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病重的毛泽青嘱咐妻子:今后不能借毛主席的关系谋利益

1981年,病重的毛泽青嘱咐妻子:今后不能借毛主席的关系谋利益

00:00
06:04

1981年,重病缠身的毛万才嘱咐妻子庞淑谊:“千万要记住,不能借毛主席的关系为自己谋利益!”不久之后毛万才因病去世,在肃穆的殡仪馆内,李敏和李讷敬送的挽联格外显眼。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和毛主席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

毛万才是谁?临终前的遗言有何深意?他的人生有哪些故事呢?

毛万才的原名叫毛泽青,家住韶山乡韶源村,他的父亲毛慰生和毛泽东的父亲是堂兄弟。众所周知,韶山毛氏家族是一个大家族,到了毛泽东这一代共有10个堂兄弟。毛泽青排行老十,是家族中最小的弟弟。

毛泽青自幼家庭困苦,根本没有机会读书,9岁时成为了“儿童团”最小的成员。稍微年长之后,便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这也让他对贫穷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毛泽青21岁那年,毅然决定去延安找三哥毛泽东,经过一个多月的舟车劳顿才抵达延安。

后来,毛泽东为了锻炼和培养毛泽青,将他送入陕北公学读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毛泽青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也坚定了革命信念。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外加为人踏实肯干,不到一年时间就加入了共产党。

毛泽青从陕北公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八路军印刷厂,主要负责财会工作。此后,他又被调至抗大七分校工作,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多领导的认可。当时,延安的经济状况非常不乐观,再加上随时都会受到日军的大举进攻,所以经济曾一度陷入困境。

在这种紧急时刻,组织上为了解决军需供给,派遣毛泽青伪装成商人,去西安等地做生意。他为了掩护身份,遂改名为“万才”,这个名字也跟随了他一生。在此后的几年中,毛泽青一边负责往边区运物资,一边为革命筹集大量活动资金。

建国之后,毛泽青被调至东北军区,在佳木斯市担任军需股长。他经常深入部队基层,切实的了解官兵们的实际需求,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博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一直牢记三哥的教导,无论生活多么困难,都不向组织伸手。

毛泽青和妻子庞淑谊生了5个孩子,一家七口人仅靠他一个人的工资度日,而他每个月仅有7元津贴,生活条件可想而知。妻子非常理解他的做法,而且还安慰他:“比我们困难的人多的是,等孩子长大后就好了。”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为了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特地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300元,寄给了十弟。毛泽青拿这笔钱购置了一些生活用品,包括一块手表、一双鞋子和一身皮大衣等。但令毛泽青万万想不到的是,三哥寄给他的这笔巨款,居然成为了他贪污公款的证据。

性格倔强的毛泽青在接受调查时,并不想公开他和毛泽东之间的兄弟关系,但随着问题越来越复杂,毛泽青不得不道出实情。调查人员在得知真相之后,对毛泽青的行为肃然起敬。

后来,毛泽青因为工作调动,带着全家人在抚顺定居,挤在一间小房子中,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改观。但他一直都低调的过着清苦的生活,1972年因病提前离休之后,为了补贴家用当了一名菜市场的清洁工。

1981年,毛泽青自知时日无多,于是将妻子叫到身边对她说:“今后,无论日子过得多困难,都不能仗着我们是毛主席的家属,就随便向组织伸手。”毛泽青去世之后,庞淑谊彻底丧失了生活来源,后来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扫大街的工作。

后来,随着孩子们陆续工作了,庞淑谊的家庭生活才算有点改善,但她一直谨记丈夫的临终嘱托,经常告诉孩子们:“你们要像你爸爸学习,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给毛主席抹黑。”

毛泽青临终前之所以会告诫妻子,不要借助毛主席的关系谋取个人利益,真实原因就在于他作为毛泽东的堂弟,绝对不能做出有损毛主席形象的事情。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外人看在眼中,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那么就会给毛主席造成很坏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平车一照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