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多选题
1、恩格斯指出:“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和发展。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
2、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偶然是化了妆的必然”的哲理在于没有纯粹的偶然,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
必然与偶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另一方面,必然与偶然又是统一的: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也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在似乎是偶然起支配作用的地方,实际上是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事物的发展既包含必然的方面,也包含偶然的方面。
规律和必然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代表着事物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机械决定论观点和非决定论观点。
3、法国1789- 1794 年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经历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反复较量,旧王朝两次复辟,资产阶级为了取得政治统治,进行了三次革命斗争。这说明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4、“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在于它只承认克服,不承认保留、它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进行思维、它认为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辩证否定观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突出表现在是否承认扬弃的问题上。形而上学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进行思维,其信条是: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就是只承认克服,不承认保留,就是否定一切。这就既割裂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
5、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全党要“准备吃亏”,强调“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告诫全党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坚持底线思维蕴含的哲学原理是要坚持“两点论”,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忽视不利的一面;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于未然,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要认清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自觉把握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
所谓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底线思维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需要和客观的条件,划清并坚守底线,尽力化解风险,避免最坏结果,同时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体现了我们对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也体现了对矛盾分析方法的自觉运用。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坚持和运用好底线思维,培养和提高底线思维能力,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于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坚持底线思维不是不要发展,也不是拒绝质变。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恩格斯说,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完善在于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这说明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
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物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某物而变为他物。
7、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它们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可以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质变不仅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而且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质变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新质和新量相结合构成新的度,从而使事物在新的度的范围内开始新的量变。
8、钱学森曾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宽容失败,才能鼓励探索、激励成功,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活力。当然,失败的背后,应该是遵循客观规律,付出了艰苦劳动,留下了经验教训,更是把失败转化为再努力的铺路石,由此才能永葆创新激情,继续攀登科学高峰。以上材料蕴含的哲理有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真理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在认识探索的过程中,“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总结失败的教训,是获得真理、消除谬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在发展中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达到对原有事物的否定。否定的方面并不是一直处于支配的。
9、据媒体爆料,日前某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中,笔试、面试均为第一- 的硕土却被人社局拒录,理由令人哭笑不得:报考者所学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但不是招聘要求的“中国语言文学”,“差一个字都不行”。此前在山西省吕梁市的事业单位招聘中也出现过“世界史不是历史学”的笑话。“白马非马”式招聘使政府公信力受损。从哲学上讲,“白马非马”式招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马”与“白马”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即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白马非马”式的招聘,只看到了两者的区别,而割裂了两者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含义不同。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是归纳同类事物共同点和个别事物不同点的关系,而整体与部分是综合与分析一个事物在结构上的关系,“白马非马”的错误,不是割裂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通俗地解释,白马是马的一种,马腿是马的一部分。
10、“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的这句话表述了一般和个别的关
系。一般和个别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二者的对立统一表现在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个别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个别就是各种具体事物、系统和过程的特殊本质(如张三、李四),一般则是同类事物、系统和过程的共同本质(如人)。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也就是事物的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如张三、李四与人的关系)。对此,列宁还有一段表述:“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
11、先试点再推广,是我们推进改革的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基层、在个别地区试点,有利于取得经验、规避风险,也有利于科学决策。以上海浦东为例,30 多年来,浦东敢闯敢试、先行先试,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等一系列“全国第一”。如今,自由贸易区等试点成果已经成功推广到全国各地。“先试点再推广”说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共性;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在个别之中存在着一般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共性与个性相互转化,即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试点的内容(特殊性)最终推广到全国(普遍性)。先试点取得经验、规避风险,论证了可行性然后再推广。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也就是事物的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列宁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试点这一“个别”中存在着“一般”,因此可以推广到全国。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不因人们的意图和愿望而存在并发生作用,既不能人为创造,也不能人为消灭。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12、在互联网公司的合并重组潮中,从优酷土豆、滴滴快的的合并,到58同城战略人股赶集网,都诠释了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解决矛盾的形式有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注意是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不是调和。调和论否认对立双方的斗争,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因为矛盾对立双方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达到对立面的融合。
