁的机会,升任福建水师提督,成为统领一省水师的最高官员。由于当时朝中一些大臣仍然主张对郑氏集团继续实行招抚的政策,施琅就上书坚决反对招抚,反复向朝廷建议尽快出兵台湾,只有使用武力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康熙七年,清廷下令施琅入京。关于施琅的入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则认为,清廷到这个时候仍旧对施琅不能信任,特别是康熙亲政之后,马上就要着手做一系列大事,除鳌拜、平三藩,这个时候把施琅放在东南沿海不能放心,所以特意把他召到北京,给予内大臣的虚职,闲而不用,解除皇帝的疑虑。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当时朝廷在施琅的建议之下,决议要攻打台湾,于是召他进京详细商讨进兵事宜,只不过施琅进京之后,正好赶上除鳌拜、平三藩等大事,朝廷一时无暇再顾及台湾问题,所以让施琅在京城一待就是13年。直到三藩平复之后,台湾问题就再次进入康熙皇帝的议事日程。不过,考虑到海战不好打,而且国家刚刚经历了八年的内战,所以康熙起初还是主张以招抚为主,表示只要郑氏愿意归顺,各方面的条件待遇都会很优厚。但是对于郑经提出的按照朝鲜的先例,就是将台湾也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来看待,康熙始终予以坚决否定,说“台湾本属中国版图,又都是中国人,岂可按外国例!”体现出康熙一直将台湾看做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坚定思想。

到康熙二十年,郑经突然去世,他的儿子和部属为了争夺王位而明争暗斗,相互残杀,最后年仅十二岁的次子郑克爽继位。很多人都认识到这正是一举击破郑氏的最佳时机!但是对于武力收复台湾,清朝大臣们的意见并不一致。反对者仍然认为,朝廷刚刚平息三藩之乱,天下初定,应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不宜马上再开兵端,况且“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就是海战的胜负是很难预测的,不应该打没有胜算的战争。甚至有一些人还怀疑施琅的忠诚度,认为施琅本来就是郑成功的人,难保没有二心,如果派他去台湾,那就是有去无回。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施琅的同乡,也是福建人的内阁大学士李光地。李光地向皇帝陈奏,施琅与郑氏有世仇,“其心可保”,而施琅又最为熟悉海上的形势,人也有谋略,因此没有人比施琅更合适担任其收复台湾的重任。李光地的建议让康熙坚定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决定恢复施琅的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另外给他加上宫保衔,命他统率大军进取台湾。那么,施琅收复台湾的战争进展如何?他是否会借此机会公报私仇呢?我们讲在下集为大家讲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东镇沂山

    施琅:我与郑成功有雨水之欢。郑成功:你什么意思?杀了他全家!

  • 辣椒炒花椒香

    这一集没有文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