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慢性胃炎到胃癌,到底是吃出来的还是基因决定的?《癌症传》

从慢性胃炎到胃癌,到底是吃出来的还是基因决定的?《癌症传》

00:00
14:13

点击查收今日养胃书单>>

原文 


6月28日,人民日报微博客户端报道的一个疾病引起了很多当代人的共鸣,它就是“胃癌”。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胃癌超过了40万人,占全球新发胃癌病例数量的42%。平均下来,大概每2-3分钟就有1人死于胃癌。而人民日报所引有关数据表明,胃癌几乎都是喂出来的病,是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烧烤、油炸食物、香烟、酒水等都是重要原因。而病症爆发前最久可能积累50年,难以发现。


如今,朝九晚五、苦命工作的我们面临太多的社会生存压力,每天吃的食物更是五花八门。这次新闻之所以引起大家关注,想必就是隐含了大众对于食品安全以及身体健康保护的担忧。今天就让我们探讨一下胃癌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真正导致癌症爆发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我们又该怎么保护自己的胃呢?


我们先来聊一下,从早期到重症,胃癌这个病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胃癌本身并不是由正常细胞迅速转变成癌细胞,而是从最开始常见的胃炎演变到胃癌,整体上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恶化的过程。


第一步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意思就是胃黏膜上有炎症细胞的浸润、组织水肿等症状,这个时期的炎症刚刚出现,不会过于严重,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虽然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范围比较小。其中必须要提到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主要病因。当然,这期间胃癌的发生率是很低的。


到了第二步,就是慢性萎缩性的胃炎,主要发生在年长患者中。病理表现为胃黏膜层变薄、萎缩等,这期间,第一步的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病理改变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只是范围会扩大、严重程度增加。这里就不再细说。


第三步,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这期间,胃炎会经常反复发生,胃黏膜也反复受损、反复修复,最后就导致胃里生长出大量的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也就是专业术语“肠上皮化生”。这个时候还会可伴有胃反酸、嗳气等症状。医学界一般认为这个阶段就是胃癌发生前的重要病变,再发展下去就会迎来转折点——胃癌早期。


第四步,胃癌。经过上面三步病症的累积,慢慢就变成了胃癌。它虽然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实际上早期很难发现区别于其他癌症的明显症状与体征,所以很多人会失去最佳治疗的机会。但是,医学上一般认为,如果我们出现了不能短期缓解的腹部不适的症状,像胃部闷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伴有反酸,时好时坏,症状不轻反重的特点,就一定要去做系统检查,排除胃癌可能性。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真正导致癌症爆发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它主要是吃出来的病吗?


这里我们要给大家推荐一本相关书籍——美国著名致癌生物研究学者悉达多·穆克吉所著的《癌症传:众病之王》,本书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描述了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目前有声书已在喜马拉雅上线,欢迎收听。


《癌症传》的作者在追溯癌症治疗的历史时,提到了重要的体液学说,早在公元130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癌症的元凶是黑胆汁”的猜想,如古希腊医学家克劳迪亚斯·盖仑,还根据体液是否过量对疾病进行分类。考虑到全身机能的系统性,他认为,癌症“最好不要治疗,以免患者减寿”。虽然这个说法在今天看来比较奇怪,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对癌症严重性以及难以治愈的特点的认识还是到位的。这样的影响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14世纪中期,英国外科医生约翰·阿德恩依然认为:“不要幻想通过手术治愈肿瘤。这种做法只会让你名誉扫地。”


不过,尽管癌症如此可怕,人类也从未丧失治愈它的信心。单就胃癌来看,诱因有很多,人民日报提到的饮食途径是其中之一,可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吃的食物就是唯一的因素。虽然俗话说病从口入,但是这个进入的过程需要许多条件的综合影响:如地域环境、饮食条件、病菌感染、个人基因等。这其中能追溯到的最早、也是最关键的病因就是上文提到的胃癌第一步——幽门螺杆菌。


2022年824日,据青岛点时新闻报道,上海一位孟先生体检时发现幽门螺杆菌复阳,此前孟先生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随后全家老人孩子发现均被感染,并做根除治疗。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国新教授曾专门说明过: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以在胃内高胃酸浓度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它通过自身生产特殊的尿素酶,释放氨类等一些碱性物质,中和胃酸,制造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其感染与诸多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这个阶段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只有1%会发生胃恶性肿瘤,中日韩等东亚地区可能会偏高些。


