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回归清净,抓住本质

《道德经》第十六章:回归清净,抓住本质

00:00
04:21
《道德经》第十六章:回归清净,抓住本质

什么叫做“知常曰明”?
天地万物纷纭多样,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能够认识这些规律就叫作明。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
①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②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③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④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解释】使达到空虚无欲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莲勃生
长,我看出往复辅环的道理。万物纷纷纭红,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作静,静叫作复归本性。复归本性是永恒的规
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叫作明。不认识永恒的规律,轻举安动就会
出乱子。认识永恒的规律的人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就能坦然
公正,能坦然公正就能周全,能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能符合
自然的道才能长久,才能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什么叫做“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呢?
归根就是万物要回归到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虚静的状态。万物从虚静而生,最
终还会回到虚静的本质,就是“复命”。

️什么是“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是使达到虚空无欲的顶点或极点。也就是“无为”和“空性“的境界。
“守静笃”是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笃是一种品德。是实修,是脚踏实地,是纯粹笃
信。静能生笃,在极致的宁静中笃定前行,才是真正的修道。
“致虚极,守静笃”是学习《道德经》最需要的心态。放下对《道德经》的观念,知
见和成见,放下自我的惯性推理和固有思维。多些心的体悟,少些头脑的拆解。了解规律,践行规律,守静方能拥有道心,守笃方能活出经典。

作为芸芸(艹+云)众生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草一样,冬天枯槁,养根蓄锐;
春天重生,复归自然。野火烧不尽,年复又一年,何处无芳草……都是在说,草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读经典塑品格
我们生活在纷纷扰扰的现象之中,经常在现象中迷失自己,如同在迷宫中跑来跑去,看似忙碌却没有解决问题。
归根便是回归自己本心的清净,拥有清净之心,方能抓住本质,在本质中解决问题,方能轻松且高效。
慢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守住中心,抓住重点,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

微觉察
你觉得生活中哪此东西是我们需要放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