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之功:第二次文化下移

道统之功:第二次文化下移

00:00
19:17


15 道统之功:第二次文化下移


您好,我是黄向军。我来继续为您浓缩王阳明《传习录》的思想精华。这一次,我来为您聊聊《传习录》这部书的社会影响。

在第一讲我为您聊过,《传习录》上中下三卷,前后历经40年,才由钱德洪定稿,形成当前通行的这个版本。这个版本,除了在大陆广泛传播,它还流传到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请注意,《传习录》不是《王阳明全集》。表面上看,它是各种文献的简单汇编,实质上,这个汇编是王门弟子认真、精心编篡的本子,汇集的是最能反映王阳明思想的文献。所以,如果想搞定王阳明心学,那么,搞定《传习录》,就足够了。

为什么会出现《传习录》这么一本书呢?或者说,为什么王阳明会弘扬心学思想呢?从大的历史背景看,这跟中华文明的学统、道统、政统变化,有关系。

啥是学统?简单粗暴地讲,就是文明的文化传承学术系统。中华文明从上古开始,传到今天,遭受过多次劫难。在秦末汉初,甚至几乎被李斯、项羽两个人搞得彻底中断。为啥经常遭受劫难甚至差点中断呢?因为,文明文化的传承,是个很专业的继承问题,需要专门人才来承担这个工作。一旦把相关的人给干掉了,那么,没人解读传承,文明就死掉了。例如,埃及文明,就是没人解读,导致彻底中断。所以,专门负责完整继承古代文明成果的人,叫做学者。学者的任务,不是创新,而是继承,特别辛苦。所以,真正的学者,特别了不起。

当然了,文明的内核,是真理。任何文明,都围绕着真理,服务于构建人类的幸福。怎样才是真理呢?怎么才能让真理发挥作用为现实服务?这个问题,学者们也需要研究,但真正做这个工作的人,是哲学家。

中华文明的特点跟西方文明不同,西方文明是学者和哲学家可以分开工作,中华文明往往是学者就是哲学家。所以,古代中国的学者,往往在继承传统中华文明基础上,还负责挖掘文明中的真理。这样一来,儒家就形成自己对真理的相对固定的看法,这个基本的哲学思想纲领,就会流传下来。传承哲学思想的流派,就是道统。所谓道统,就是传承大道真理的文化系统。

应当说,对文化传统进行继承的学术传统,学统这事儿对当下社会而言,虽然重要,但直接影响是有限的。但是,道统是要解释真理的,是要求文明为当下社会幸福服务的。很显然,真理的解释权,掌握在谁的手上,谁就堪称是当下社会权威,就拥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

于是乎,从汉朝皇帝们就发现,这个真理解释权,必须抓在政府的手中。于是乎,官方支持学统,进而控制道统,这就是政统。所谓政统,就是政权控制下的学术传承与真理解读系统。

政统如果认认真真发展文化、解读真理,那么,这当然是好事。问题是,政治的第一任务就是维护既得利益者的统治,于是乎,政统天然不在乎真正的真理,天然不在乎全社会的幸福,天然只在乎统治者的幸福。所以,政统和道统,天然存在矛盾关系。

在宋代之前,政统基本做不到完全控制道统,儒家文化传承,自成其学统,自有其道统。但是到了明朝,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朱元璋这个家伙,对待凡是不听话的知识分子,就一个字:“杀”,逼着知识阶层臣服在政权之下。然后,朱元璋把朱熹看做是他们朱家的一家人,把程朱理学定为唯一真理。朱元璋的儿子,继续这么干,于是,大明朝借助程朱理学注解的四书五经,建立起全面压制道统的政治学术系统。这个政治学术系统,把中华民族的头脑,全部用意识形态管了起来。中华文明的生命力、程朱理学原有的生命力,都被官方暴力政权,慢慢调教得服服帖帖,越来越驯服。

为什么中华文明到了明清之后,慢慢不再引领全球人类的进步,因为大清朝仍然执行大明朝这个国策,让政统取代道统,压制思想自由,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患上贫血症,所以,当然中华民族在近代就被人家赶超了。

王阳明的思想,针对的,就是这种社会思潮的历史大背景。他的心学,其实是倡导思想解放,特别强调灵魂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王阳明心学,强调心灵意识的主动性,把实践,看做改造内在生命的基础,全面面向灵魂的真实幸福。不去生活中真实践,灵魂就不能真幸福。灵魂想要真幸福,就必须生活中真实践。于是乎,生活中真刀真枪地真实践,就成为心学必然的行动。

这种灵魂的实践动力,如何形成的呢?靠的是知识吗?不是的,靠的是文化精神。啥文化精神呢?儒家“华夷之辨”的文化精神:只要一个人追求做君子不做小人,只要一个人追求做华人不做蛮夷,那么,这种精神就会导致这个人追求文明。哪怕知识失传,哪怕没有知识,那么,在这种追求做人不做动物的文化精神作用下,也能发展出有价值的真知识来。

就是说,把知识和文化分开看待。单纯拥有很多知识,如果对自己的灵魂生命却没啥用,那么,这个人无非是一头驮了很多书的驴。如何让知识对自己的灵魂生命有作用呢?前提是,拥有真正的自我,如果自己心中没有真我,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王阳明强调,一个人首先要拥有真我,首先要拥有自我意识,个性、真性情能够释放,知识才能转化为文化力量,为灵魂服务。王阳明心学的侧重点,就是如何培养一个人的内在真正自我。

