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真金:为何觉者不明说与明指?
提问:你是不是认为弥勒下生是比喻,西方极乐净土也是比喻?
那请问,为何觉者经典里面不明说是比喻呢?
来自一念行者的回应
修行是一个淘金的过程,
觉者是那个成功的淘金人。
他淘得的金子——
生命认识它自身的智慧——
对无数代人都有启迪意义。
如果说觉者是个淘金人,
他淘得的金子藏哪儿去了?
藏到经书中去了。
在我看来,
经书是一本本充满情趣的隐喻故事,
它里面塞满了金子。
如果你带着明亮的眼睛去看,
那里黄金遍地。
但是如果你的眼睛没有打开,
也许你看到的大部分是沙子,
金子只是一少部分。
但如果你变得不同,
那个世界里,
每一粒沙都是金。
经书看起来像一本本的神话故事,
但那实际上应是本真的我们更为实际的生活;
而我们以为的实际生活,
只是一个童话。
神话相对于童话,
神话更为成熟,
神话更接近生命的实相——
人类在真相状态下生活的应该的样子。
经书中的所言,
对看不懂的人来说是神话,
对于不理解它的人来说是糊话,
对于越过头脑抵至实相的人来说是实话。
我们所研读的经书并不是金库本身,
金库本身是你我的心。
经书只是引领或打开那金库的钥匙,
但这钥匙本身也是金子做的。
经书是一把金钥。
经书在那儿,
但你看不出它是钥匙,
你更看不出它是用金子做的,
这是个问题。
如果你有些不同,
有时一本经书就能打开一座金库,
有时一本经书中有一行字就能打开一座金库。
经书是一个被用,
你如何认识自己内在的矿藏,
这取决于你如何使用钥匙、打开自己。
我是一个曾经闯入经文所埋藏世界的人,
因此我知道那里的情况,
我可以绘制那个世界的地图。
我知道哪个地方有门,
哪个地方有暗道,
哪个地方往哪拐会遇见什么,
因此,我成了一个也想进入那个世界人的向导,
甚至我被成为一个进入觉者王国世界的专职专业导游。
有人想去那儿旅游,我导人以入;
有人问我路该往哪走,我挥手以指;
有人陷入丛林,我建路设标……。
你问我:
“如果经文里到处充满隐喻,为何觉者不直接明指呢?”
如果你没有看待金子的眼睛,
假如我丢一块金子放在你面前,
你也会当面错过;
为何?
你不认识它。
当我在你寻找金库的路上布满黄金,
寻找金库的路是用黄金铺的,
那路上的每一块鹅卵石都是黄金,
但你从没见过金子,
你也只好踩着金子去寻金子。
有人说“金子在那边”,
于是你踩着金子飞快地跑过去,
停也不停留一下;
甚至黄金曾经绊倒过你,
甚至黄金曾经磕破过你的门牙,
但你还是错过。
有人告诉你:
“先生,不要去寻找黄金了,你脚下的每一块石头都是。”
但你不会相信,
你会笑他傻瓜,
笑他把石头当黄金。
你会匆匆不停,
你会不断地寻找,
头脑寻找的秉性和惯性停不下来……
因为这世界上充满了这样的人,
所以觉者对正在奔跑中的停不下的头脑说:
“快去吧,黄金在那边,
黄金就在一座山里。
你经过五、六年的挖掘与努力,
你会找到它,一定。”
于是你匆匆赶往,
并努力的开掘,
虽然辛苦,
但因得金心切,
所以你会干得很带劲。
可是,善知识,
金子正在你寻金的路上,
你脚下的每一步路,
你鞋底下的每一块鹅卵石,
甚至你途中屁股坐在下来休息的大石头就是一块巨大的黄金……
但是你不认识它。
因为如此,觉者,
便从遍地的黄金中拿出了一些,
塞进了你能认识的沙子中。
虽然你没见过黄金,
但是你认识沙。
当你经过一番努力,
在一大堆沙子中找出一块不同于沙子的东西时,
你会欣喜,你会高兴。
这时,当别人再告诉你这就是金子时,
你会相信。
这就是为什么,
觉者把他淘到的金子,
又重新塞回到沙子里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觉者把他所辛苦淘来的金子,
又重新丢回到矿山,
让你重来淘一遍的原因;
因为依据业的惯性和运作方式,
这过程你省略不了。
觉者经典里到处充满了隐喻,
为什么觉者不直接告诉我们呢?
