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屏高分”误导大众?高考虽重要但不足以决定人生《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

“满屏高分”误导大众?高考虽重要但不足以决定人生《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

00:00
15:05

人生是旷野,查收你的无限可能书单>>

原文 



近日,高考成绩和高考分数线持续霸屏,各地区的高分学霸纷纷冲上热搜,七百多分的学霸家长半夜接到清华大学的招生电话,双胞胎考生取得相同高分,衡水中学18名学生被北大清华提前录取等等。


这些事例让网友不禁感慨,网络上遍地都是学霸,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但大量学生只因为成绩不佳而被忽视,我们的教育观似乎被“满屏高分”这阵风吹歪了。


从部分学校刻意炒作“学霸寝室”到培训机构刻意营销“高分学霸”,以及部分自媒体制造焦虑,我们逐渐嗅到不一样的味道,高考的形式虽然公平,但教育本身不再公平。


今天我们结合著名教育学研究者熊丙奇先生的《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谈一谈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及如何保证教育公平,杜绝教育刻意炒作。我们还需声明,音频中所谈到的所有例子和观点均来自于《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这本书。


首先,我们来聊聊,从“满屏高分”与被忽视的大多数,我们能看到教育逐渐开始将学生分类。


学生被分类,其实是长期顽固的存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这一现象。


首先是被资源分类,根据数据分析,早在2010年,我国家长在孩子小升初择校阶段的平均花费就达到了4.4万元,仅仅升学方式就有“占坑”、“自选”、“推优”、“特长”、“定向”等等。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取消择校费用,但是择校费却一直存在。再加上天价学区房以及“就近入学”,老百姓的升学负担和压力骤然提高。可是家长们却仍然义无反顾地承担着这份压力,目的无非是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


然后是被分数分类,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表示当前教育中的“冷暴力”现象普遍存在,或许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优生、差生的“砝码”,这是当前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必然。由于这一考试评价体系是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选拔依据,高分的学生就会是优秀学生,而那些分数低的学生则是老师不喜欢的学生。英国医学教授约翰·格登是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他在中学时成绩垫底,甚至被老师断言绝不可能成为科学家。从教育角度和学生个体角度分析,是没有所谓差生和优生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当然有好坏之分,但这是用单一的标准评价所有学生的结果。如果用多元的、个性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结果就不一样了。在多元评价体系中,体育好、音乐好、美术好的学生与语文好、数学好的学生一样,都是好学生。


第三是被身份分类,根据中国青年报调查,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有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贫困、经济负担沉重往往使孩子从幼年起就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学生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部分贫困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对贫困生的隐私公示和竞选贫困生的方式更加影响到他们,这无疑是给贫困生套上了一道枷锁。


最后是被利益分类,网民在异地高考问题上的观点分歧非常严重,在互联网上,异地高考的反对和支持几乎是均势,而在北上广深,本地市民反对异地高考则几乎是碾压之势。“外地孩子想要在本地上学,需要进行智商测试,开具医院相关证明”、“拼爹入学”、“宁可关门,也不招收外地学生”等等现象,都说明了教育公平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而是一个需要长期普及并加以践行的理念,需要每个公民转变自己的观念,尊重并维护每个个体的合法受教育权利。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教育不平等现象背后,反应着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首先是读书无用论。近几年我们可以逐渐看到,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始出现在课外培训大军中,教育焦虑在各个社会阶层蔓延:上层社会的家长怕孩子“往下掉”,生活在下层社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更上一层楼。如今,子女上大学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已不是一件难事。可是,在所有这些高等教育资源中,家长看重其实只有不到30%,也就是所谓的“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许多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甚至认为,考不上一本就是没出息。因此才会出现教育资源增加了许多,但是教育焦虑却有增无减的现象。


在传统高考制度下,城市家庭学生、干部子女比农村学生、贫困学生更具优势。表面上看,大家都是一张试卷,在同一个高考考场竞争,可是,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由于教育起点不同,在受教育过程中也无法拥有与城市学生一样的资源和机会,难以获得高分,抢夺名校入场券。我国社会之所以会形成从“上大学无用”到“读书无用”的恶性循环,根源就在受教育者关注的是学历“福利”,而非求学本身。


然后是名校情结。这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其一,“学历情结”和“学历社会”,即把学历作为上升的“敲门砖”;其二,严重的行业、岗位收入待遇、社会保障差距,没有高学历则很难获得体面的工作机会,也难以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第一学历也是学历歧视的重要表现,很难想象通过考研、考博获得高学历的人才,却会因为第一学历不佳而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许多用人单位更看重第一学历。


面对名校,当前社会失去了理性思维,将其与财富和官位画上等号。按照这种思维,上大学只有一种价值,就是功利的价值,挣不了大钱、当不了大官就丧失了这一价值。同时,部分大学也完全按照这种功利的价值观办学,培养学生以此作为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追求,长此以往,每个人都会失去读书的理想,大学也将失去办学的理想。


