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尽力而为心坦荡。
我们要介绍《论语‧子罕篇》的第14、15、16三章。
先看第14章,原文是: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意思是︰
孔子想到九夷生活的地方去住。有人说︰“那种地方很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去住的话,怎么会简陋呢?”
这是第二次孔子想离开中原地区了,第一次是想到海外去,还说过跟随去的,大概是勇敢的子路(〈公冶长篇5.6〉)!本章则说想去九夷。那是古代所谓的东方的九种民族,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齐、鲁南方的淮夷之地,二是指再往东去的朝鲜半岛。
孔子想到的可能是去朝鲜半岛,因为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前往朝鲜半岛的是,孔子所推崇的箕子(〈微子篇18.1〉)。箕子在商朝灭亡之后,因周武王之请,而为他讲述了《尚书‧洪范篇》的内容,后来箕子移居朝鲜,据闻今日朝鲜半岛上,还有箕子墓与箕子庙。
在《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周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就是把他封在朝鲜,不以他为臣。箕子远赴朝鲜,正可教化当地的百姓,孔子欲居九夷,他心中想的可能是箕子的作为。
于是,听到孔子有此一想法的某人就说了:那种地方简陋、文明程度低、教化水平有限,如何能去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首先,君子对于生活条件,原本不在意是简陋还是先进;第二,君子去住的话,在推展教化与提升文明方面,正可以施展长才,所以,重要的不是某个地区陋不陋,而是君子居不居。孔子在此也自认为是个君子,这一点自信,孔子还是有的!当然,本章也是一次感慨之词,孔子并没有真的移居九夷。
由此可知,理想无法实现,才是君子的心中之痛。
接着,看〈子罕篇〉第15章,原文是: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意思是︰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可以改正用乐的错误,使雅与颂各有适当的安排。”
本章背景应在鲁哀公十一年左右,孔子68岁从卫返回鲁国。他在周游列国期间,并未放下研究工作,当时,周礼在鲁国保存得不错,但是《诗》与《乐》仍然残缺失序,孔子在整理《诗》、《书》,修订《礼》、《乐》,在音乐方面,他在各国做了类似田野考察的工作,收集了可贵的资料。由此可以改正用乐的错误,并使《诗经》里的雅与颂各有适当的安排。
至于详细的内容,无从察考。
最后,看〈子罕篇〉第16章,原文是: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意思是︰
孔子说:“在外服侍有公卿身分的人,回家侍奉长辈亲人,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因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做到这四件事,其他一切与我有何关系呢?”
本章提到四件事,而结尾是“何有于我哉”?这句结语与〈述而篇7.2〉提到三件事之后的结语相同。
我们在〈述而篇7.2〉听到的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三件事,都做到的话,其他一切与我有何关系呢?前面所列的三件事,应该是孔子全副心力放在教与学,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阶段,认真做好手边的工作,尽好当下的本分,实在不必去考虑其他的一切。
现在,本章的背景是孔子在某一时期,以丧祝为主要的工作,然后综合日常生活所做的一次省思,我们简单做个分析本章提到的四件事。
第一、出则事公卿。
出与入相对,“出”指出门在外;“入”指回到家中。所谓“事公卿”,这里所谓的“公卿”是指有公卿身分的人。古代的公卿退休之后,回到乡里闲居或从事教育工作,他们的服装与平常的百姓不同,正如〈子罕篇〉稍前(第10章)提到过的冕衣裳者。孔子见到这样的人,有机会则主动服侍他们,以表示心中的尊重与敬意。
第二、入则事父兄。
回到家中时,所谓的“事父兄”,是指家族中的长辈亲友。孔子之父,在他三岁时已经过世,他的兄长孟皮也较早过世,以致于在〈公冶长篇5.1〉,孔子必须为侄女主持婚配之事。在此所谓的出与入,是日常生活的作息。
第三点比较重要了,丧事不敢不勉。
说这句话,如果与工作无关,实在有些不知所云了。所谓“不敢不”,意指从事某种工作久了之后可能习惯了,容易松懈、大意而有所疏忽,因此要提醒自己:不敢不尽力而为。
如果按以前很多学者的说法,把最后那一句“何有于我哉”?说成“很容易或是很困难”,那么,与这里所说的“不敢不勉”,实在很难联系了起来。我们由此可以断定,孔子有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为人承办丧事。
在〈乡党篇〉有一章(第22章)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就是朋友过世,没有人料理后事,孔子知道之后,就会说:“我来负责丧葬之事。”而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经过卫国,有他的朋友司徒敬子过世了,孔子参加他的丧葬活动,并且担任丧祝。
还有第四点是,不为酒困。
鲁国位居山东,冬季寒冷,饮酒为保暖御寒,必须的!但孔子从不喝醉,不因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在〈乡党篇10.8〉也说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他喝酒没有特定的量,但绝不至于喝醉。像“不为酒困”这句话,更不能就它是容易还是困难来说,而只能就孔子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约束而言。
因此,最后所谓的“何有于我哉”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孔子可以做到上述四件事,那做到这四件事之后呢,其他的一切与我有何关系?
孔子的说法,除了可以关连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篇8.14〉)之外,也示范了我们要为当下的工作与生活负责。能做到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尽力而为,心胸坦荡,天下其他再大的事,又与我有何关系呢?这也是他乐天知命的表现。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人生修养靠自己。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天命是有增有减的,故必时时谨慎。道在本上成,本分当对了,就是道,久则通天。(善人)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