而这个所谓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认为关键就是通过进食途径感染的。比如经常食用不干净的食物;与家人或伙伴共用餐具,而其中刚好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感染者;或者是喝了带有该病菌的水源等。在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影响下,胃肠道疾病便会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中反复发作,不被重视,导致胃炎从轻度症状逐渐恶化,无法根治。


接着就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20234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发布一则胃癌防治的科普文章中提到,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入食盐,会增加胃癌发生的可能性。原因在于,我们在长期食用含硝酸盐较高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胃内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此外,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分泌减少有利于胃内细菌繁殖,老年人因泌酸腺体萎缩,常会胃酸分泌不足,也有利于细菌生长。如此一来,胃里增加的细菌便会促进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产生,长期作用于胃黏膜将导致癌变。同时,10%的胃癌病人有一定的家族患病史,他们的发病率要高出一般人群2~3倍左右。


最后我们再来思考,在健康问题以及工作压力倍增的今天,我们又该怎么保护自己的胃?


看到上述解说,我们会产生很多担忧,究竟怎样才能避开胃癌这个可怕的病毒呢?我有胃炎会不会也比较危险?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最需要学习的一项本领就是六个字增强保护意识。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因为这无异于等同让数十年烟瘾的患者改变老旧的习惯。然而在疾病面前,我们必须尽量克服一些困难,哪怕是减少众多致病因素之中的一两个。


首先是最有效的“病因预防”。针对一些不良嗜好,我们要时刻注意饮食卫生,摒弃“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观念。同时养成“适度饮食”的习惯,不要过度饥饿,也不要过度饱腹,比如不要过量吃生冷辛辣以及烧烤类的食物。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2021年邯郸市中心医院曾发文提示,对于长期治疗无效的胃溃疡或者大于2cm的胃息肉应及时内镜或者手术治疗,轻症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也应该积极定期复查胃镜。社会面上,可以尽量扩大公筷的使用范围,个人家庭方面也可以做定期检查,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染。


2023年526日,腾讯网报道,36岁刘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妇,平时她烟酒不沾,生活习惯还算健康,算是符合很多相对健康人群的习惯了。可是偏偏事与愿违,2022年年底,她总感觉胃痛,吃完饭肚子就胀,说“好像有东西顶着”。可她拖了3个星期后,在20231月份才终于决定去医院看病,医生建议做无痛胃镜。需要强调的是,这是这位女士第一次做胃镜,以前并没有做过。检查结果让她难受不已——她患上了胃印戒细胞癌,局部晚期,伴周围淋巴结转移。医生叹了口气,只能建议尽快手术。


所以说,胃癌不能只是等出来了再检查,也需要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有的人看似生活习惯比较健康,但真正的病因可能只是无声的疼痛。时间就是金钱,上述提及的事项必须及时付出实践行动,就算没有重症也要提前检查。


下面就是最保守的措施——“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个时候一般是指胃癌还没有发生之前,但已经发生相关疾病或者病变。比如地方社区可以在胃癌的高发区进行普查及高危人群早癌的筛查,做好高危易感人群的调查工作,尤其是40岁以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重度胃炎患者、家庭饮食卫生习惯等对象的访查。至于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成年人,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建议检测,再根据具体情况做根除性质的治疗。


《癌症传》的作者在第37章结尾提到一句话:直到20世纪70年代,癌症研究学者才重新拾起基因与突变的语言。最后一章则引用了2007年的时候,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导人弗朗西斯·柯林斯描述的:研究结果将会把最常见癌症的全部基因突变绘制成为一部“巨型图谱”,人们对50种最常见的癌症进行分析后发现,该项目涉及的DNA测序总量已经相当于10000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因此我们需要对上述雄心壮志进行理性评估才能出奇制胜。


所以,即便这条寻觅癌症真正“共同”病因的回归之路也许要花费很久很久才能步入新的天地,未来根治病因的道路也依然遥远,但我们人类绝不会放弃。


除了《癌症传》这本书,我们也准备了一份书单,帮助您摆脱恐惧,更好的照顾自己的胃,感兴趣的听友可以点击文稿头部或评论区第一条链接,收听全本内容。


好,“胃癌几乎都是吃出来的”这个话题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文稿在音频的下方。


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喜马讲书

    点击查收今日书单,记得今天也要好好吃饭哦👉🏻https://pages.ximalaya.com/mkt/act/a3f3c3335d6f9ec1?utm_source=pinglun

  • lm39338

  • lm39338

  • lm39338

  • 长生面

    你敢说你的理论很科学吗?

  • 玖紫园园

  • WALLE的眼神

    下一个 吓人

  • 水盎然

  • 水盎然

  • 听友37413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