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20:朱元璋的理想

《显微镜下的大明》20:朱元璋的理想

00:00
14:14

书接上回,我们说到大明新成立没多久,朱元璋就进行了一次全国人口大普查,这是自宋末至元末一百多年来,中央政权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清点天下人口多寡。这也让大明朝对天下的掌控力远超之前的朝代。而这项工作,此后也成了大明朝的长期性工作,每十年一次,每次锻造新的黄册。


故事从这里继续。


一转眼到了洪武十四年,距离大明第一次人口普查已经过去了十年,差不多到户帖更新的时候了。


朱元璋是有大理想的人,他要的不光是天下透明,还要触手可及,要让政策,落实到每一个人。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想达到细致而全面的控制,太难了。在本书的第一个故事中,我们就提过,有句俗话叫皇权不下县;意思是皇权很难真正地管到基层。


所以很多地方上的纷争、小灾荒,其实都是由当地的乡绅、豪强以及宗族等来解决的。


就像在“龙脉保卫战”那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连征收赋税这种事,官府有时候都可以下放,丢给包税人,自己只是坐等收钱。


这种让渡管理可以保证统治效率,但也给了地方小团伙做大做强,形成和皇权对抗的机会。


小团伙变成大集团,他们必然会为了自身利益,对中央朝廷的指令进行过滤,对自己有好处的,加码执行,对自己不利的,蓄意扭曲或者对抗。


在明初那会儿,这个问题格外严重,主要还是前任元代的烂摊子太大了,粗放型管理持续了一百多年,地方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圈。


那中央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制度。


十年之前,户帖的推行起到了一点改善局面的效果,但朱元璋当时做了诸多让步,心里其实很不痛快。现在,十年过去了,是时候放手来玩把大的了,他决定对基层组织下一次狠手。


他给这一次的普查行动设了两个目标:


第一、击破挡在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利益集团,提高对基层的掌控力;第二、避免高昂的管理成本。

改革是需要花血本的,如何花小钱办大事呢?朱元璋胸有成竹,他早就排兵布阵,想好了切入点,那就是江南的湖州。


原来早在户帖制推行的洪武三年,朝廷便已经在湖州府悄悄搞了一个平行的试点工程,叫作小黄册。不是那种小黄册,不要发挥想象力!


这个小黄册和户帖截然不同,是以“图”为基本行政单位的。


一图之内,共有一百户人家。每十户人家编一个组,称为一甲,再从中选出一户作为一甲之首来管理这个小组,这样一百户人家正好安排十个甲首。


十个甲首里再设置一位里长,为一图的最高长官,负责掌管这十个甲首,里长可以直接向县级衙门汇报工作。不过,里长和甲首都是没有政府编制的临时工。


既然是临时工,也就说明,无论“甲首”还是“里长”实行的都是轮换制,任期一年,十年刚好转一轮,这个制度就叫作“里甲制”。


十年为期,一图之内的每一户人家,一定会有一年担任甲首,也有机会担任一次里长。而这一百户人家,会统一编入一册户籍档案,这本户籍档案就是“小黄册”。


“里甲制”等于把从前独霸一方的圈层完全打乱了,首先是强行划分版图,把一些体量庞大的家族给分割开来,然后“土皇帝轮流做”的模式,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个别人再想抱团就难了。


朱元璋的算盘打得是巧妙,皇权下不去,那我就把你们的权力切割切碎,分散给更多人。而基层的分散,反而让中央的权威回来了。


更绝的是,无论里长还是甲首,都是从一图的百姓中选出来的。他们没有公务员编制,自然没有工资,要做点什么事,也没有政府拨款,都只能是由集体公摊。


看看,这对官府来说,既不需要承担人员成本,又达到了管理基础的目的,这不就是花小钱办大事。


这个里甲制度率先在湖州试点运行,然后又在东南几省试运转了十年,效果相当不错。既然这条路走通了,那朱元璋就有底气了,于是也就有了洪武十四年的普查大改革。


那么,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全国版的“里甲制”,这是以湖州版为基础的2.0升级版。新版本把原来一图内的一百户,改为了一百一十户;其余细节上也做了很多改良。具体就不详说了,我们就说在所有改动里,最醒目也最深刻的一个变化就是:里长和甲首的职责从最初的“催缴赋税”上多了一个职责,徭役。


中国老百姓历来要承担两个义务:一个是税赋,一个就是徭役,也就是要出人力,给政府免费打工。徭役对百姓的压迫,其实比税赋更可怕,出人又出力,没钱也不管饭。


2.0版的里甲制中,里长和甲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一脸不情愿的老百姓去轮流服徭役。规则是每年派出一个甲的十一户,去应徭役,十年转完一圈。这样,徭役就可以公平地摊派在每一户头上。


