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单选题
1、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过程的逻辑起点是抽象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这里重要的是把握好作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思维具体是逻辑终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思维过程,不是实践。
2、“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
转过来了。”这段话表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既包含客观辩证法 ,又包含主观辩证法,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们对事物运动发展的辩证理解即主观辩证法确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承认辩证法诸规律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普遍规律。但它强调这些规律首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客观规律,而思维领域内的辩证法进程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过程的反映。也就是说,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这里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望文生义,把概念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理解为唯心辩证法或唯心主义。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方法。
关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这个知识点,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命题的就是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如果在理解上感到困难,记住这个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可。
3、“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哲学上讲,这说明辩证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回答这道题首先要把题干的意思搞清楚。所谓“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是指当鸡蛋被当作食物时(如煎鸡蛋),鸡蛋是从外面打破的,这是对鸡蛋的外部否定;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是指小鸡破壳而出,这是来自内部的自我否定。鸡蛋变成食物或者小鸡(生命)都是否定(不再是鸡蛋了),但前者是外部否定,后者是内部的自我否定(新陈代谢)。因此,这道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辩证否定观的内容。从内部打破是生命。真理具有客观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度是一个范围限度,不是某个点。
5、2021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新华社推出融媒产品《老照片会“说话”!“穿越”时空遇见TA》。新媒体人的创意加,上技术人员的“黑科技”,让钱学森等16 位历史“大咖”“穿越”时空,用“视频聊天”的方式来和网友们话人生、谈理想。工程师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先对黑白照片进行修复、上色,再通过拍摄捕捉真人的面部动作,然后将捕捉到的动作“移植”到图片之中,从而让照片上的人物动起来。“穿越”时空让老照片“说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观念的东西可以指导实践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所没有的东西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即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联系具有条件性。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强行去改变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否则就是揠苗助长。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物质世界的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无关。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A.“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C.“一切事物的贮藏所”
D.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和空间是“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都否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此观点虽然承认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把时空看作脱离物质运动与物质运动并存的东西,称之为“事物的贮藏所”,但它割裂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同运动观、时空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物质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来,而时间和空间构成了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在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上都要注意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区别。
7、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物质的共同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
8、物质的共同特性(唯一 特性) 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它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更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共性是指不同事物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是指不同事物中独自具有的东西。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反映到人脑之后,才形成意识。意识是人的头脑中的对象性关系和活动,它必定是以人的外部的物质的对象关系即实践为其现实基础和中介的。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这里“特殊的物质”指人脑,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和属性。
10、“哲学史宛如色彩斑斓的壁毯,其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犹如浓粗的经线贯穿上下,而辩证法与
形而上学如同纬纱交织其中。”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对立和斗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根本对立的派别。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如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独立自存的,而是始终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相结合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