正是这个原因。
当你的头脑还在急匆匆寻找之中时,
觉者告诉你,
黄金在西边,
跨过一座山,
再穿过两条河,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你会看见一片巨滩,
巨滩背后的树丛里隐藏你想要找的东西,
如此你才会相信,
如此对你才会有效。
这也就是为什么唐僧取经要一步步经过千辛万苦,
孙悟空虽然能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
却没有直接背上唐僧“飞”到西天的原因。
所以在你读经寻真的过程中,
觉者没有告诉你,
你想要找的东西正在你眼皮底下,
而是告诉你
“在那边,在那边,在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寻找和奔跑的过程你省略不了,
基于你的状态和特性,
所以觉者说,金子在西方世界——
他创说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
他演说在“那里”而不是在“这里”,
他说去“彼岸”而不说“回到当下”……
他把金子又塞回矿山。
为什么我又会把这隐喻——
把这些藏金给指出来呢?
因为你寻找的太久了。
你几乎又把“寻找”当成了目标。
现在与觉者告诉你的相反:
他说金子在“那边”,
我说在“这边”;
他说去“彼岸”,
我说“回到当下”;
他说净土在“西方极乐世界”,
我说西方极乐世界就在这个星球上;
他说至心修觉觉者会来接你,
我说“觉者就是你”……
我的整个说法似乎与他“相反”。
事实上即不是我说反了也不是他说反了,
而是众生们颠倒的太甚了。
过去的觉者现在的觉者未来的觉者,
不得不依据实际情况而说法。
因为萝卜上的泥太多了,
而你几乎就把那些泥认作萝卜,
所以我不得不把那些萝卜上的泥给洗掉——
披露那些隐喻之内的东西,让你看见。
这就是我为什么把隐喻的壳拿掉,
直到告诉你内核的原因。
现在你正吮吸椰子皮,
如乳儿啜吸娘的奶头一般——
以椰子皮为椰子汁——
还嚷骂娘没奶,
所以我不得不直接帮你把椰子皮剥掉,
直接让你喝一口椰子汁感受感受。
这就是我“扒椰子皮、洗萝卜泥”——
去掉隐喻之喻,
直接告诉你更真实之实的原因。
金子不仅在山中,
金子也在你寻金的路上。
因为你曾经受过觉者的“骗”,
所以你有可能相信我说的。
这可能对你寻到真金有效,
所以我来披露那些秘密。
善知识,
金子的确就在你寻金的路上——
它遍及一切处。
因为我们的心本身就是真金,
由它“捏”出的世界——
那山、那水、那天空、那大地、那飞鸟……
哪一样不是金子做呢?
不要因为那是山、是水、是鸟、是天空、是大地,
就认为它们不是金子了。
不对,
善知识,那正是金子!
一切都是金子!
不要因为那形体而忘了那实质。
当我说到处都是金子时,
但不要误解以为路标也是金子,
记得路标只是符号,
只是一个表示。
因为曾经有人把“路标”——“隐喻”,
当成金子,
所以我要破解那隐喻的虚幻性。
它不过是一个符号,
一种表示,不是你所要找的重点之金。
在寻金之路上,
一切有形相都是假的,
都是拉着你、拽住你的一把手,
都是吸引你眼球,夺取你精力,
分散你目标的魔化物,
不要信它著它,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头脑所知……
一切所觉知下的事物都不要相信它、依靠它,越过它们,
才能找到你真正想找的。
在去往最终的路上,
一切都是路标,一切都是路,
一切都是箭头和方向。
在最真实的法面前,
一切都是个隐喻,
善知识,莫著于实。
著一事迷一事,
著一物迷一物,
且莫著相。
成为觉者是一个出离的过程,
出离了再出离,
才能来到如来的门前。
在没有认出如来之前,
一切相不可著;
但是,当你认出了如来,
一切是如来。
你可以在一切相上停留、乘坐、享受。
你应该清楚这一点,
莫被自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