2012年的毕业季,北京大学的一个帖子引发大家纷纷吐槽。有人感慨:父母跟人拼了20多年儿女,学习都是最好的,他们觉得赢了。儿女毕业工作后他们才知道,生活上还是拼不过煤老板的儿女。


同时,以“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为口号激励学生上名校也十分畸形,这制造了群体的撕裂。上名校的学生更应该有平等的思想,不追求特权、不强化自己的身份,应该努力追求的是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以自己的教育活动、学术活动、社会活动等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遍地高分”的宣传炒作折射出的现实问题,本书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道路。一方面增加教育投入,另一方面坚持以新的教育理念推进教改,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学,且上好学。


第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打破利益链。教育的公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上学,再就是上好学。所以首先要立足于把每所学校都办成“好学校”,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以此缩小高等教育的地区差距。


但对于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均衡问题更需要通过给予所有学校平等的竞争和发展空间,本书的作者提出,政府部门所要做的不是找出“重点”予以关注,而是更应该努力让各类学校都能办出特色。其次,针对不同地区政府谋求通过择校费来获得办学经费,同时借此减少政府教育投入的现象进行治理,明晰存在的制度、道德、法律问题,三管齐下,共同治理,减轻学生受教育压力,减轻家长教育负担。


第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没有多元评价体系是我国大学招生存在的一大问题。每一个高考生在经历寒窗苦读后都希望能收获果实,但是不同的教育道路对他们的个人发展是不同的,盲目宣扬高分和“唯分数论”只会让受教育者越来越拘束,个性教育也走不上正轨。这也是书中作者一直强调的,必须改革高考制度,打破现今单一的分数评价模式,推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更新大学招收和评价学生的标准,将除学业成绩之外的指标如中学综合表现、社区服务、大学面试考查等多元化因素引入。这样的多元评价富有大学的个性,同时也引导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多元教育、个性教育,而不是仅仅围绕应试做文章。


“在家上学”成为少数家庭的选择,尽管家长表示是对现行教育体系失去信心的无奈之举,可这确实是家庭在教育中的个性化选择,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等不同的选择之间并不存在互相否定的关系。


在我国,“在家上学”目前是不被认可的。可无论是选择“在家上学”的家庭,还是社会舆论,都应该从个性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在家上学”——这是整个社会需要树立的一种新教育观念。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正是打破单一的评价体系,给每所学校以个性教育的空间,让学校办出个性、特色,以满足受教育者不同的教育需求。真正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个性教育——即针对学生个体,发展学生个性、兴趣的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因材施教。


对高分铺天盖地的宣扬,无疑让学生和家长都对分数高低压力倍增,在媒体的刻意宣传中模糊了教育的本质,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名牌大学学位为终结。刻意宣扬高分背后反映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更让人心惊,唯分数论不应该在新的时代仍然是压在孩子们身上的大山。


除了《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这本书之外,还有几本书同样能够帮助您反思高考,避免让自己和孩子成为媒体、商家制造焦虑的牺牲品。如果你想了解美国的“高考”,西方的教育理念,可以看看曾任清华大学老师,现在已是著名学者、投资人、互联网专家吴军,所著的《大学之路》;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有自卑感,或者存在某些心理、性格上的缺陷,不妨去看看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孩子的教育》。我们也整理了一份相关书单,愿你在人生的旷野里拥抱无限新可能,感兴趣的听友可以点击文稿头部或评论区第一条链接,收听全本内容。


好,《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文稿在音频的下方。


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喜马讲书

    人生是旷野,查收你的无限可能书单👉🏻https://pages.ximalaya.com/mkt/act/77b2f0837761180c?utm_source=pinglun

  • 听友288885945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琥珀星尘

    满足芸芸众生的虚荣心而已,没什么意义。高中不过是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的阶段,高考不过是一场考试,那些四处颂扬高分者不过是把这分数和他们家的飞黄腾达捆绑在了一起,毛坦中学高三毕业班班主任早就说过,高考什么也不是,它不是科举考试,与名利无关。

  • 甜心小竹子

    现在有些所谓的大学,其实不上也罢…

  • 1592766ftzy

    平时考的好、不骄傲,就有可能考满分

  • Populus_vo

    每个学生都能上学,上好学,需要经济支撑。

  • 超有气质的Hermione

    好好休息,调整作息。选择理想学校,迎接新学期。

  • 慵懒喵_

  • 听友207049625

    小伙伴们快来加入电视剧都不是女的就可以一起分享了

  • Fairchild

    分数低就是智商低,不要不服气,十几年做一件事都做不好,把国家命运交给这样的人?学习不好,就好好享受生活,享受智商高的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