而且逃避徭役是有连坐之罪的,一户逃逸连坐处罚整一个甲,一个甲出了问题,株连整个里。这样一来,民众便会彼此监视,无形中替官府做了监控工作。


看起来,好像万无一失了。当然不。任何权力,都是需要制衡的,哪怕是一甲一里也不例外,哪怕人人都有机会管事也无法杜绝徇私枉法。


朱元璋又开始琢磨,他煞费苦心,想到了几个制约装置。


第一个制约装置叫作老人制,也就是在当地选拔年龄大而且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平息乡里争讼的裁决者。凡是民间相争的一切小事,都必须先由里老人调节,越级报官者,挨板子。这个规则我们在上一个杨干院律政风波的故事里也提到过。


那第二个制约呢,就是朝廷下发了一本里甲工作手册,里面详细解释了里甲的工作职能以及各种规矩,算是基层的准法律条规。


第三个制约则是设置了一个叫“粮长”的职务。粮长主要担负土地丈量、农事生产等事务性工作,地位相当于是里长、甲首之上的一个非正式主管。


这样整套里甲制,小屁官轮着做,且有里老掣肘,还有基层法规约束行为,最后还要应付粮长。这样,基本没有徇私舞弊的机会,也很难把自己的小算盘打起来,确实精妙。


好了,规则设计完毕,那就开干吧。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朱元璋搞的这个“黄册”,到底跟最初的“户帖”有什么区别吧?毕竟,这里面可全是朱元璋的小心思。


首先,从史料来看,黄册比户贴,多了一条里长轮值信息。


别小看这条信息,它的意义还是蛮大的,因为写明了里长、甲首的轮值年份,也就锁死了他们的徭役安排。换言之,黄册最重要的功能,不只是户籍登记,更在于强化徭役管理。


从此以后,官府编排的徭役表就有了依据,调动百姓去服各种徭役,一步了然,谁也跑不了。


第二个决定性不同,户帖是静态档案,它体现的是洪武四年的户籍状况。但人口会增减,财产会变化,黄册每十年一造,体现的不光是数据,更是一种变化趋势。


因为户籍页面上,还分别写着: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它们之间还有个公式,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翻译来说就是,上期数据加上本期新增,减去本期减少,等于本期结算的数据。


从此,天下普查,前有档案可循,后为计算得数,两期数字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想作弊、想逃户、想隐田,就是在作死,老百姓根本翻腾不出什么浪花。


再来说说,黄册的第三个细节差别,也就是税赋记录上较之户帖更为完善。


黄册虽然和户帖一样,对于田地只记面积,不写位置、形状和肥瘠程度;但却多了一项税赋记录,这块田地,夏税多少、秋粮多少,一一写明。


将土地赋税明细化,说明朝廷已经决定要把最艰难的一根骨头给啃下来了。


到了洪武二十年,在有了里甲制和黄册的保驾护航下,朝廷就马上了开始造鱼鳞图册,鱼鳞图册是记录田地的档案,档案包括每土地的方位、面积、形状、种植情况等信息,内容非常详尽。打造鱼鳞图册的繁剧程度远在户帖和黄册之上,绝非一蹴而就,可见朝廷誓要把隐田给挖出来。


明朝造鱼鳞册的时间呢,比黄册晚了6年,期间除了丈量土地,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外;还特意开办了一所大学,也就是明初的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大明用这6年时间,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生,作为政务储备人才。


另外,前面提到过的“粮长”,除了制衡里长、甲首的权利,另一层就是为这土地大清丈做准备。粮长熟悉乡情,管辖范围“随粮定区”,不大不小一万石左右的区域。


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得透彻,鱼鳞图册编造进展得十分顺利,赶在第二期黄册再造之前,就完成了两浙与直隶的清丈工作。至于其他地方,也在接下来十几年中陆续完成。朱元璋到底是把土地这根骨头也啃下来了!


好了,那今天的故事就说到这里啦。黄册和里甲制锁住了人口相关的税费和徭役,鱼鳞图册和粮长则掌控了田地租赋。


黄册、鱼鳞图册以及里甲制三位一体,构成了一道又一道纵横铁索,牢牢地把百姓钉在了土地之上,动弹不得,化为稳固税基,源源不断地为朝廷输血。大明也凭借着这三样工具,将控民之术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历数前朝,还从未有一个政权对民众的控制能做到如此深切细致。大明的开局即便混乱,在朱元璋的一番筹谋之下,牌打得着实漂亮!


那么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