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圈内最重磅的消息当然就是“基金降费”了。
1、新注册的产品管理费不超过1.2%,托管费不超过0.2%,之前主动型基金的管理费普遍是1.5%,托管费是0.25%。换句话说,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等收入至少要下降20%。
2、部分头部基金公司7月10日(下周一)开始下调部分存量基金费率,涉及的基金实在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念了,大家可以打开基金平台-查询公告栏-自己看。
我组合内也有几只基金上榜单了,下周一就能享受这费率优惠。但没有上榜单的话,也不用着急。其余存量基金的管理费、托管费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就剩半年时间了,如果为了节省管理费而换基金,这一买一卖的申购费和赎回费可就不划算了啊。
这事情还没有完呢,除了降低公募基金的费率水平。降低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将于2023年底完成,规范销售环节收费预计于2024年底前完成,到2025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将较2022年下降约26%。
前段时间报考大学专业的时候,我就跟大家分享过金融行业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我是真心给大家建议的,但最终怎么选还是看各位自己选择�
基金降费率这个事,在我看来,有用但作用不大。
管理费从1.5%降到1.2%,对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来说,收入是减少了20%。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这0.3%短期内没有什么差别,股票基金3分钟的净值波动就不止这个数了好吗
原本一年亏20%,管理费减少后变成一年亏19.7%,这就好比鲸鱼吞小虾,还不够塞牙缝的。
目前还有两个问题比基金降费更需要解决的:
1、宣传问题
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是管理费,基民的主要收入是投资收益。所以基金公司天然就有做大基金规模的意愿,规模做得越大,收入就会越高。当然,投资收益越高,名声大了,规模也会大。
但是做业绩不光要看实力,还要看经济和市场。如果经济差,市场差,股神巴菲特来了也要亏。在美国经济大萧条、金融危机的时候巴菲特也都亏钱。但是基金规模还可以靠销售做大。比如“造明星基金经理”,比如在“地铁上卖基金广告”,所以做规模相对比做业绩,是会更容易,更可控一些。
我不是卖广告不对,而是卖广告的时机不对。大家想想,什么时候“造明星基金经理”?什么时候地铁,电梯开始出现大量基金广告?2021年。
顶部的时候拼命做广告,底部的时候鸦雀无声,这基金宣传跟我们一直以来提倡的价值投资是完全相反的啊。我作为专业的投资者会懂估值,知道顶部少买,底部多买。但普通人他们懂吗?不就是很多都是看了广告才买的吗?不就是因此被套在顶了吗?
这个问题不解决,下一轮牛市过后还会是现在这副熊样
2、酬劳问题
刚才说了,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是管理费,基民的主要收入是投资收益,所以两者的利益本质上有冲突。有朋友就建议,基金公司放弃管理费,从基民的投资收益里面分成。比如说亏钱了,基金公司颗粒无收。但如果基金当年赚20%,可以从里面提成10%也就是2%作为管理费。
这个想法看似很好,但也有多方面问题。
基金不赚钱的时候,大家会觉得这1.5%/年管理费很多。但是当基金赚钱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这1.5%/年管理费不多。我们以最多人喜欢的张坤为例,�图是他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过去五年收益数据。
我们就以最简单的算法,五年管理费就是1.5%*5%=7.5%,对吧
但如果按照收益提成法,2021-2023年虽然没有管理费,但2019年的管理费是55.12%*10%=5.5%,2020年的管理费是95.09%*10%=9.5%,简单加起来就是15%。
如果这个时候,大家建议基金公司选择“业绩提成法”,那基金公司反而很开心。为什么?因为现在这个估值位置就是跟2018年很贴近,接下来是牛市的概率远大于熊市,基金公司赚到的分成可能大于1.5%/年的固定管理费。
等到行情火爆的时候,可能又会有人投诉基金公司空手套白狼,利用业绩提成赚走基民的血汗钱了,呼吁改回每年固定管理费费率
两种办法没有绝对的好坏,看各位的选择。
②基金公司运营是有固定成本的,比如投研费、数据费、员工基本工资等。如果真让基金公司在基金不赚钱的时候颗粒无收,那基金公司离倒闭就不远了。还是用回刚才的例子,美国经济不好的时候股神也要亏,总不能说巴菲特亏钱就是躲在办公室里喝可乐啃手指没干活吧。所以,基金管理费率也不能说直接归0。
最后,我给出我的一些小建议。
1、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不要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做违反“价值投资”的事情。
就以我自身为例,虽然这几年我在投资上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是整体我是坚持在“底部多买,顶部少买”。虽然跟投我组合的朋友过去两年我也没赚到什么钱,但也亏不了大钱。除了靠调仓优化,就是“底部多买,顶部少买”。�图就是我投资组合的基金账户图。
如果为了吸引更多人眼球做大基金规模,在行情顶部的时候才卖广告,那最后一定是会出问题的。行内一直有句古话叫“基金好卖不好投,基金好做不好卖”。为了短期冲规模做广告,长期就是会给投资者带来亏损。
2、不要一刀切,固定管理费、业绩提成法、浮动管理费等多种收费方法都出一些基金,让投资者自己选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就像我刚才举例的,虽然业绩提成法,长期看会让投资者少赚,但因为业绩提成法让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更加绑定,部分朋友就是更喜欢啊,愿意付出更多管理费啊,那多说也无益。
今晚文章篇幅有限,其他建议,欢迎各位朋友补充
......
做短线投资![](http://s1.xmcdn.com/css/img/face/d_xixi.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