13、近年来,我国不断放宽外商投资准人限制,有人担心外资的大量涌人会对一些国产品牌实力较弱的行业带来冲击,但也有人认为高水平的外资进人中国会产生“鲶鱼效应”,倒逼国产品牌加速提升竞争力。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随着特斯拉落户上海并国产化,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比亚迪、蔚来等迅速成长,也推出了较高竞争力的产品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从长期来看,这种良性竞争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获得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题干材料中的“鲶鱼效应”“倒逼”“良性竞争”都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4、“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里的“和”是指对立统一,或差异性的统一;这里的“同”是指绝对同一,或排斥差异性的直接同一。引文是强调对立统一而反对绝对等同;认为差异性的统一能产生新事物(“和实生物") ,而排斥差异性的直接同一导致事物不发展(“同则不继”)。显然,“和"的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同"的做法则属于形而上学。本题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涉及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解决矛盾的方法不是只有一方克服另一方这一种,还有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等。
矛盾即对立统一。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可以说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5、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马克思指出,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所讲的批判的和革命的含义就是从肯定与否定的统一、生成与灭亡的统一. 现实的暂时性和发展的永恒性的统一上来理解和对待一切事物,促进新旧事物新陈代谢,推动世界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否认量变,是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相对立的形而上学观。黑格尔曾提出“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的命题。恩格斯曾经剖析了黑格尔这一命题的保守性,并对它进行了革命的改造,从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的命题,得出了“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一革命结论。
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间断性的质的飞跃。
16、运动员在空中腾跃翻转,与身后印有北京冬奧会会徽的高炉相映成趣。激情的冰雪运动与浓郁工业风融为一体,工厂旧址“变身”冬奥赛场。借着冬奥筹办的机会,首钢工业园实现由火到冰的华丽转变。原料筒仓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精煤车间成为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滑雪大跳台在冷却塔旁拔地而....这样的巧妙设计既能满足冬奥会的比赛要求,赋予首钢新的意义,又能保留工业遗址的完整性。工厂旧址“变身”冬奥赛场蕴含的哲学原理是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冬奥赛场建造于工厂旧址,但又添加了新的元素。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发展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7、建立在大数据与不断升级的各种算法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当代人类生活。但是,即使是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也达不到人类智能的层级,无法真正具有人的意识,不可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这是因为人工智能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人脑中总有许多东西是人工智能无法化约的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但是,即使是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也达不到人类智能的层级,无法真正具有人的意识,不可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第一,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第二,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机器人从根本上说是机器而不是人类。第三,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机器语言既缺乏人类的自然语言的意义向度,也不具有自然语言以言行事的实践功能。第四,人工智能能够获得人类意识中可以化约为数字信号的内容,但人脑中总有许多东西(如潜意识)是无法被化约的。
18、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着的,并从中分化出多样化的特别是更高级的事物和运动形式。人类的出现,特别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发生了二重分化,即从自然界中分化出人类社、从客观世界中分化出主观世界。而没有从必然王国中分化出自由王国、从现实世界中分化出虚拟世界。
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着的,并从中分化出多样化的特别是更高级的事物和运动形式。人类的出现,特别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发生了二重分化,即从自然界中分化出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中分化出主观世界。在这种分化中,世界得到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9、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这段话说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这段话强调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但也不能把物质与运动等同起来,因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是表明这个客观实在是怎么样的范畴,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运动不过是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存在着。由此可见,说“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是不正确的。
世界统一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对于哲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张冠李戴”是常见的一种干扰项设置方法。见《2024考研政治讲真题》真题考点知识表解分册第4页“经典干扰项设置及辨析”之“张冠李戴”
经典干扰项
1、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2、宪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
干扰项辨析
1.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2.司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
拓展与点拨
此类陷阱最为常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在复习时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辅助记忆,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涉及“根本保证”"最大优势"这种程度的,一般对应的都是“党的领导"。例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最根本保证
思考题
于扰项: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
20、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画饼不能充饥”揭示了意识性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性的东西,不能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饼是物质的东西,可以充饥,“画饼”是意识、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物质性的东西的反映,不能充饥)。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精神与物质具有同一性,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述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在考研政治范围内,相对独立性一般是指: A决定B,但是B又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例如B的变化发展与A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B对A具有反作用等。
21、在早期网络社交中,人们只能依靠文字传递信息,而表情包的出现让人们在网络交流时得以更加直观、快捷地表达此时此刻的情感和态度。当一个表情包被数量足够多的用户、差异性足够大的群体共同使用时,这个表情包往往折射出-定时期内人们的共同关注和相似体验,因此表情包的变化历史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人们现实生活的发展变迁。还有些时候,同一个表情包对不同群体、不同人来说,含义可能并不相同。例如“微笑”的表情,在一些人眼中表示内心的愉悦,在另一些人看来则是礼貌性的社交回应。发送者和接收者身处不同的社会地位或文化语境,在对表情包的“编码-解码”转义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以上材料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们的意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对表情包的编码、解码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意识活动归根到底是社会活动,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表情包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同一内容可以用文字或(不同的)表情包体现。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2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本题题干引用的是列宁的话, 其意思是说,意识与物质的对立只有在何者是第一性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不应当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绝对化,否则,就会陷入二元论或不可知论。这是因为,虽然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但意识却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物质和意识之间具有同一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而不是所有“物质"的固有属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不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不能把意识与物质混淆起来。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