这个主张,引发的社会效果,非常伟大。有人说,王阳明继孔夫子以后,促成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文化下移。啥叫文化下移呢?孔夫子原本干的,就是这事儿。

就人类文化而言,人作为人类这个动物物种,确实是动物之一,但是,此动物是彼动物吗?人类跟禽兽的不同,究竟在哪里呢?例如在奴隶社会的古代,生在奴隶窝里的小崽子们,在奴隶主看来,就是纯动物,就是他们手里的工具。这是社会时代的不平等,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看,之所以底层人类是纯动物,根源在于没有文化。没有啥文化呢?就是没有追求人性的精神嘛。底层老百姓大部分人,内心真我的醒觉这种事儿,做不到。为啥呢?因为没有机遇,因为没有机会,因为没有机缘。一个人,只要能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完美的培养和释放,只要真正的自我意识能够醒觉,只要他的灵魂能够真正成长,那么,他就不再是纯动物,而会变成真正的人。

孔夫子作为旧贵族,曾经“有教无类”,把原本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文化知识,面向全社会传授。就是说,把文化这种让人能够变成人的仙丹,从贵族手里,一下子撒向了全社会。所以,孔夫子促成了中华文化的第一次文化下移。文化阶层,不再局限于血统,无论是谁,只要修学儒家知识,就能进入文化阶层。不过呢,孔夫子那个时代,毕竟局限于整体时代的条件。尽管孔夫子“有教无类”,但孔夫子仅仅促成知识阶层的出现。

第一次文化下移,让文化走向平民。但是,想拥有文化,不掌握知识是不行的。知识的普及程度,限制了儒家文化的影响范围。王阳明所干的事情,是把儒家文化精神和儒家知识进行了区分。文化还是不文化,和知识的多少,没有必然关系。文化还是不文化,仅仅跟个人的灵魂修养相关。心学是这样主张的。这样一来,知识从至高无上的位置,被一下子给拉下了神坛,被一脚踹下了神坛。

当然了,孔夫子也曾经如此倡导过,但是王阳明通过《传习录》中的心学,让普通的民众接受了这件事。即使没有什么知识,只要通过心学方法进行自我修养,人人就都有机会,像孟子说的那样,变得“人人皆为尧舜”。

所以,明朝中后期之后,普通民众,平头百姓,一个个地开始自我觉醒。在天地之间,在社会之中,平民也有了自我认同。平民开始自信,相信自己也能站在整个社会的最前头,相信有机会直面历史,彰显出自我的光辉和伟大。王阳明的心学,推动中国社会的这种文化大变迁。所以说,心学的流传,是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文化下移。

就是说,心学真正继承了中华文明的道统,对抗当时已经变质为政统的程朱理学,代表中华文明生命力和真正主流。

明朝当时的程朱理学,已经被官方意识形态化,已经不是真正的程朱理学。官方理学被心学冲击得,影响力上,一塌糊涂。所以,既得利益集团,特别讨厌心学。当然了,心学冲击力,证明了文化自身的生命力。文明的力量,不是暴力或者政权可以简单加以控制的。但是,政统不可能不去尝试控制道统。于是在明代,非常可惜的是,王阳明的心学的生命力已经起来了,已经连东南亚、韩国、日本都传过去了。但是,这个时候,改朝换代了。整个中华文明,再次面临劫难问题。

明朝的末年,清兵入关,当时有一个大学者叫朱舜水,他为了反清复明,为建立海外的反清复明的基地就跑到日本去了。当然朱舜水也知道,实际上清朝的江山很难反,但是作为一个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只有这么做,才可能为文明保留火种。所以,他在日本不断进行建设。

当时的日本,王阳明的心学已经有所传播。例如,近江圣人中江藤树,做得就很好。问题是,日本也有崇洋媚外的习惯,千年来一直崇拜中国这个洋人。朱舜水到了日本,当时的德川幕府刚刚建立第二代,作为实际掌权人的副将军,就跑到了朱舜水身边,拜他为师。结果这件事影响很大,整个日本都去跟朱舜水学阳明心学。日本的高濑武次郎在《日本之阳明学》这本书里面讲过,16世纪以后,日本整个的民族思想,心学化了。

这里为啥要聊这个事呢?

因为,日本人受到西方列强刺激,搞明治维新,背后支撑日本社会搞改革的,就是阳明心学。那个时代有两个维新,一个是中国人搞的百日维新,失败了,没成功。另一个,就是日本人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让日本搭上人类现代化的末班车。请注意,在那个时代,人类社会现代化这件事,正在全球蓬勃发展,谁先发展谁就是现代化。当时的西方列强,发展出了现代化。日本以阳明心学为跳板,从精神层面支持明治维新成功,让国家成功转型,让日本搭上了现代化的末班车。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所谓现代化国家,就是包括日本在内的所谓西方七国。

这个情况证明,很多人反复讲,中国儒家如何如何让中华民族倒霉,如何如何阻碍中华民族的发展,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真正障碍中华民族发展的,是政统压制道统的机制,而不是文明本身。老祖宗传下来的国学,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文明,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如果真正地释放它的生命力,自然而然它就会带领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只懂得维护统治的政统,反思想、反自我、反个性、反人性,这才是反文化的文化,是障碍社会和民族进步的力量。

国学,有它内在的生命力。这种内在的生命力,甚至可以让仅仅学习中华文明的别的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所以,今天的我们,需要珍视《传习录》为代表的国学,努力掌握其内在的精髓,训练今天每个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能力,实现每个人的灵魂幸福。

《传习录》精华浓缩,就到这里。

我是黄向军,有缘再见。




音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